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西伯利亚城市概览》评介刘爽由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青年科研人员孙晓廉编著的《西伯利亚城市概览》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有限的篇幅对西伯利亚各大上城市从历史、地理、政策、经济、自然、交通、资源等方面做了概括的介绍和描述。综...  相似文献   

2.
西伯利亚的开发与中国的西伯利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于时间有限,现在我仅就西伯利亚的开发与中国的西伯利亚研究,讲一点看法与情况。第一,讲一下西伯利亚的开发。我认为这是一个大课题,包括许多方面内容,也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还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回顾历史,找出西伯利亚开发过程中的得失,藉以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研讨这一问题。从十六世纪末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大约四百年时间的历史,西伯利亚的开发大体可分为两大阶段,即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为一段,十月革命后为另一段,十月革命以前的三百多年,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辽阔无垠的西伯利亚,曾引起多少人的恐惧和幻想。历史上,西伯利亚给人的印象是荒漠、冷酷。这里曾是流放地,被称为“罪孽的袋子”。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由于西伯利亚卓有成效的开发,而日渐为人们所注意,对西伯利亚的看法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个早就享有“金窖”美称的地方,又以丰富的森林、能源、动力燃料及应有尽有的资源而著称于世。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西伯利亚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不仅对苏联的社会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其开发的成就使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西伯利亚的未来发展必将在亚太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从历史与现实相结  相似文献   

4.
城市史研究的重要成果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十卷本《北京通史》的出版,并视为近年我国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的有价值的成果。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通史》编写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自己过去做过一点北京史的研究工作,对于其...  相似文献   

5.
一、西伯利亚衙门十七世纪的西伯利亚衙门,是沙俄向西伯利亚进行殖民扩张的指挥中心,也是对西伯利亚实施殖民管理、进行残酷掠夺的行政中心。现分几方面将它的情况简述如下: 1、衙门的源起:俄国衙门系统的源起,俄苏史界尚无定论。据较为流行的说法,最早可上溯到俄国历史上的封建割据时期,即从1054年雅罗斯拉夫之死到十五世纪上半叶这一段时期,但衙门系统趋于完善的时间不会早于十六世纪末。俄国封建割据初期,罗斯各国王公、领主、大贵族的种种事务,分别由身边的家臣,仆役掌管。这些臣仆所掌各部称为“衙门”,主要是管理宫廷杂务和照料王公、领主的经济收益。随着事务范围日益扩大,宫廷中的行政司法事务和公国间的外交事务  相似文献   

6.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加速了俄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发展.采金业仍保持传统优势,采煤业后来者居上.炼铁业曾一度发展势头强劲,但很快便销声匿迹.奶油加工业是这一时期西伯利亚最主要的创汇工业部门.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东部地区工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方面它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它又进一步加深了作为原料供应地的西伯利亚对欧俄的依赖.  相似文献   

7.
实物税的历史渊源久远绵长。俄国是从十六世纪下半叶征服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以后,开始采取实物税这一古老的课税形式,对上述占领地区进行经济盘剥的。此后,尽管俄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实物税却一直保留下来,直至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它才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由此可见,弄清楚实物税的来龙去脉,对研究西伯利亚的历史,乃至俄国史,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六世纪末,西伯利亚汗国解体后,沙俄势力越乌拉尔山而东。仅半个世纪,竟横跨两万里,直抵太平洋之滨,席卷广袤的西伯利亚。在这一过程中,“先头部队”便是俄国历史上称之为“营谋户”的人。研究这类人的社会状况和活动规律,对理解这段历史有重要意义。我国史界对本文所谈的“营谋户”并无统一译名。常见的译法有:“渔猎人员”、“渔猎户”、“猎人”、“狩猎人”、“狩猎家”、“捕貂者”、“猎貂”、“实业户”、“实业家”等等。译名的纷繁反映出我国史界目前对此尚缺乏深入、统一的认识。所谓营谋户,是指靠营谋某业为生的一类居  相似文献   

