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怒江州昔日的交通工具河流湍急,山高路险、交通闭塞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特点之一。在这里,曾有过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交通工具:溜索与溜渡:溜索,古称之为“撞”,即《蜀中广记》所记载的“度家寻撞之桥”,傈僳语称之为“娄很”,就是横江上的一股或两股蔑索,有...  相似文献   

2.
怒江过溜索     
22年前,当我坐了4天汽车又徒步7天来到高黎贡山工作时,立刻被奔腾的怒江激流上那一根根溜索迷住了。过去,我从未见过这玩艺儿——一根绳子成了连接大江东西的桥。望着风驰电掣般飞行在溜索上的人们,惊叹之余又捏一把冷汗。那时,过溜是干部下乡必具备的“三大”条件之一(爬山、过溜、炸包谷花)。了解溜索、学过溜,是我们新来工作的干部的必修课之一。溜索是居住在高黎贡山的兄弟民族传统的交通工具。在怒江和独龙河两岸,临江有寨子的地方都架有溜  相似文献   

3.
红军抢占泸定桥的事迹,大家都很熟悉了。可是,这大渡河上铁索桥的铁絮是怎么装上去的,却很少有人知道了。泸定桥建于康熙40年(公元1701年),桥西是笔直的海子山,桥东是高达三千多米的二郎山,桥全长103.7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连环组成。这铁链,9根底链上铺木板过人,4根链分在左右两边为扶栏,每根都有八、九百个环扣,重约三千斤左右。这样重又这么长的铁链,在当时起重工具落后的情况下,是怎么装上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的怒江峡谷,是我国有名的大纵谷之一。这里,山势陡峭,江深水急,历来交通困难。就在这“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地方,如今已修筑了四百六十四公里的公路和一千二百多公里人马驿道;在湍急的怒江上,架设了四座公路吊桥和十七座人马吊桥;另外,还架了六十多根钢丝溜索,总长一万多公尺,使怒江峡谷的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巍峨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象一对孪生兄弟东西雄峙。怒江从两山间咆哮而过,形成一道南北纵贯的“天堑”,成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天然屏障。据史书记载,这里“关  相似文献   

5.
“素珠链”出自酒泉市一带汉族群众对祁连山主峰的称谓,其意是指祁连山主峰像一位圣洁的仙女,环绕顶峰的冰雪,在骄阳明月的辉映下,似仙女脖颈佩戴的一串素白珠玉项链,与蓝天相接,碧素分明,银光耀眼,璀璨夺目。素珠链峰距肃南县城约200公里,距酒泉市约70公里,终年积雪,素有"青山不青头先白"的说法。据《肃州志》记载:"祁连山,城南一百五十里,一名雪山,峰峦高耸,四时积寻,春夏消释"。极目远眺,素珠链峰似虬龙蟠踞,突兀峥嵘;又似剑指戟张,直插云天,浮云浓雾如絮,凝霜素雪似玉。近看主峰,流泉飞香,芳草飞莺;岩崖嵯峨,谷壑纵横。主峰脚下,冰塔如…  相似文献   

6.
山河雄壮富饒人民勤劳勇敢独龙河湍急地奔流在万山丛中,激流碰击着礁石和岩岸,揚起高高的波濤和雪白的水花,發出振耳吼声。它的两岸是連綿不断的高山,东岸的高黎貢山高达五千公尺,森林密布,土产山貨十分丰富。这就是我們祖国云南西北边疆貢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西部地区,是我国和緬甸接壤的一塊地方。独龙河岸比較平坦的坡台地带,到处是被开垦出来的梯田;間或有一条粗粗的藤条悬空飞跨过河面,这就是人們常說的溜索桥;沿河两岸散布着一些村子,大的十多戶,小的三、四戶,房子有木板的,也有竹子的,无論木房或是竹房,都是長方形,都盖着茅草頂,离地面都有两三尺高,下面是木樁或竹樁。是誰在这群山間开出了梯田?是誰在这峻峭的独龙河岸搭起了溜索桥?又是誰在这沿河两岸造了竹、  相似文献   

