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地理学研究方法指的是考察一个作家所受出生地、成长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影响,探讨这些影响如何反映到作家所写文本结构和文字特色中。中西交汇的澳门对于林中英以及她的文本来说,不仅是生长的土壤、创造的环境,也是互文表达的存在。林中英将自己的性别身份与地域文化身份放在人类地球村视野下进行审视,看到的是存在的独特性和价值的互补性,她所进行的女性主义写作.是其个体自我经验与人类经验互为指认、加深理解的文学文本实践。在El常生活书写中,女性生命体察领悟的过程本身就具有人类文化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般意义上的"生态写作"处理的是"人类-生态"问题,通过反思现代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较少民族生态写作处理的则是"现代-传统"问题,通过书写历史以达到"身份重建",在题材、价值取向、文本形态等方面具有异质性,呈现另一种面相.目前,学界对生态写作的研究不具备民族文学维度,也忽视了这种写作出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伪民俗"是一种民俗的虚构与发明,在民俗世界中并不罕见.在文本中,作家摹拟民俗也是民俗与文学常见的互动关系之一,其产品是"伪民俗"书写,尤其在民族文学文本中常常出现."伪民俗"形成了文本的"景观化",参与建构了文本的文学效果."伪民俗"书写出现在文本的各个层面,构成了文本的"场面""段落",形成了"情节"和"母题",形成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它还标识了作家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的文化语境,并产生了突破文本之外的动力,甚至成了生活世界的"涵化"力量.民族文学文本中的"伪民俗"书写是一种"系统的文化干预",其展示过程接近"社会戏剧"和"表演",具有"误传"和"神秘化"的文化策略,同时通过文学"前台"拉开了与"后台"的距离,提供了某种意义上民俗的"文学真实",也对民俗本身起到了唤醒和激活的作用,我们应该更为立体多元地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的文化乡土小说经历了乡土文化寻根、现代文明反思到现代乡土社会的新文化建构的探索过程.在形式上,则由写实转向意象化的手法,进而采用民族寓言的文本形式,把乡村的凋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联系起来,展示了知识分子对当下乡村和中华文化价值选择的思维轨迹.  相似文献   

5.
以文学地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从文学与地理的互动关系入手,探讨裕固族作家铁穆尔的地理阅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多重联系是"铁穆尔研究"的新视角。铁穆尔成长的地缘空间与个体空间对其身份认同与文化心理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铁穆尔作品中的族群历史、游牧文化、混合文体与语言加工机制都集中体现了其地理写作中的边缘体验与人类意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写作语境赋予了阿来浓厚的民族意识与锐利的先锋意识,使他把本民族生活的书写与历史的整体反思和人类命运的观照有机地融为一体,熔铸了《尘埃落定》厚重而深刻的多义性主题,并由此提升了我国民族文学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明清两代文人具有鲜明的群体化倾向,地域性文学社团丛生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这些地方文学社团努力守护心中的文学圣地,构建本地文学谱系,形成地方文学话语,光大地方基层的文学地位,留下了大量的作品。我们有必要将地域社团作为明清诗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把大量的作家和他们的创作放到地方基层写作的语境中去考察,对具体地域空间的文学场景和版图加以还原,由此形成对明清诗文发展的某种特殊机制的认识。这不仅对明清诗文研究,同时对将文学史研究从重视时间维度、重视宏观、重视文本、重视主流发展引向对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地域、文本与经验、主流与支脉并重齐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空间理论从社会、地理、建筑、文化等方面革新了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空间"成为一个极具活力和内涵的概念。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在空间理论和文学理论的互动关系中展开:在空间理论的照拂下,文学批评更加关注文本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意蕴的阐释,文学文本中的景观、环境等空间因素作为象征系统和指涉系统,共同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空间理论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诠释方式,促使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学,实际上是借用地理空间的形式,展现文学完整的风貌。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地域文学研究到动态的文化地理研究。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的关键词,从文学空间的视境下重新阐释与领悟文学的内在意义,对于超越当前的文学研究,构建一种时空并置的新型文学范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的“根”和“魂”决定着民族的文化。穿梭于不同中华子文化的阿来和张翎以故土的地域空间为“根”,运用时空交错的叙事策略投射个人精神价值和文化取向,呈现出民族文化的“魂”。置身于多民族交融、东西方文化交织的生存环境中,他们抛开身份认同的感性倾诉,对时空叙事的整体建构融入跨越民族和文化的独特生存体验,凸显一种跨文化的视角,理性地思考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融合。他们以文化故土作为空间原型扩展叙事框架,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凝聚灵魂,以无形的文化空间掌控历史中的地域书写,力求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并以此呼应故土情结、言说自我。他们在多种时空构建框架下耦合异质性文化的冲突与交流,思考跨领域文学书写的多维融合。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书写,如从古至今的交错,历史与现实的体验,他人与自我身份的投射,彰显出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与融合的渴望。因此,对两位作家作品的重新思考与再认识可以为更多跨文化领域的文本解读提供创新性的研究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