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远古神话到到当代小说,从考古、民俗到文学想象,“蛙”意象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富有变化的过程。文章结合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对莫言长篇小说《蛙》中的“蛙”意象进行深度分析,追溯到“蛙”原型中的“蛙女神”,将其与小说中突出的人物“姑姑”进行对比,揭示这一原型意象的运用对小说文化蕴涵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71-77
莫言的《蛙》的审美形式主要体现为复调,多种话语交集冲突与对话,具有混沌繁复、难以把握的特点。书信体文体形式设置了对话语境,间离原则使现实陌生化,戏仿与狂欢的语体造成严肃与戏谑的混通,叙事视角的自由变化造成多种声音的回响,这些共同促成了复调的形成。众声喧哗的复调揭示出现实的荒诞与存在的悖论。 相似文献
3.
2012年,乡土文学作家莫言以代表作《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蛙》以计划生育为题材,以农村为背景,是一个高度隐喻的乡土文学作品。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本文以《蛙》为例分析隐喻在表达情感和揭示主题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康建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78
中国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剖析。单就其诗学意义而言,从语言形象、表征形象、神话形象、家族形象、干部形象等层面梳理《蛙》中的中国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莫言这一中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5.
汪梅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3):74-80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杰作,他为世界文学和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觉醒做出了独特贡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莫言深受马尔克斯的影响,《蛙》是他历经四载潜心而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将人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转变深刻地挖掘出来.两位作家的作品虽然存在诸多不同,但有不少相似之处.两部作品的互文性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以地域性特征为基础的写作手法、以个人-民族式表现生活的层次手法、生殖崇拜、尊重女性、悲剧色彩和"时代-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陈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莫言新作<蛙>以计划生育政策为切人点,以"姑姑"这一传奇人物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书写了中国近代生育史的风云变幻.形式上,莫言再创新意,将<蛙>分作五部分,前四部分采用书信体小说叙事,最后以话剧形式升华.小说深刻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与荒诞、人性的可悲与可叹,再次呈现出莫言小说一贯蕴含的救赎情怀与对现实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郝静迪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本文尝试从后现代历史主义视角入手,以不可靠叙述为工具,分析解读《盲刺客》中的历史元小说因素。从历史是主观的立论基础出发,首先分析解读《盲刺客》文本的历史元小说的特征,接着探究《盲刺客》中历史元小说的表现形式:叙事者爱丽丝用文字构建的主观历史以及劳拉通过对图片的编辑涂色来塑造自己心中期待的理想历史,揭露爱丽丝构建的多重叙事空间并未能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对历史的主观构建之下,历史的真相仍是客观的,人企图通过主观构建历史来改造涂抹历史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8.
骆晓戈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1):73-77
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蛙》,成功地运用了书信、小说、戏剧等跨文体写作的艺术手法,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成功塑造了姑姑这样一位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的形象。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入手,分析始姑的人物形象。指出姑姑作为中国解放妇女的特点和局限性.姑姑的人物性格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姑姑的悲剧命运,是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悲剧命运。姑姑身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对农村落后的生育习俗“重男轻女”的反抗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担当的立志要改造社会的自觉参与和主人翁的忘我牺牲精神,脚踏实地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责任感。姑姑不是一个简单的脸谱化的正面形象或者反面形象,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中国解放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9.
以莫言的经典力作《蛙》为分析对象,通过计划生育前后事件及主要人物的言行,尤其是姑姑、王肝、秦河等人对待爱情、生命的态度,分析和探讨莫言对爱情、生命乃至人性的深刻认识。认为: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爱情和婚姻被传统和现实隐匿,生命的繁衍异变为生殖的膨胀,主人公们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生命代价和人性代价。 相似文献
10.
周银银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莫言的《蛙》透过新中国60年的乡村生育史探求“人”的生存本相,塑造了众多底层小人物。在书写他们的命运和遭际的同时,莫言表达了对“人”的探讨,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反观莫言30年的创作,他坚持把小人物置于大历史背景下来探讨人性,思考人生,其书写的发生学机理源于他的人学观、文学观,“恋乡-怨乡”的文化心理与乡土经验。然而,无论是言说苦难的方式还是批判现实的力度,《蛙》中的底层人物书写均在莫氏人物谱系中发生了嬗变,构成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李衍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5-11
《蛙》是一部讴歌生命的文学奇葩.它以原创、新颖的艺术形式和富有个性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学语言,成功地创造出万心(姑姑)“这一个”世界文学史上的新的女性典型形象.书信体、小说、话剧三种文体互换、多层次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独特的艺术结构.作品是作家生命的聚光镜,《蛙》的成功标志着莫言在向世界文学峰巅的攀登上又跨... 相似文献
12.
"莫言现象"包含有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意蕴。运用符号化消费理论分析了符号化的消费社会、符号世界里的消费者、莫言作品的符号资本以及人们对社会符号的认同,进而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莫言现象"的经济符号消费、文化符号消费和社会符号消费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从3个方面指出了"莫言现象"所蕴含的符号力量带给我们的启示:打出经济中的"符号"牌;挖掘文化符号,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传颂正面社会符号,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李丽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威廉·福克纳和莫言具有某种精神上的相通性。他们终生都在构建自己的文学王国,一个是“约克纳帕塔法县”,一个是“高密东北乡”。在“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上,他们展开了一幅幅故乡风土人情的画面,还有画面上老乡们的爱恨情仇、命运际遇以及社会的变迁。从对故乡与人性的描写出发,探讨了福克纳与莫言乡土情结中超越地域性所表现出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4.
张世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245-252
严复作为清末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解决中国摆脱贫困问题应当优先发展路矿的思想,并对在中国兴办路矿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整体构想。国内学界研究严复思想的较多,但专门研究严复路矿思想的较少。本文从分析严复路矿思想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了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严复的路矿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5.
李国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72-76
莫言的小说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历史观",实践了一种解构的叙事策略。在他的小说中,时间与空间已非线性式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而演化了虚构故事的背景;以往所彰显出来的王者视野与庄重风格解构成了民间视角与轻佻叙事;近乎"神化"的英雄被拉下神坛,转而由流淌着自然人性的草莽、土匪等人取代。通过以上解构策略,莫言的历史小说实现了历史的祛伪目的,形成了新时期以来历史存真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杜秀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56-59
新时期初<艳阳天>被解读为对农村阶级斗争图解的政治教科书而遭到冷遇.但进入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各种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观念涌现,对<艳阳天>的评价,存在着泾渭分明的两种态度;在评价方法上,既有坚持原来的现实主义或是社会-历史-政治的批评方法的,但更多的是从不同角度对<艳阳天>的再解读. 相似文献
17.
楚渔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30-34
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模式,注重知觉、顿悟。与西方理性思维相比,缺乏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过程,这种混乱、僵化的思维模式已成为一种定式和习惯,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黄怡鹏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3):1-6
红水河流域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青蛙的故事传说和舞蹈等艺术形式,说明青蛙对壮族先民曾经有过的心理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其实用价值更大。红水河乃至整个壮族地区对蛙的崇拜其实是壮民族生存文化的具象性思维,而舞蹈、铜鼓艺术形式则是壮民族对生存文化的审美体现。 相似文献
19.
王虹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144-149
本文就国外研究热门——图文小说这一体裁的叙事特点进行介绍性研究。在分析与对比国外学者关于图文小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概述了图文小说的定义及特点,阐述了其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各自在叙事中的作用。简言之,图文小说属于多模态叙事,通过图和文两种符号渠道进行,两者互相合作、互为线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