7.
地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角、紧靠金沙江的宁南县,解放前是一个交通闭塞县。境内层峦迭嶂,山高坡陡,通往城乡的是羊肠小道,横跨江上的是系在峭壁两岸的铁索桥和竹溜索,各族人民吃尽了行路难的苦头。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采取国家支援、民办公助的方针,从1957年开始积极修建公路。现在已修建公路738公里,86%的公社通了汽车,其中出产甘蔗的华弹、披惠、景星、松新、大同等十多个公社蔗区公路已通到生产队,还有通往林区、水库的专用公路,一个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正在全县形成。  相似文献   

8.
李立 《民族论坛》2014,(1):38-43
新修的通组公路像迎风的飘带从山野田园逶迤而来,一座座苗家吊脚楼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村庄,一股股喷涌的自来水似甘泉雨露滋润着农民的心田……初冬时节,记者来到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的桃林、边溪、上水3个村子走访,看到的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农村新画卷。  相似文献   

9.
中国各少数民族有两个根,一个根是自己的民族,一个根是自己的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目的就是留住这两个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需要社会心态的健全为其基本条件。社会心态的健全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表现为自我的四个新变化和新进展,即:其一,自我开始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历程。其二,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心理需求。其三,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社会需求、其四。自我产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完善自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独龙族是我国大家庭中的一个兄弟民族,人数约二千五百人,居住在云南省境内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独龙河两岸.独龙族的每个部份往往以居住地区及河流的名称而得名.如居住在独龙河两岸的自称"独龙",居住在迪麻河的就自称"迪麻".居住在贡山以西的自称"未奴哇"(意为找地方的人),居住在拉打各一带的自称"拉打各人".有一部分还沿用氏族名称,如孔孟人、巴马人等.对独龙族也有统称他们为"俅族"的.相传贡山四区的独龙族是从怒江迁去的.独龙族中也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从"汉人地方"来的两兄弟,他们的名字叫陆金、陆一(译音),打算一同回到"俅江"(高黎贡山以西恩门开江以东)去.有一天晚上,正在怒江过溜索的时候,忽然来了一阵暴风雨,弟弟刚溜到怒江西岸,溜索就被雷劈断了.兄弟两人隔江大哭一场后分别了.弟弟越过了高黎贡山来到"俅江",他的后代就成了"俅族",哥哥住在怒  相似文献   

11.
在沉寂了几十年后,根敦群培的形象逐渐浮出水面,俨然有形成一股强劲话语之势。 与许多历史人物及事件不同,根敦群培是以其学术感召力和现实的借鉴作用成就其形象的,这大约也就是这一话语成立的现实必然性之所在。在现今,还有一种话语在知识界占据一个醒目的位置,那就是所谓知识分子话语。根敦群培话语目前还有地域与领域的局限,但其扩展的趋势当可预期:他的学术成就虽然主要在藏学领域,但他的学术成就与知识分子情怀具有很强的超越地域和领域的辐射可能,必将为藏学以外的人文关怀者所重视。在知识分子话语范围之内谈根敦群培话语…  相似文献   

12.
说话直率,办事认真,处理问题果断,透着一股子蒙古民族骠悍气——这就是他,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白宝玉同志。只因为当县长期间抓了几件人们最关心的实事,因而草原上各族人民一如旧习称他“县长”。  相似文献   

13.
1978年春,一位青年社员在池水乡红旗村西德河沟种地时拾得一铜人,1985年捐献给文物普查队,现由吉林市博物馆收藏。 铜人系黄铜质料,完好无损。从形象看为一幼童。头的比例较大,约占身高的三分之一。颈饰项链,链正中是一椭圆形坠饰。上身裸袒,下身著连袜开裆裤、两只脚踝和手腕部阴刻弦纹两道,似为手镯和脚镯。身后有交叉背带将裤系住,作站立状。右手执一“如  相似文献   

