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蒯因论题建立在批判卡尔纳普分析陈述的基础之上,但有人质疑这种批判没有兑现蒯因的承诺——既批判卡尔纳普的第二类分析陈述也批判卡尔纳普的第一类分析陈述——而只是批判了卡尔纳普的第二类分析陈述,却遗漏了第一类分析陈述,因此蒯因犯了批判过窄的错误。事实并非如此,质疑者所说的情况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的确属实,但蒯因在其他文章中补上了对卡尔纳普第一类分析陈述的批判,因此在形式上蒯因的批判覆盖了卡尔纳普所有的分析陈述,但在实质上蒯因的批判并不成功。因为,他在批判卡尔纳普第一类分析陈述即逻辑真理时,用“以经验事实为决定者”这个概念偷换了“含有经验事实成分”这个概念,因此为卡尔纳普第一类分析陈述确立了一个无差别地依赖于语言和事实或题材的原则,事实上这个原则根本不适用于卡尔纳普的第一类分析陈述,因为后者单纯地依赖于语言约定,尽管它完全可以包含事实成分或题材,但所包含的事实成分或题材对于它的真值无关紧要,而真正要紧的是它的逻辑常项即逻辑联结词,它们属于语言约定的范畴。仅此一点足以表明,蒯因对卡尔纳普第一类分析陈述的批判在逻辑上行不通,从而在总体上他对卡尔纳普分析陈述的批判不成功。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目的是交流,交流的可能性取决于人们对周围事物在某种程度上的共识。翻译的可能性,即语言的可译性基于各种语言具有同等表达力这一事实。但由于语言间存在着语音、语义、句法结构以及语言风格的差异,这种表达上的同等是有差异的。事实上,由于文化间存在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对等的词汇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语言翻译有一个限度的问题。本文的兴趣所在也正是文化因素与可译性限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这里要说明一下可证实性原则,这种说明是与石里克、卡尔纳普和艾耶尔等人著作中所讲的一样。大多数拥护这一原则的人一致同意,在认识上有意义的陈述,是包括分折陈述和经验陈述的;而且,可证实性原则本身是在认识上有意义的。他们希望在这两重的分类中给可证实性原则寻找一个地位,即是说,可证实性原则是经验陈述呢,还是分析陈述?把可证实性原则看作经验陈述,引起了罗素等人的责难。在论述罗素与斯特斯两人的责难时,本文已经表明,在什么涵义上,可证实性原则把意义与可证实性等同起来。以这种方式来说明否定可证实性原则是自相矛盾这一点,好象更说得通,因此,可证实性原则是一个分析陈述。然而可能被责难说,可证实性原则对它企图达到的目的来说,仍然是无用的。在哲学史上有许多形而上学的主张,它们被看作给经验世界与我们在经验世界中所发现的东西制定基本的解释,但是这种解释在原则上并不能证实。可证实性原则的一个目的是阐明,形而上学陈述不是在经验陈述可以证实的那种涵义上所可证实的,因而不把形而上学陈述看作仿佛是经验陈述。  相似文献   

4.
经验科学借助于归纳的逻辑从单称陈述推理全称陈述的真理性,是不可靠的;同样也无法从一个特称陈述为真,证伪一个全称陈述.事实上,经验科学不可能产生对理论的最终证实或否证.科学陈述的客观性在于它们能被主体间相互检验,其科学性是命题的可检验性即经验的科学的系统必须有可能被经验反驳.证明一个理论是科学的,在于表明这个理论是可错的,它接受被否弃.科学的规则不保护科学中的任何陈述不被证伪,使科学是并永远保持是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5.
卡尔纳普认为:科学语言的特征在于:它是能通过逻辑方法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而观察基础是客观的、可形式化的。这一特征使科学与形而上学及艺术等区别开来。科学的合理性在于我们能够客观的,在确定的(形式的、不变的)意义上分析它的证实、证伪及确证度。但是,研究表明,科学语言的这种“客观意义”仅是一种虚构的幻想  相似文献   

6.
古典汉诗英译中意象的再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来表现事物、行为、感情、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以及感官或超感官的经验。中国古典诗歌中蕴涵着丰富的意象。关于古典汉诗的翻译主要围绕着形式与意义这一二元对立的现象来讨论,实际上诗歌翻译可以看成是对意象的一种恢复与再现过程。基于此,作者讨论了古典汉诗中几种常见的意象类型,可译性限度以及一些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来表现事物、行为、感情、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以及感官或超感官的经验.中国古典诗歌中蕴涵着丰富的意象.关于古典汉诗的翻译主要围绕着形式与意义这一二元对立的现象来讨论,实际上诗歌翻译可以看成是对意象的一种恢复与再现过程.基于此,作者讨论了古典汉诗中几种常见的意象类型,可译性限度以及一些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定律性的全称陈述(定律陈述)是科学理论的标志性特征,它们处于理论体系的首要地位,即处于解释自然现象的逻辑前提的地位。本文分析了定律陈述的形式特征,提出定律全称句既不同于“逻辑为真全称句”(逻辑全称句),也不同于“偶然为真全称句”(偶然全称句)。前者是重言式的,后者是经验有限的。而规律全称句的谓词域是无限的,即规律性陈述应该是经验上无限的偶然为真。  相似文献   

