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筷子古时又称为箸.使用筷子,正确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相似文献   

2.
巧除茶垢     
筷子古时又称为箸.使用筷子,正确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相似文献   

3.
一剑飘香:我们徽州地区,平时家里吃饭,家长会告诫小孩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或碟子。逢到家里请客吃饭,总教育孩子夹菜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碗盆。这究竟是为什么?不少人以为这种礼仪规范是跟乞丐敲打碗盘忌讳有关的。乞丐讨食时经常用筷子敲打碗盆。嘴里唱着“莲花落”!这种解释比较容易流行。可是一剑认为徽州地区对乞丐并不十分歧视,可能不尽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06,(3):22
很多人都知道“病从口入”,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餐具也是具有杀伤力的,筷子便是其中之一。平常人家一双筷子使用一两年是正常的事,筷子使用久了,表面不再光滑,变得粗糙,就会出现许多细小的凹槽,凹槽里容易残留细菌和洗洁精。在这种情况下使人致病的机会更多。特别是许多传统的中国家庭洗筷子喜欢用豪爽的方式,整把放在水龙头下冲,搓得哗哗响,洗完后往筷筒子里一插,洗好了。像这样使用和清洗,细菌很快就会滋生,传播幽门螺杆菌,进入到胃肠道繁殖,从而出现恶心、发烧、腹泻等症状,引发急性肠胃炎。因此,并不仅仅是吃了脏东西、吃错食物才会拉肚子的。另外,  相似文献   

5.
正任何东西都有使用寿命,厨具也一样,我们一日三餐使用的筷子常常被忽视更换。筷子是中国人用来夹持食物的重要餐具,多次反复使用后,多少会留下一些残留物,久而久之会引起材质上的变化,对人体健康不利。竹、木制品竹、木筷子因取材天然,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如果竹、木制品出现变形、开裂、变色等,就不要再使用了。因为这样的筷子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不注意消毒,可能会引发肠道疾病。通常竹、木筷子的使用寿  相似文献   

6.
《家庭科技》2011,(12):38-38
琳琅满目的筷子,蓝色的,红色的,雕花的,彩漆的,青花瓷的……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筷子,才是健康的呢?  相似文献   

7.
菜一盘一盘端了上来。小月局促地坐在餐桌前,两只手不断地交替揉捏着。姨娘拿了双筷子递到她手里。她接了,红着脸默不作声。姨娘又递了双筷子给富贵。富贵嘴角浮起微微的笑意。"小月,你别紧张。"姨娘给小月盛了饭,敲了一下她的碗。小月低着头,开始慢慢地吃饭。姨娘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带小月吃饭了。小月的挑剔令她有些恼火。  相似文献   

8.
正退休后,我迷上了电脑,除掉忙三餐就是坐在电脑前看新闻、写博客、网聊。人倒是充实了,可时间长了又闹出不少毛病,如颈椎病、手臂麻木、拉肚子、感冒等。通过做颈椎操,我的颈椎病得到些许改善,可其他毛病仍"我行我素"。一天,我又拉肚子。看医生时,我顺便谈了其他病情。医生说这是久坐不动、缺少锻炼所致,除了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外,他建议我闲时不妨搓搓筷子。搓筷子也能强健身体?这倒是个新鲜事。可这种锻炼方法我从来没听说过,管  相似文献   