14.
不知为了什么,无论见识过多少美丽的城市,我却总是向往着那里。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只要有一丝机会,就想去看看那座神秘的小城。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此生若还有一件遗憾,那就是没有真正成为喀什的儿子。我说不清楚对喀什怀着的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虽然它清晰地时时在我胸间涌涨。它不是嫉妒也不是后悔,它不是浪漫的幻想更不是梦,它只是一种因为觉察到“没有那样活过”而导致的深刻空虚。 十几年来我多少次写到喀什。近来我似乎觉得紧急,甚至提笔就只想写它。可是写了,出版了,对着苍白的文字,那是苍白的自己啊,我如怔似痴,心中久久漾…  相似文献   

15.
西藏古代的桥文/李豫川西藏高山峡谷逶迤连绵,江河沟壑纵横密布。几千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藏族先民,建造了许多造型优美,设计优秀的桥梁,成为祖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索桥索桥是西藏地区较古老的一种桥梁。藏区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激流奔突,不易架桥,故早在...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是根敦群培(1903~1951年)去世50周年,再过两年就是他的百年诞辰。笔者从9月份开始重新阅读根敦群培的一些著作和相关论著,采访了他在拉萨的根敦群培杂谈亲人,对根敦群培及其亲人曾经生活的地方作了一点实地考察。这篇文字也就是在读书笔记和访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既有相关史实的补正和叙述,也有一些个人粗浅的体会与认识,还有一点超出“学术体”的文字,文章名副其实的“杂”。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意大利诗人但丁: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从这个角度评价根敦群培,应该更为…  相似文献   

17.
说治山者     
1我们顺着你的手势,瞧见了遮掩在绿树碧草间的辽宁义县兴隆沟村的轮廓,200多户散落在白云深处的人家。看着你透散着智慧和坚毅的脸膛,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句:“早起伐荆的山者。”你说你总也忘不了昨天的兴隆沟。那个每晚到隔壁邻居家去对着油灯、却舍不得多划一根火柴的辛酸故事,是许多上年纪的人今生今世也难以忘掉的伤痛。“为省下一根火柴而挖空心思,这就是兴隆沟的昨  相似文献   

18.
知识荟萃     
羌寨石碉与溜索羌族人民为了防御外敌侵扰而建筑的石碉楼高达十余丈,有十三、四层。它以不规则的片石和泥土为原料,既不绘图,也不吊线,徒手砌成。然而,其壁面平整,棱角突出,结构匀称,而且坚固,有的石碉楼经历过多次地震而未倒塌。远望石碉就象一座尖塔,雄伟壮丽,充分体现了羌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高超的  相似文献   

19.
桥(小说)     
芦花河河水在黎明前的残月映照下,闪着粼粼银光。这是毗接藏、羌族地区的‘界河’,河西住着藏族,河东是羌族。湍急的河上横跨着昨晚刚赶修完工的竹索桥,桥堡顶上立着毛主席彩像,两侧贴着红绿标语,桥头燃着吉祥的柏枝烟堆。再过一二个时辰——天明以后,河东西两族群众就要欢聚在这里举行索桥竣工盛会,喝团结酒。藏族头人恶洛巴从河西走上桥来。他戴着遮耳狐皮帽,宽大的花豹皮衣领象条大蟒  相似文献   

20.
在巍巍小凉山区,座落着一个彝家山寨,这就是四川省马边县高卓营公社高卓营大队。每当人们扭开自来水龙头,一股股清泉哗哗流出的时候,就自然要想到:这是共产党员、汉族干部刘忠荣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啊!刘忠荣,是五八年分配到这个区担任会计工作的,后来又调到设在这个村的区机关任会计辅导员。他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