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冬至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又俗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又是一年冬至,工作之余请您不要忘了给自己的身体补一补。  相似文献   

2.
每年的12月22日为冬至。冬至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又俗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又是一年冬至,工作之余请您不要忘了给自己的身体补一补。当然,为了提高进补质量,您有必要了解一下进补的时间、方法等常识。  相似文献   

3.
《老人世界》2011,(6):61-61
中国古代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北半球的欧美国家则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界定四季的开始。然而,随着全球气温的变化、环境和生态的破坏,这样的划分离实际意义的春夏秋冬越来越远,所以我国用平均候温来划分四季。  相似文献   

4.
诗话清明     
向荣 《当代老年》2013,(4):51-51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多在农历三月(今年是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公历4月4日),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到郊外扫墓祭祖,缅怀先辈。“清明”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岁时百问》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另一说,清明,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史载,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  相似文献   

5.
防暑杀菌饮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12):40-40
夏至标志着炎热天气的开始,这一天有的地方要象征性地食用一些冰凉食物,凉面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我国民间素有“冬至饺子夏至面”或“冬至馄饨夏至面”等说法。夏至时已经打下新麦,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刘绍贵 《老年人》2014,(6):55-55
夏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节。夏至的“至”有三义:一者说明阳气之至极,二者说明阴气之始至,三者说明日行之北至。“三至”时,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夏至时阳气虽至极盛,但数九之后,阴气始生,故日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在十月太阳历中,有夏至为阴旦,冬至为阳旦之说。  相似文献   

7.
有家人相陪的冬至,留在记忆中的全是美丽的色彩。 冬至这天的清晨,我们通常是被妈妈剁饺子馅的声响唤醒的,菜刀在案板上跳动的声音像铿锵的鼓点一样清晰悦耳,把妈妈的疼爱柔柔地传送过来,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学校开展二十四节气课程,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还在于它的升华和再创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体验中有所获、有所感,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寒气笼罩的冬季,阴气极盛,阳气潜藏,大地冰封,万物闭藏。老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即“冬至阳生”。自冬至日起便进入“数九寒天”。冬季养生要顺应冬藏的特点,宜敛阴又护阳,即最宜固守元阳,重在补肾,以养真气。肾位于腰部,故《素问》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旧历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天文历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学习中国先进文明,与中国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约在公元600年左右,旧历与二十四节气也传到日本,并被广泛使用。使时至今日,日本人也对旧历孕育出的文化倍感亲切。历法与人们平时的生活密不可分,旧历与二十四节气的传入也对日本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意义。本文将就旧历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和结构,以及历法与日本人的季节感等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2016年3月20日,四爷(吴奇隆)与若曦(刘诗诗)正式在巴厘岛举行了婚礼,这一天尽管有很多热门话题,比如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小李子来华宣传电影《荒野猎人》,但是"吴奇隆刘诗诗大婚"的消息当之无愧的成为第一名.  相似文献   

12.
今天是冬至过后的第一天,也是数九开始的日子,可天气却像小阳春,气温一下子上升到了十几度,走在外面,还有点春风拂面的感觉。我们又转到王老先生这儿来。到了他的家门口,透过窗户看到他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两手托着腮帮,头埋在手掌里,似在苦苦地想着什么。看到我们进来,他显得很高兴。  相似文献   

13.
节气并不等于节日。虽然它们在全年生活当中都算个节点,但节日是用来庆祝和纪念的,而节气则是用来标识和照做的。当然也有赶巧到一块堆的,如岁首里的清明;也有被形容成的,如岁尾里的冬至,说是“冬至大如年”。可实际上,它们早先就是个节气。  相似文献   

14.
丁海霞 《现代妇女》2004,(12):38-39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周琴 《老人天地》2014,(4):32-33
4月5日,农历三月初六,这一天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传说与历史之间:介子推并非被烧死
  关于清明节,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春秋时期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流亡,介子推忠心护主19年。后来重耳回晋国当了国君,介子推不肯受赏而隐居。晋文公重耳搜绵山找不到他,便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肯出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每年清明之前几天不生火,只吃冷食,谓之“寒食”,寒食第三日即为清明,这便是清明节的起源了。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节气源自民间的农耕生活,凝结着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精华,曾对人们的农耕活动及生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节气的认识逐渐淡化,但是人们对了解节气、顺应时节、感受自然的需求没有变,对文化及艺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新媒体时代,结合二十四节气来创造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应用,符合现代生活特点,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7.
怡情雅趣     
《老年人》1999,(12)
有愧(漫画)王成喜作109个菜两人见面,甲问:“吃了吧,吃什么菜呀?”乙答:“吃了,109个菜。”甲大疑,一顿饭哪里吃得了这么多菜?你能为甲解开这个谜吗?九九歌“九九”是我国民间的计日法,从冬至那天算起,第一个九天是“一九”,第二个九天是“二九”,依此类推,数到“九九”81天,就到了“九尽”,冬天结束了。“九九歌”在北京一带流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北方冬至后的一段气温变化。(小雨钢笔医生:“我想给你开个药方,可钢…  相似文献   

18.
红梅     
结婚盛典今朝举,正值冬至不寻日;阳光明媚俱日长,咫尺春光更美丽;两只孤雁成鸳鸯,并翼齐飞胜甘蜜;不论炎夏或寒冬,彼此互有暖沙里。  相似文献   

19.
葛山 《老人世界》2008,(4):29-29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农历三月,故又称“三月节”。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始于周朝,但它成为扫墓祭祀的节日,传说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之死。每逢清明,人们往往带上食品香烛到介子推墓前凭吊,后来就成为祭奠已故者的扫墓活动流传至今。扫墓开始称“墓祭”,到了唐宋,扫墓最为盛行,当时叫“上墓”“拜扫”。  相似文献   

20.
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自古以来,我国民间有用各种娱乐方式来表现“九九消寒”,体现出华夏民族的聪明才智和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