9.
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语言的本质是谈话,具有主体间性。但现实语言语言本质失落,成为主体性的语言,即独白的语言,语言形式成为主体性的工具。文学语言恢复了语言的主体间性,使人与世界充分地对话,使存在的意义显现。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克服了现实语言形式的工具性和抽象性,以审美的魅力恢复了语言游戏。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固定结构"从X到Y",既存在着体词性的联合结构,也存在谓词性的偏正结构,两者在语义与句法功能上有着质的不同:意义上,联合结构表示时间、空间、数量、事物的起讫范围;偏正结构表示时段、地段、范畴或系列性的发展演进过程。功能上,谓词性的"从X到Y"可充当谓语,独立成句。  相似文献   

11.
通过概括性地比较分析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点,发现人类思维方式存有相似性的同时亦有差异,说明人类不同语言之间是可译的,但同时亦有可译性限度的问题。这表明绝对等值的翻译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12.
不可通约性是库恩哲学理论中重要的也是引起最大争议的概念。库恩不可通约性建立在其新的科学语言观的基础之上。他认为,概念变化所引起的不可通约性,既与语言结构变化有关,更与认识主体世界观的变化有关。库恩科学语言观的转变对知识论、真理观、存在伦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并使科学具有了人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主体间性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也蕴涵了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和谐和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问题主要解决主体间何以理解和何以合理交往等问题。主客体关系和主体间关系都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事物之间到底是主客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取决于人的自由性、选择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指称和陈述理论进行了简要概括 ,指出 :一、指称和陈述与体词和谓词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 :体词和谓词属于语法层面 ,指称和陈述兼属于语义和语用平面。二、指称是典型体词的主要功能 ,陈述是典型谓词的主要功能 ,但二者中间有个较长的过渡带 ,体词或谓词因其表现出的指称性或陈述性的强弱而分布在这个过渡带当中。三、指称和陈述可以互相转化。陈述转化为指称有自指和转指两种情况。四、指称与陈述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兼容性。五、从表达的角度说 ,指称和陈述一般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 ,但“有指称 ,不一定有陈述 ;有陈述 ,必有指称。”六、鉴定句法结构中某一个词是指称还是陈述 ,可以用“什么”和“怎么样”来确认。也可以通过辨认词语显现的是外延还是内涵来确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本单位事物方法和数理逻辑方法,针对事物和世界的原型及其整体性、完备性、可认识性以及不可计算性等进行了讨论。世界和事物具有整体性,即除加和性外还具有非加和性,这使得关于事物和世界的认识也同样具有整体性、非加和性的特点。对事物和世界相应的认识,既包括了对事物和世界的部分认识,但关于所有部分的全部认识又不能构成对事物的完备的认识,对事物和世界进行形式化的过程,也因其具有加和性质而是一个无穷过程。这是任何有限的形式化系统都不完备的根源。此外,事物具有多态性和叠加的性质。这是事物和世界及相应认识具有多态性和一定的不确定性的根源。世界原型和世界的可认识性和完备性是认识论科学的最重要基础,并和认识的基本原理、智能的基本原理以及意识的基本原理一起构成整个认识论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共性是可译性的理论基础,文化的差异是可译性的认知途径。可译性问题不是一个二分体,而是在文化认知角度下的一个译文确切性问题。因此,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对立统一的。跨文化间的翻译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当前历史文化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认识到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共性是可译性的理论基础,文化的差异是可译性的认知途径。可译性问题不是一个二分体,而是在文化认知角度下的一个译文确切性问题。因此,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对立统一的。跨文化间的翻译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当前历史文化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认识到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康德等西方哲学家在主体间性问题研究上的成就与局限性,指出认识的主体间性来自于实践的主体间性,只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使主体间性问题得到科学的说明;主体间性在知识的承载、传递、检验和完善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这一点,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是可错的.导致科学可错的原因主要有认知结构的保守性、观察的可谬性、假说的可假性以及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虽然科学不等于真理,它可能是谬误或包含谬误,但唯有科学才能达到真理.  相似文献   

20.
从语义功能和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探讨汉语动词后数量短语的句法地位,认为它们是表示汉语谓词性成分数量特征的一种手段,所以本质上是陈述的,而不是指称的,因此既可以充当补语也可以充当谓语,同时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看做补语具有更重要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