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08,(24)
吃年夜饭在老百姓心中是非常受重视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辞旧迎新,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尤其家中常年在外的人,更是千方百计、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吃上这顿年夜饭,这才算是过年了。  相似文献   

2.
张彩云 《社区》2008,(36):11-13
吃年夜饭在老百姓心中是非常受重视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辞旧迎新,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尤其家中常年在外的人,更是千方百计、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吃上这顿年夜饭,这才算是过年了。  相似文献   

3.
断爱近涅槃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吃过年夜饭,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找一本书看,不知道为什么随手拿起一本佛经,读到了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其中有一段讲到“渴爱”的,竟与过年的心情冥然相合。它说渴爱有三,一是欲爱,是感官享受的渴求;二是有爱,是生与存的渴求;三是无有爱,是不再存在的渴求。我觉得二十岁以前过年是前两者,二十岁以后是第三者。  相似文献   

4.
钟荷 《百姓生活》2014,(1):51-53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南方有些地方叫“围炉”,是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远离家门的游子千里迢迢赶回家过年,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除夕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年夜饭在过年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马年春节来得早,今年1月30日是除夕,31日是大年初一。本期“家庭餐桌"栏目。特地向读者推荐一套健康美味的年夜饭菜谱,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要说咱老北京人对过年,那是特别的重视。一到了腊月,就开始为过年忙活上了。今天咱其他的都不说,就说说年三十的这顿饭。这顿饭至关重要,凡是咱北京人,没有天大的事发生,都必须留在家里吃这顿年夜饭。因为这顿饭也叫团圆饭。  相似文献   

6.
有一年除夕,我没有去奶奶家吃年夜饭。为什么事情而引发的争吵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当时年少气盛的我在愤怒之中扭头就出了家门。那年除夕的夜晚特別的冷,华灯初上的时候,许多店铺早早地就打了烊。我在雨中骑车许久,又累又饿,坐在门可罗雀的麦当劳里吃着味同嚼蜡的快餐,心中说不出是什么味道。店里的电视机声音很吵,春节晚会上的人们又蹦又跳,但我什么都看不下去。  相似文献   

7.
羊年春节近了,年夜饭又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报道说,如今厉行节约蔚然成风,不少餐饮商家调低了年夜饭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普通消费者. 年夜饭是春节文化的重要载体,吃年夜饭自然成了过春节的“重头戏”.应该说,在春节文化中,吃年夜饭不过是其中一种形式,而感受年味,共享天伦之乐,让亲情更温馨更生动才是其中的重点内容.近年来,随着人们习俗和观念的变化,到酒店吃年夜饭渐成时尚.应该说,到酒店吃年夜饭,省时省力,还能感受到与在家吃年夜饭不一样的气氛——那是一种大家庭相聚的热闹气氛.  相似文献   

8.
胡楚青 《社区》2011,(2):39-40
大年三十,年夜饭怎么吃,向来是中国老百姓最操心的一件事。儿孙满堂、亲朋好友聚首、兄弟姐妹相见,要想吃得人人满意,实在是不容易。这几年,中国人的年夜饭传统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大鱼大肉在不知不觉间被多种类的蔬菜所代替;为了照顾老人孩子,口味变得越来越清淡;在家吃变成了在外吃;甚至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凑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些变化到底说明了什么,我们对年夜饭还有哪些新的要求?中国烹饪协会、39健康网曾进行了一项由3000人参与的"国人年夜饭大调查"——  相似文献   

9.
过年了,全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看中央电视台春晚的"荧屏大餐"似乎成了固定模式。年前,老同事聚会,老刘说起了他家创办的家庭荧屏春节餐,挺有意思的。老刘说,每到节前,小辈们就  相似文献   

10.
年关年年过,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自然要着手备战年货,上点档次的餐馆照例要推出各自的年夜饭菜单。这个时候,神经绷得最紧的恐怕要数食药监局了。中国人过年的主要内容就是个吃,吃好了、吃美了,年也就基本算是过好了。所以这个档口食药监局加班加点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1.
两枚幸运币     
矫友田 《今日南国》2008,(15):69-69
那是一个飘雪的年节。 自从他在城里成家立业之后,已经有5个年头没有回老家吃年夜饭了。而这一次,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遍体鳞伤的狗,狼狈不堪地从城里逃回老家过年。他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躲避那些讨债的电话。  相似文献   

12.
余平 《社区》2012,(5):56
老婆前几个月调入区环保局从事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推广工作,这段日子老婆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不少,今年春节她提议我们家过一个干干净净的环保年,我高兴地答应了。以往每年吃年夜饭前,我都要在家门口放一万响"满堂红"来烘托过年气氛,老婆郑重地说:"放鞭时浓烟滚滚、纸屑飞舞,鞭炮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今年过年我们放电子鞭,安全、耗电少,不污  相似文献   

