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关心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而要服务好群众,切实打牢推进社会和谐工作的群众基础,笔者认为,必须紧紧围绕一个“最”字,在群众最盼、最需、最急、最烦、最怨的“五最”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在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自己人”是群众最朴素、最真挚的称谓,而能否成为群众心中的“自己人”,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必考题。  相似文献   

3.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实处,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我们鄂城区汀祖镇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做群众希望做的事情,努力争当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长期奋斗的目标,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工作,致力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级领导干部要服务好群众,切实打牢建设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必须在群众“最盼、最需、最急、最烦、最怨”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在群众“最盼”上下功夫,以促民富求和谐。当前,群众最盼的是致富快富。让群众富裕起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  相似文献   

5.
“公论”是指大家一致的、共同的评价和态度。“是非白有公论”回答了评价标准如何统一的问题,它否定了以任何少数人和权势的评价为最终结论的做法,把社会公众放在真正的评价主体地位,是民主原则最集中的体现之一。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最可靠、最清醒、最公道、最权威的评判者,“是非自有公论”和“公道自在人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6.
新视野     
解决“三最”问题要有真感情、用真功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最近指出,对群众要有真感情,对群众的事情要用真功夫,这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前提,是检验宗旨观念牢不牢的试金石。对群众有没有感情、感情有多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我们解决“三最”问题的决心、力度和成效。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虽有财力困难的原因,但很多时候,是宗旨问题,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如果仅仅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私心杂念太多,在解决群众的问题和困难时就会一味强调客观困难,消极被…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他们的衣食住行得到改善、就医入学得到解决、幸福感得到提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恰恰最能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工作水平.少些“大处着墨”,多些“小处入手”,从百姓最直接最迫切的诉求开始,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小事做起,才能赢得群众的口碑!  相似文献   

8.
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甚至是矛盾冲突,地方政府要有高度的大局意识。一方面,要看到“群众利益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最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9.
王斌 《领导科学》2006,(24):10-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九大目标体系为主要内容绘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图”。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滨海实际,我认为切入点就是四句话,即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发挥最具潜力的优势、面向最广大的人民”入手,重抓落实,力促和谐。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关爱百姓为宗旨,在维护群众利益中求和谐。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把人民群众最关心、对人民来说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中华民族未来,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最大的群体是农民。忠实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必须忠实地代表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从农民最关心、农村最突出、群众最期盼、百姓最注目的问题人手,寻找具体的实现途径,从而使“三个代表”思想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领导者》2006,(1):63-63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作了部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3.
省部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1,(26):M0002-M0002
孟建柱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 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一定要立足本职、扎根基层,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小事办起,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处做起,侦破小案件、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平息小信访、解决小难题,切实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雨雪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冲击,襄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5.
乡镇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乡镇干部要真正把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也就是要围绕“察民情、集民智、顺民心、谋民利”的工作思路,大力发扬务实作风。  相似文献   

16.
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要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的大多数群众。过去.老百姓把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开门七件事”;如今,群众最关心的是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物价、住房、教育、医疗卫生这七件事。我们要把这“民生七件事”一项一项研究透,时刻挂在心,常抓不离手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立国之本、执政之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也是各级政府改善民生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以人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是“以人为本”的尺度;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以人为本”的保证。依靠人民群众,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力度明显加大,各种纪律规定密集出台,给各级党员干部套上了“金箍”.在此背景下,一些干部纷纷慨叹“现在是当干部最不舒服的时期”.对此,笔者认为,限权背景下领导干部只有回归自己的本色与本位,看准群众需求点,找准服务切入点,降低用权“舒适度”,谨防“差不多”心态,以脚踏实地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筑牢干群“鱼水情”,人民群众才会真正地从心里为领导干部“点赞”.  相似文献   

20.
要带头树立“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抓好“本”,务好“实”,就是要多干多数人受益的事,多干群众最急需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