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谷蔚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74-75
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思想道德品质,是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工作者应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坚持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有的放矢。通过联系实际细化“八荣八耻”、渗透和谐理念,积极开展养成教育、运用榜样激励引导以及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等途径,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王润玲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8-11
大力弘扬和培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从大学生荣辱观的现状及其成因入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坚持知行合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实践机制、示范机制和评价机制,不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时,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郑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它不仅充实和丰富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增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阳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229-230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在大学生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让大学生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6.
谈娅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0-126
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落实到各种相应机制与保障的建立和完善上。一是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工作机制;二是要从高校德育创新、课堂教育主渠道、实践育人等环节出发,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三是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道德接受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四是要充分发挥先进人物、道德典型的榜样作用,建立健全示范机制;五是要与法制教育、纪律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六是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环境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7.
陈功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4):133-134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知荣明耻,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自强不息,报效祖国。我们要拓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与形式,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必须树立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人生观。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娄志勇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65-67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荣辱观教育的通知精神,从课堂教育主渠道、行为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师表率作用等方面阐述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1.
魏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97-100
和谐社会是多维社会,其中伦理维度是主要维度之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契合了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支撑.而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取决于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思想修养的发展,只有通过深化个体的荣辱认知、陶冶个体的荣辱情感、坚定个体的荣辱意志,才能使个体提高社会主义荣辱修养,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晓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88-91
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积极探求应对策略,有助于推动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董世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80-82
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八荣八耻”提出的时代背景,从伦理学角度对荣辱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提出了正面教育与环境优化相结合的道德教育路径,深入阐述了社会舆论环境与制度伦理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开展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希贤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1-4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时代呼唤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知与行相统一,自律与他律相渗透,奖与惩相结合,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林爱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13-115
荀子关于荣辱的界定,先义而后利者为荣,先利而后义者为辱。荣辱分为两类,即“义荣”、“义辱”和“势荣”、“势辱”。荀子认为正确树立和践行荣辱观的途径是教化和法度,是融礼重法。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应该和必须坚持“义”的主导地位,实现义利统一;坚持道德约束和法律调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晶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8(4):343-345
高校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做到大力推进“八荣八耻”“三进”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现在学校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中,积极优化育人环境;始终坚持“三贴近”的指导思想,选好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切入点和载体;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18.
在对校园网络虚拟群体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简述了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产生道德价值内涵缺失的主要表现,探寻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道德意识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以及网络视角下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向需理顺的几对关系,提出了正确对待缔造网络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选择:(1)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主体性功能地位;(2)把好德育关,进行专题性教育培训;(3)构筑保障线,加大信息化平台建设;(4)做大文化圈,占领先进性传播阵地;(5)引导正确的网络观。 相似文献
19.
王翠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1):22-24
荣辱观是中国道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在社会转型期,随着青年社会作用和地位的凸显,他们既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又对荣辱观深入人心起着积极的示范效应;青年教育通过时积极价值观的选择,对消极价值观的遏制及其灵活多变的途径应成为有效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20.
周瑞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5):101-105
西方发展危机的价值根源是片面的工具理性价值观,这给我国教育事业提供的重大启示是:价值观作用重大,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比,具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它是大学生成才的保护神、根本途径、根本前提与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