13.
我6岁的时候,教书的母亲独自一人带着我守在一个山村小学里。说起来或许不相信,幼年的我最想吃的就是鸡蛋。生活艰苦的年代,我脑子里根本没有鸡啦、鱼啦、肉啦什么的概念。即使是过年,也不过是在爷爷那里吃上一顿一勺子猪油拌一盆萝卜馅的水饺。年后,爷爷过年留下的猪油给我装在一个小瓶里,我随母亲带到了山村小学,想解馋了,就用筷子挑出一点放在碗里,捏上一点盐,再掐上一点葱叶,开水一冲泡上碎煎饼吃。盯着碗面上仅有的几朵油花朝我笑,真舍不得把那油花喝到嘴里。让我最解馋的一次,是我浑身出满了水痘子那次。还没领到工资的母亲没钱买狗肉…  相似文献   

14.
山村放映     
沈良懿 《老友》2010,(12):32-32
外婆家住在上饶县朝阳乡一个两面皆山的夹皮沟里,我的童年,有3年是在外婆家里度过的。那时我最感兴趣的有两件事:一是过年时吃年夜饭,守岁,吃汤圆,放鞭炮;二是县里的电影队每到春秋时节都到外婆家的山村来放电影,什么《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地道战》。影片的故事我虽然说不上来,但山村露天放映的情趣却是那样使我记忆犹新,印象深深。  相似文献   

15.
正除夕风雪夜:一个"失独"家庭的悲切2012年1月22日,除夕。傍晚的北风正劲,南昌当地的天空灰蒙蒙的,一场飞雪就在眼前。这时,在南昌市郊的莲塘公墓里,传来了一对夫妇的哭声。在墓园哭泣的,是杨维国、蔡丽夫妇。蔡丽抱着女儿的墓碑,哭泣着对地下的孩子说:"今天过年了,我们吃年夜饭你吃一点啊。"2011年3月5日,一场发生在校园外的车祸,让杨维国、蔡丽夫妇永远失去了当时正在江西财经大学读研的23岁女儿杨菲。从墓园回家后,蔡丽写了下面的一篇日志《别样的团圆》。晚上6时多,菲菲的妈妈爸爸却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看到一篇文章讲,“别老说‘春节吃饺子’”.作者是宁波人,到北京上大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饺子,可是每到春节,电视台总充斥着回家吃饺子的画面,他们似乎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中国人都是吃饺子的.可事实上,我们也是中国人,但我们不吃饺子,很有些愤愤不平的味道. 宁波兄弟说得没错.春节吃饺子,主要是北方人,南方人大都是吃汤圆.我的老家重庆,几十年前还属于四川,以吃稻米为主,过年就是吃汤圆的.  相似文献   

17.
蒋新民 《社区》2011,(3):39-40
大年三十,年夜饭怎么吃,向来是中国老百姓最操心的一件事。儿孙满堂.亲朋好友聚首、兄弟姐妹相见,要想吃得人人满意,实在是不容易。这几年。中国人的年夜饭传统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大鱼大肉在不知不觉间被多种类的蔬菜所代替;为了照顾老人孩子,口味变得越来越清淡;在家吃变成了在外吃;甚至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凑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些变化到底说明了什么,我们对年夜饭还有哪些新的要求?中国烹饪协会,39健康网曾进行了一项由3000人参与的“国人年夜饭大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说,不知从何时起,对于"过年",少了以前翘首以盼的那种心情,曾经承载全年希望的压岁钱,忙忙活活一整天的手工年夜饭,雷打不动的除夕夜全家守岁……林林总总,那些儿时的小确幸,似乎正随着时间慢慢消逝。不过有的人,却在传统"年味"变淡的当下,积极去创设新的仪式感,让过年的日子熠熠发光。他们说,在过年这样特殊又重要的时刻,仪式感是一年幸福生活的起航,也是享受温馨家庭生活的重要方式。他们说,仪式感不  相似文献   

19.
翁俊安 《社区》2014,(3):56-57
江南人家的年夜饭,蛋饺是不可缺少的。蛋饺是江南水乡一种馨香又吉祥的春节传统美味。江南人家到了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许多蛋饺迎新年。在江南的年俗中,蛋饺象征着圆满,象征着财富,那黄灿灿的蛋饺就是圆圆的金元宝,好吃好看,多吃多得;在春节丰盛的大菜中,蛋饺意味非凡。  相似文献   

20.
年味儿     
过年,讲究有年味儿。什么是年味儿?年有味道吗?当然有。
  所谓年味儿,就是过年的气氛。这种气氛有过节时,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氛围装点,有人们忙着回家、忙着买年货的过节心气儿,更有飘逸在城市大街小巷过年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