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国农村工业化从19世纪的第一次浪潮到现在大体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解放前的中国近代农村工业化,发展较快,且具有爱国主义的特质。2.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资金严重短缺及长期的赶超战略,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3.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前,政府决策决定着农村工业化的走向,发展速度快,但效益低下。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至今,外商投资促进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基本实现农村工业私有化,乡镇企业的作用增大,地区差距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社区志愿服务在国家民政部门的主导下取得了长足进展,农村社区志愿服务也逐渐丰富发展起来。当前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着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参与度低,"行政化"色彩浓厚,社会化水平低,制度体系不健全,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社区志愿服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动摇,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和扶持,构建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农村社工指导下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2009,(1):29-30
老龄化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却“未富先老”。特别在广大的农村社区,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给社会很大的压力。因此,作为应对老龄化重要力量的农村敬老院的建设显得十分迫切。近年来,江西省大力推进“敬老工程”,农村敬老院的硬件建设得到根本的改变。但是,敬老院的制度建设、人员配备、服务方式、资金筹集等问题成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庆云县自2006年以来,兴建了一批农村敬老院,使全县71%的农村五保对象入院集中供养,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巩固发展好农村敬老院已成严峻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必须早认识、早谋划。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调节机制的发展具有以下8个主要特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阶级性与全人类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制度化调节与非制度化调节的统一、突破式与渐进式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发展与代价的统一.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现实,对我国社会调节机制发展的这些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村五保供养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资料:农村五保供养是指农村中无法定赡(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残疾人或未成年人在吃、穿、住、医、葬以及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等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物质帮助。税费改革前,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提留乡统筹。税费改革后,由于用于五保供养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业附加税以及乡镇财政补贴,农民负担减轻的同时,农村五保供养也面临  相似文献   

7.
王松 《社会工作》2012,(9):49-51
灾后农村社区的发展受限于村民们参与度。社区组织能够迅速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壮大社区发展主体,提升社区资本存量,有效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进而推动社区的发展。然而,社区组织能否参与灾后农村社区发展,需要多层面制度空间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特征及其社会化塑造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中国人的全面发展 ,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是塑造人的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是被人们普遍推崇和肯定 ,并由国家所倡导和推广的人格模式。这种人格模式应具有良好的要素特征、结构特征、功能特征与标志特征。要塑造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必须坚持文化整合、系统合理、现实超越、整体优化、创新开放的基本设计原则 ,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塑造机制、市场塑造机制、政治塑造机制和文化塑造机制  相似文献   

9.
杨泳 《唐都学刊》2014,(6):123-124
1998年至2008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段,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作为具有独特文化教育传统的陕西省,在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的同时,始终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的动态研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的课题作为陕西省首次基础教育重大科研招标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庆云县自2006年以来,兴建了一批农村敬老院,使全县71%的农村五保对象入院集中供养,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巩固发展好农村敬老院已成严峻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必须早认识、早谋划。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广州石井镇私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认为个体私营经济仍是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并可能经历较长的发展阶段 ,其发展途径是向生产科技化、管理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培育新农民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岚玲  刘德 《社科纵横》2006,1(10):57-58
马太效应已造成一定的社会发展断层和社会心态失衡。农村宗法传统与小农意识强化低生产力下生存资源和心理空间的争夺;优秀人才逃离,人口素质、乡村生机与前景每况愈下。乡村仅凭自身努力已无法挣脱目前悖论式困境。发展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做好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目标,重构农村教育。拓宽农村教育视野与范畴,借鉴北欧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调动城市丰富的人才资源,普及科技人文常识,启迪民智。逐步推进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3.
农村老年人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城市老人,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表现为自杀行为.通过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CHARLS) 2011年基线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 (HLM) 分析村级社区水平的经济、人口、管理、设施、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的特征对农村老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发现中国农村老人的抑郁水平具有显著的村间差异.加入村级水平的解释变量后发现,村子的平均收入水平高,村里具有高中学历的人口比例高,村主任的任职年限长以及村里的基础设施水平高,村里老人抑郁水平显著更低;而在工业污染排放中度和严重的村子里,老人抑郁显著更高.进一步的跨水平交互作用分析则探索了村级变量对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老人群体的作用差异.研究结果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发展以及农村老人的抑郁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调解在中国各地已经成为一种运动和潮流之时,人民调解又一次被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农村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通过深入考察和研究可以发现,农村人民调解的实际情况与人们的期许有着很大的差距,其解决纠纷的作用已非常有限,正面临日渐衰微的境遇。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结构要素的基本属性,进而影响到其解纷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稳控政治体制下对农村人民调解赋予了难以承载的政治使命,扭曲了农村人民调解的基本功能。因此,只有通过调适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结构要素和改善农村人民调解机制的运行环境,才能让农村人民调解继续充满内在活力并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一年来随访观察和本次调查所得的资料,通过将寄养儿童进入寄养家庭初期或离院时的状况同寄养近一年后的状况对比。从儿童的生活技能、排泄习惯、语言表达力、性格特征、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农村家庭寄养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研究表明,农村家庭寄养对孤残儿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建次 《唐都学刊》2005,21(6):93-97
中国古典词学体派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宋代为萌生期,明代为展开期,清代前中期为兴盛期,晚清及近代为深化期。其特征则主要体现在寻源溯流性、分析比较性、正变导引性三个方面。古典词学体派批评的发展及其特征,从一个视角映现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在新条件如何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问题。今天,在这里借《社会工作》杂志创刊20周年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来讨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很有意义。近些年来,江西的社会工作,包括农村社区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值得关注,并可以成为我们思考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保持中国未来较长时期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最深厚的底蕴。中国有世界最多的农民、世界最大的农民消费群体,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政府采取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大对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公共投资、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城镇化、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举措既能促进消费,也能促进投资。与此同时,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仍刻不容缓。为此,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务农劳动者经营者的收益。一是家庭经营应始终成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二是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混合型、多样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以及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仍将长期存在;四是要培育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五是要辩证地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六是要着力发展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民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毕天云 《浙江学刊》2008,(3):179-18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再组织化"运动催生了众多的农村民间组织,科学地认识它们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农村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农村民闻组织的社会地位,重点讨论了农村民间组织的社会责任内涵、对象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有效的供给不仅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需求,更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城乡"双轨"制的供给机制,导致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存在体制外供给、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调等诸多问题.这种低效、非均衡的制度外农村公共品筹资模式必导致我国农民负担日益渐重的后果.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其成本分担之间的运作系统存在错位失衡.这其中既有制度性因素,也包含非制度性因素作用的结果.据此,应优化、创新相应的制度政策,改变农村公共品供给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以实现在增加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的同时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庶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