9.
西方有些戏剧理论家认为,戏剧仿佛一条“双行线”街道:一方面是戏剧的创造者——剧作家、导演、演员,另一方面是戏剧的欣赏者——观众。化妆、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等等,都不能决定戏剧的本质;但是,如果没有观众,没有剧作家(通过导演、演员)与观众之间感性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交流,戏剧就会丧失它的生命。因此,研究观众审美心理的观众心理学,便成了戏剧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观众心理学遗产,可惜很少有人加以系统的发掘和研究。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索。古代曲论对观众心理的重视是建立在对戏剧特质的把握上的。戏剧特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舞台性。黑格尔在《美学》第三卷中说,在一定意义上看来,“舞台表演确实就是作品好坏的试金石”。李渔早就清楚地说过;“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正是从剧本要演给观众看这一点出发,李渔强调剧本创作应当“设身处地,既以口代优人,复以耳当听者,心口相维,询其好说不好说,中听不中听”,“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这就是说,剧作家在进行一度创造(剧本创作)时,就尽可能把二度创造(导演的处理与演员的排演)和三度创造(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的演出——欣赏过程)都考虑进去,这是戏曲艺术争取观众、吸引观众的秘诀。那么,古代曲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认识、把握观众心理的呢?我认为,在感知、注意、想象等几种心理机制方面,古代曲论较好地处理了真与幻、常与奇、一与变、有与无等辩证关系,从而在剧作者与观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心理桥梁。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古代曲论中的观众心理学,不仅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重要成就,而且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0.
邱小玲 《南方论刊》2006,(12):75-76
节目编排,是指按观众收视规律和频道(节目)定位的要求,把各类型的节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系统的排列和组合,并形成排期表。节目编排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并不是简单地把每天要播出的新闻节目、电视剧和栏目机械化地拼接起来,它是在认真分析了当地观众的要求、收视时段特点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邓新华 《江汉论坛》2012,(1):115-119
李渔的《闲情偶记》虽然没有直接对观众在戏曲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专门探讨,但他的包括戏曲创作及导演和表演在内的全部戏曲理论都是以观众接受为本位来展开的:戏曲的结构处理、情节安排和宾白写作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习惯;戏曲语言的通俗化是为了让观众更加容易欣赏和接受;戏曲的审美功用还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愉悦。李渔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有着自觉的"观众意识"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接受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他把这种自觉的"观众意识"贯穿到了他的戏曲理论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一碗手擀面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虽说我是地道的南方人,可我喜欢吃面食,尤其是面条。几天不吃上一碗手擀面,浑身都会不自在。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外婆说我有北方基因,牙牙学语时就喜欢吃面条。那会儿我脾气不太好,哭闹起来,谁也招架不住。可一看到热气腾腾的面条,就会立即停止哭闹,两眼放光,嘴里嘟囔着刚学会的词儿“面面,面面……”,然后开始“吧唧吧唧”大吃起来。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几乎所有旨在广泛包罗的理论,都把一部艺术作品的整个格局用这个或那个同义词区分为四种成分,并把它们实现出来。”这就是作品本身、创造作品的艺术家、作品所关涉的世界、作品的听众(观众或读者)。“把这四种并列成分排成一种合适的图形,只须画一个三角形就够了”:  相似文献   

14.
两款面点     
一、烤发面盘丝饼 原料:精粉酵面750克,绵白糖125克,花生油少许,樱桃10个,糖粉少许。 制法:1.酵面加碱与绵白糖揉搓均匀,抻出面条,置于案板上呈长条形。 2.将花生油均匀刷在抻出的面条上,剁成大小一致的10段。 3.用左、右手大拇指、中指、食指捏起一段抻好刷油的面条再抻成20多厘米长,右手拽着面条在左手中指、食指上纵向盘起,置于烤盘中。  相似文献   

15.
表演 表演者将一副扑克牌,背朝上放在桌上。左手拿4张A牌,把它披成扇形。然后收拢,迅速放在桌上余牌上。 尔后,把上面的牌,一张一张随便插入牌中,这样,观众所见,这4张A牌已经插在牌内了。这时,表演者说,这4张A牌,代表罪犯,现在,我要把它捉拿归案。随即将全牌移到背后,立刻从背后一张一张拿出来,共4张,都是A牌。  相似文献   

16.
刘浩然 《理论界》2007,(11):134-135
传播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交流,电视新闻节日的剪辑就是依据传播目的和新闻主题选择声像素材并进行合理的组织剪接,把它们组接成一个能够生动准确传达新闻信息的整体。这一工作的目的是让新闻节日的内容与观众形成交流,从而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哈哈一笑     
李昌吉 《快乐青春》2009,(10):80-80
怕触电 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冯笛用筷子夹着交给爸爸。 爸爸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用筷子夹着?” 冯笛回答:“我怕触电。”  相似文献   

18.
我的造纸术     
正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一天,我心血来潮,要学古人造一张纸出来。先将材料准备齐全:几张纸巾、革稿纸、旧报纸、一个大碗、一双筷子、一条毛巾、滤网、榨汁机。首先将草稿纸、旧报纸、纸巾撕碎,放在一个盛满水的大碗中浸泡,用筷子搅拌使碎纸变软。我很纳闷,难道这些满是墨迹的废纸真能造出新的白纸吗?接着,我将泡软的碎纸连同水一起倒入榨汁机,启动开关。随着榨汁机阵阵"滋滋"旋转声响起,刚才还花花绿绿的纸片,像变魔术一样被搅拌成牛奶状的稀纸浆。我把纸浆倒到滤网上,将纸浆的水分过滤  相似文献   

19.
吃相辨人品     
正一天,与一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把父亲接来一起吃。父亲寡言,饭问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这个朋友是因生意认识的,合作过几次,印象还不错。父亲说:"虽然我对他不了解,但从吃相看,基本可以估摸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夹菜有个习惯性动作,总是用筷子把盘子底部的菜翻上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步:写下你的梦想有了梦想才会有激情,有了激情生活才会充满快乐。有时候快乐与否并不能用工作和收入来衡量,而是要看我们对生活有没有激情,前方还有没有梦想。用时:4分钟。法宝:纸、笔、计时器。秘诀:在4分钟之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感兴趣的事,比如下厨、晨练、逛街、旅行。不要考虑其他问题,只要是你爱做的事情,都写下来。把这张纸条放到你的钱包里,有时间就看一看,争取每天完成上面写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