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一民  范瑛 《天府新论》2009,(5):116-121
省会,为一省行政长官驻地,自元朝建立行省制以来迄今,一般惯例为一个行省一个省会.而清康熙初年至清末,江苏省则出现一省两治:江宁和苏州.江宁为江苏省会一般并无异义,但苏州是否为江苏省会则有不同看法.经过对此考证和分析,我们确认苏州在清代为江苏省会之一.苏州之所以在康熙以后能成为江苏省会之一,主要原因在与清代苏州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地理不断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东岳论丛》2016,(3):88-94
京师育婴堂是清代重要的慈善机构,它由儒生创办,绅商大力捐助,官员积极参与。京师各阶层官绅先后以不同形式参与育婴堂事务,以此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和秩序追求。围绕京师育婴堂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士子、官绅与国家展开互动,由此推动京师育婴堂从绅士化、国家制度化到官督绅办化的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4.
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农民工政治参与模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政治参与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现阶段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明显具有参与动机狭隘、参与手段极端化与非理性、参与过程无序化和非组织化等特点。根据农民工政治参与模式变迁的新取向,进一步探讨农民工政治参与由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的路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从体到派——中国古代风格类型论与文学流派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风格类型是批评家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风格进行分析而概括出来的。研究风格类型论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它是研究古人审美感觉发展进化的“活化石”。研究美感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具体的艺术作品,它们是美的感性呈现;而风格类型的区分,则是美感的理性总结。古代文学批评对风格类型的理解和概括,经历了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的过程,这标志着人们对艺术风格的体察、对美的感受越来越具体、细密,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能力的进化。  相似文献   

6.
在早期革命文学中同时并存“解放”叙事与“革命加恋爱”式的情爱叙事两种模式,前者淡化现代革命的“自由”理念而专注于“解放”诉求,以“阶级性”为核心并彰显阶级对立与斗争,最终走向革命暴力展示;后者则试图在革命话语与人性话语、革命冲动与情爱追求的冲突与互动中去表现人,从而在主题上更加具有歧义性与复调性.“左联”成立之后,一方面通过“大批判”的方式清除了早期革命文学中“革命加恋爱”的情爱叙事模式,另一方面在文学批评领域内通过对符合左翼文坛要求的作品加以及时肯定、赞赏的方式逐步将文学引导到既定的规定上来,“解放”叙事逐渐取代了原先的情爱叙事.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代哲学史书写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书写范式。第一个阶段从斯坦利开始,起点上"截断众流",以人为中心,以志载为宗旨,是哲人史。哲人史模式的形成和流行,与人文主义兴起、现代大学成为贵族子弟的学习中心和博雅教育理念兴起有关。第二个阶段从布鲁克开始,以"学"为中心,并逐渐形成了"整个哲学史"的观念,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哲学史"。整体式哲学史的形成,与西方普世史观念、比德统一纪年等因素息息相关。第三个阶段是专业化和学术型哲学史,是个别哲学家学说加和的哲学史,因为悬置了整体的联系,本质上等同于某种编年史。学术型哲学史的形成,与实证史学观念、哲学学科化和专业化的完成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英雄观的变迁——从卡莱尔到普列汉诺夫再到胡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论述英雄的著作中,卡莱尔的《英雄和英雄崇拜》、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这三部著作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近代以来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人类中所谓英雄人物及其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表明了人类自身英雄观的变迁。文章具体地考察了这三位思想家各自不同的英雄观的内容,并分析了它们的合理性和缺陷,指出这三位思想家的英雄观分别代表着对英雄的三种解释模式——英雄本体论解释模式、社会决定论解释模式、社会—生物机遇论解释模式。作者最后指出,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使英雄的内涵日渐丰富,人们的英雄观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生价值观也正发生着变化;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反思和研究英雄问题甚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黄永健 《晋阳学刊》2012,(1):115-123
艺术和文学分别借用不同的情感符号体系,来展示人类在不同世代的情感本真存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之下文学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文学依然新鲜活泼地存在着。纯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在当代逐渐被颠覆和消解,并不能说明文学行将消亡。从纯文学到大文学正是人类学意义上文学精神的自我回归,中国未来的大文学必然会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基础上接受外来文化以及不同世代生活经验的刺激,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演绎,也无论它是出自精英文学作家之手,还是出自草根民众之手,只要它自由地、自然地、本能地、本真地敞开了斯时斯地的情感(性情),那么,它都是既有中国品位又有时代气象,且与其他民族文学相互情意沟通无碍的中国大文学——多元共存的人类大文学生命实体中必要的生命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贞节观念的产生之初表明了人类文明的开端,是人类为摆脱兽性,追求与禽兽有别的人性所作的努力,这是历史进步的结果.<孟子·滕文公上>中曾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相似文献   

11.
