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二卷收郭沫若一九三三年在日本东京印行的《卜辞通纂》一书。该书选取诸家甲骨八百余片,分类排比,建立起整理、研究甲骨卜辞的新体系。一九五八年作者加了一些校语和注释,作为考古研究所《考古学专刊》稿印发。一九七九年,系就读先秦史研究生时,曾以此书为甲骨学启蒙读本,边读边查阅诸家甲骨学著  相似文献   

2.
甲骨出土和收藏的碎片现状,决定了甲骨缀合研究始终是甲骨学研究中的最急切最基础的工作。甲骨缀合自学者王国维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起步阶段(1917-1938年)限于甲骨碎片收集之匮乏,研究手段简单,缀合成果较少,缺乏专题研究,但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发展阶段(1939-1977年)以专题性研究为主,成果丰硕,并开始了缀合中的勘误研究,对甲骨学、古文字学及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繁荣阶段(1978至今)则以综合性研究为主要特点,其中《甲骨文合集》的出版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该阶段研究手段日新,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为甲骨缀合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甲骨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是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前沿窗口。三千年前殷商王都甲骨占卜实物的出土,给人们提供了再探古代甲骨卜法之奥秘的机会,进而拉开了寻找甲骨占卜之原始的序幕。从殷虚甲骨文的发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这段历史时期,对甲骨占卜的研究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研究面还比较窄。但董作宾、胡厚宣等先生的成果值得重视。建国后到21世纪初,随着考古发掘的开展以及多角度研究的深入,甲骨占卜研究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整个甲骨学研究来说,甲骨占卜研究仍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甲骨书刻有甲骨文的甲骨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多为牛肩胛骨)。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常用甲骨占卜,更将卜问所得,书刻在卜甲卜骨上,故有甲骨文之名。所记的内容包括祭祀、农耕、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董作宾先生在开封孙心一董作宾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甲骨学大师,他在建立甲骨学的科学研究上有划时代的不朽贡献。石璋如在《甲骨学者董作宾先生》一文中说:“董先生毕生精力几乎全用在甲骨文字学研究上,他可以说是现在世界上唯一有成就的甲骨学家”②严一萍在《甲骨学·...  相似文献   

6.
论罗振玉对甲骨学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称之为甲骨“四堂”之一的“雪堂”罗振玉是甲骨学研究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有功于世。他年轻时,苦读经书,有了扎实的国学基础,自在1902年见到甲骨之后,便把大部分精力投入研究甲骨,并探明了甲骨的出土地点,考定了安阳小屯村为殷商旧都,一生收集甲骨三万余片,又著录出版了六部书契,并精心考释卜辞,开创了甲骨之学,揭开了殷商信史。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是我国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殷墟甲骨和西周甲骨,已经是自成体系的学科--甲骨学.尤其是殷墟甲骨文(不排除西周甲骨),经过百年来中外学者的辛勤努力,坚韧求索,已经应用在我国文史学科领域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把我国的文史研究推向前进.但是,在当今的文史研究中,又存在对甲骨文应用不够的地方,甚至有的还是空白.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思考》黄奇逸于1990年第4期的《四川大学学报》发表了《商周研究之批判》以后,认定自己“既已发现了现行甲骨学研究体系是一个主观约定的虚象,就应以建瓴走坂之势,通过重新对甲骨的研究,打开那扇翳障真实的大门,把中国古代文化更深...  相似文献   

9.
从两条《花东》卜辞看殷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礼制角度研究甲骨卜辞,是进一步发展甲骨学的重要方向。新发表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武丁时朝臣贵族的卜辞。其中有关该贵族劳王的礼仪,与约有康丁时的《殷契萃编》的一片卜辞,以及商末青铜器始尊的铭文,彼此基本相同。这个例子证明当时已存在比较成熟固定的礼制,即孔子说的"殷礼",中国的传统礼制并非到周代才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考古的发展,一系列巴人文化遗址被发掘,文化遗物得以面世。湖北长阳香炉石等遗址出土了诸多的巴人甲骨,这不仅对于了解巴人的占卜习俗,深化巴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就是在中国甲骨学上的地位也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1.
《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开始以后,我曾以所藏人头骨刻辞1,大片甲骨10,中片122,小片59,共计192片,及甲骨拓本6种12册8910片,捐给编辑工作组,以备选入《合集》之用。前年搬迁房间,整理旧籍,忽于册叶中发现旧存尚有甲骨卜辞拓本一纸,片大字多,内容重要,据记录系曩年得自厂肆,惟不知原骨究为谁家所藏。(附图一)  相似文献   