9.
据《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通报》1983年第3期报道,1982年11月在苏联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举行了“西伯利亚民族的历史发展”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西伯利亚民族自治区和地区的科研机构、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负责人、党和苏维埃机关的领导人。会上讨论了十月革命前和现阶段西伯利亚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讨论了民族国家体制  相似文献   

10.
地方史研究领域的一座丰碑──祝贺《北京通史》出版郦家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协会副会长)曹子西同志主编的三百多万字、十卷本巨著《北京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学术界值得庆贺韵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1.
1918年初,德·列·霍尔瓦特拟在中国哈尔滨组织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由于中国北京政府坚决反对,霍尔瓦特不得不于同年7月在中国境外的格罗捷阔沃(即绥芬河站对岸的四站)组织了所谓“全俄临时政府”。为了取得协约国支持,8月,又将其迁往俄国远东港口城市──海参崴。在霍尔瓦特成立“全俄临时政府”前后,在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还出现了几个自卫“政府”。如海参崴的“西伯利亚自治临时政府”、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和外贝加尔地区的“临时政府”等。这些“政府”各据一方,互相冲突。结局是“西伯利亚临时政府”统一了西伯利亚,建…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教育的教科书、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教材张传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编写出版的《北京通史》共有十卷330余万字。此书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若干年来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撰写多卷本城市通史的创举。我在粗读了本书之后的初步感觉,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3.
耕耘收获开拓创新──纪念西伯利亚研究所建所30周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西伯利亚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为苏联远东研究所。该所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指示,经中共中央国际研究指导小组批准成立的专门以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为研究...  相似文献   

14.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地缘经济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或资源超越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经济一体化使区域内各国经济生活由国家过程转化为国际过程.交通成了激活国际与区域经济的火车头.俄罗斯作为地缘政治上传统的欧洲国家,目前难以参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俄罗斯要实现强国富民愿望,必须发挥其欧亚桥梁的地缘经济优势,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国际联运是促进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日在干涉西伯利亚革命时期的矛盾,归根结底是芙国"门户开放"政策同日本大陆政策的冲突.在协约国干涉西伯利亚革命过程中,美国和日本是主角,但两国间却矛盾重重,它们为了争夺东北亚地区霸权展开了激烈争夺.两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是否出兵、控制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经济掠夺三个方面.前期日本占优势,美国后来居上.但均以失败而告终.1920年初美国从西伯利亚撤军.日本在单独驻军两年多后也于1922年lO月撤军.  相似文献   

16.
兴衰沧桑系中华──读十卷本《北京通史》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我生在北京,算是北京人,因此《北京通史》的出版,使我感到特别欣幸。记得五十年代的时候,我学俄文,曾看过莫斯科市史;是厚厚的大本。当时我就想,中国的首都北京也应该有系统...  相似文献   

17.
西伯利亚移民运动与俄国的资本主义化进程刘爽在俄国近代历史上,向西伯利亚地区的移民占有重要位置。整个移民过程是与俄国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以及国内矛盾激化所导致的社会系统的紊乱密切联系着的。从沙俄移民政策的演变以及移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  相似文献   

18.
杭州大学历史系沈炼之任主编、楼均信任副主编的纵贯古今、全面系统的《法国通史简编》(全书总计约56万字)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继张芝联主编的《法国通史》出版后,我国史学界的又一重要成果。本书的出版必将推动我国法国史研究和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本书有许多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结构新、观点新、内容新的“三新”之作。首先,从本书的结构体系看,打破了传统的把法国历史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编的分法,把有关法国的由来、法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兴衰及其典型性用头四章来叙述。然后,用七章的篇幅,比较详细地叙述了1789—1914年法国历史的演变,突出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发展、工业化的过程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学者赵建民、刘予苇同志主编,王金林、汤重南、孙仁宗、周家骅、蒋立峰等7人合著的我国第一部《日本通史》,已于1989年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日本史学界的一件喜事。 《日本通史》全书40余万字,正文共20章。从“野蛮”向“文明”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北京通史》学术座谈会纪要编者按:一部系统完整地研究北京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北京通史》(全十卷,共330余万字),最近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部分历史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十六年的不懈努力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