罗兰·巴特的名声很大一部分是在文学批评领域奠定的,他在文学批评领域中自创的很多概念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提出的批评理念代表了法国新批评乃至20世纪新批评的方向.作为法国新批评的创始人,罗兰·巴特创造了一种阅读、批评的新形式,提出了应加剧文本差异,使之多元化.巴特的这种新批评实践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收到传统批评尤其是学院式批评的抨击,引发的索尔邦之争促使巴特放弃了自己前期对科学语言的追求、转向碎片式的话语写作,并由此开启了文本阅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13.
黑格尔终结了传统哲学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等同的理论观念,第一次将市民社会范畴从政治国家的概念中剥离出来,成为市民社会学说史上的转捩点,他“向我们暗中指出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成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切入点。马克思由此出发。基于市民社会是人们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变往”,进而确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4.
吴祖祥 《东南学术》2012,(5):157-163
从近代侵权责任法到现代侵权责任法的变迁,承载了具有正义性的现代侵权责任法的理论基础。侵权责任法的逻辑前提、哲学基础和制度设计的变迁构成了近现代侵权责任法变迁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田舒 《理论界》2013,(4):21-24
在中国的政治概念当中,全能主义是一种政府依靠中国特色的单位制、主要以政治动员的形式来调配社会资源的过程,它反映了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面貌。后全能主义打破了全能主义所要求的政府垄断的局面,有了容纳多元社会主体的存在及其发挥作用的空间。探索建国以来政治动员模式的变迁情况、并对其作历史沿革的分析,对于当前倡导的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自身的欲望一直被压抑和遮蔽.直到新文化运时期,女性被禁锢的生命欲望才逐渐释放出来,女性才开始了性爱意识的现代觉醒.在冯沅君、石评梅、丁玲、张爱玲、苏青等为代表的现代女作家笔下,性爱观念从颂扬禁欲的纯洁爱情逐渐发展为追求灵肉的和谐一致.这一发展变化始终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基于人的道德和尊严,以性的觉醒来丰富和完善自我生命.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历史传统和研究中,文学始终是作为"经典文化现象"而被认识和理解的。我们是事实上的文学经典主义者。从文学的历史过程来看,过去我们是文学经典主义者,是文学的信仰者或信徒,是完全自然的事情。但是当人类社会走进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社会之后,如果我们再坚持文学经典主义,我们再坚持对文学信仰,就将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应当是一个文学的历史主义者,我们必需看到人类文学生存条件所发生的历史性交化。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文学经典时代了。因此,我们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再无可能去对文学加以信仰了。在一个文学"失仰时代"里,文学边缘化、文学社会教化功能的降低,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陈谊 《人文杂志》2012,(2):187-189
本文从中国现代小说对国际文坛的影响出发,指出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远不如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坛的影响深远,认为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产生国际影响的关键在于增加翻译数量,提高翻译质量,并指出高质量译文的关键在于巧妙传达原作语言和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闻故事化现象的出现,新闻故事写作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闻叙事也引起了新闻从业者及新闻研究者的重视。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有没有相一致的地方?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有哪些根本的分歧?新闻叙事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吸收文学叙事的优长?本文就此问题作了一系列尝试性分析,以期对当下新闻写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王桂妹 《江汉论坛》2007,1(11):127-131
发生于中国20世纪的现代思想启蒙并非是一个均质性的概念,而是受制于中国自身不同的历史语境,形成一种流动性.由启蒙先驱陈独秀创办的两份重要报刊《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历史性地透视出中国现代启蒙思想所发生的这种时代性变迁,前者以"开启民智"为职志,后者以"唤醒青年"为己任,这种启蒙策略的历史性调整也使内生于启蒙思潮的"文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五四思想启蒙的历史个性相一致,革命后的新文学在与知识阶层达成精神同构的同时也与普通民众疏离,使自近代以来由"启蒙"聚拢起来的"文学"与"民众"的亲密关系在"五四新文学革命"后再度分裂.但是五四新文学与民众的疏离状态正是启蒙思想共同体的凝聚期和现代价值的建构期,五四启蒙的巨大历史价值即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