12.
五月十二至二十四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甲骨学家、《甲骨文合集》主编胡厚宣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 胡厚宣教授先给我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生作了《中国甲骨学研究的历史》、《中国甲骨学研究现状》等专题报告。报告对中国甲骨学的产生与发展,甲骨学的兴起对中国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的影响,作了详细的介绍。 胡厚宣教授还为我校历史系全体师生作了《甲骨学研究在世界》的报告,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3.
柯昌济先生是我国上世纪著名的甲骨金石学者,曾同容庚、商承祚、唐兰一起被王国维誉为中国当时古文字学研究中极具实力的"四少年"。柯氏早期甲骨文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殷虚书契补释》一书中,此书由于印数较少且释字不多,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梳理《殷虚书契补释》一书基础上,试对柯氏在早期甲骨文研究方面的成就和不足稍做总结,望能为我们更为科学地评价柯氏在甲骨学史上的地位提供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从殷周时期的甲骨卜辞、青铜铭文和《周易》中可以发现,当时的宗教思想已相当明确。从原始的卜筮到《周易》的卜筮,经历了长时期的演变,中国的文化也由此从蒙昧进入了文明状态。据近人研究,《周易》中断定吉凶的辞句同甲骨文的卜辞相比,有许多是相同的,“贞”字也是卜问之意。这说明《周易》中的占辞是脱胎于或模仿于卜辞的。但《周易》所讲的筮法以及《系辞》所说的以蓍求卦的方法,不会早于殷人的龟卜。《周易》中的“神道设教”观念,是由宗教而教化人生的思想,是透过宗教的迷信性质来告诉人们人生道理的。《易》本身具有的神秘因素决定了它与宗教神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甲骨占卜、《周易》占筮的神秘主义体系中的思维探索内核与早期朴素经验主义,则充任了古代宗教思想的理论根基,最后发展成以《周易》开始的天人合一哲学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15.
在甲骨文研究的早期阶段,罗振玉当数第一位功臣:他帮助了《铁云藏龟》和《契文举例》的出版;亲自搜集和公布了大量的甲骨文资料;在考释文字时大胆纠正《说文》的违失;用"由许书以溯金文,由金文以窥书契"的方法考释出560多个甲骨文字;在已识文字的基础上,罗振玉进一步"考求典制、稽证旧闻",探索商代历史、礼制和文化,为甲骨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6.
商承祚(锡永)先生在两门年轻的学科--甲骨学和简帛学上建树良多.在甲骨学的创始阶段,先生在资料搜集与整理、字典编撰、文字考释、商史钩沉等方面的贡献为世所瞩目.与此同时,先生还致力于甲骨学的教学及人才的培养.至于简帛学,先生的成就也颇为突出,尤其是战国楚竹简、战国楚帛书的整理及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甲骨文的断代分期,是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一环。一九三三年,著名甲骨学家董作宾先生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他把甲骨文分作五期。这是他对甲骨学、商史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因为“从此凿破鸿濛,有可能探索甲骨文所记载的史实、礼制、祭祀、文例的发展变化,把对晚商各朝的历史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甲骨语法研究继续向前推进,我们从甲骨语法研究的各个方面对这十几年来甲骨语法研究的成果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辛庄遗址是一处以商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古代遗址。遗址最初由当地农民发现于1935年,而最早把这一发现公诸于学术界的,则是英国人林仰山(F.S.Drake)教授。五十年代的两次勘探,探明了大辛庄遗址的面积,初步确认遗址的主要堆积和年代。1984年的发掘,建立起鲁北地区商文化陶器的发展序列。2003年春季的发掘,因发现商代甲骨文而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这是在商都殷墟以外首次于原生地层中发现甲骨卜辞,被誉为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这次发掘所发现的青铜器族徽,不见于以往著录,是研究商代历史和社会的重要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大辛庄遗址将愈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20.
天干地支各包含阴阳五行思想以及根据这种思想而创作的《易》卦.这一论断,难免见笑大方,请允许我申说几句.关于阴阳五行思想的起源问题,古史辩派学者谓其产生于战国时期.学者皆笃信不疑,只有胡厚宣先生在其《甲骨学商史论丛》中曾经表示怀疑,因为甲骨卜辞中有“帝五臣”等一类的记录.《左传》中有大量五行的史料,疑古学者并非视而不见,只是囿于经今文学,不免入主出囿,是丹非素而已.先秦经籍有没有阴阳五行思想,不能拘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