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一起经商,到分利时,管仲总要多取一倍;鲍叔牙的从人心怀不平。而鲍子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家里穷,是我自愿让给他的”。管仲还曾领兵打仗,每要开战,他总居于后队,到辙退的时候,他又成为先驱,所以,人们嘲笑管仲胆怯。而鲍子说:“管伸家有老母,他要留命养母,啊里是胆怯呢!”管仲听说此言,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哉”。两人遂结为生死之交。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乡镇的田头,我和一位任乡党委书记的朋友不期而遇,两人席地而坐,我请他谈谈当基层头头的感受.他苦笑着脱口而出:“一言难尽!”我让他说说最重要的感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兄,最大的感受是‘课外作业’太多。”“‘课外作业’”?这新鲜的名词,引起我的兴趣,赶忙拿出笔来记录,认真地听他对我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3.
水田 《经理人》2002,(4):66-67
张挥曾在一家国营性质的集团公司任职。刚被破格提升为业务组长时,他大学毕业刚一年。虽然下属不过5、6个人,但他仍然感到了压力:“我是这些人里面最年轻的。就在那不久前,我还得按礼节,用‘哥’‘姐’之类的称呼他们。”当时他力图像朋友一样地对待他的新下属们,但后来,却出现了不能服众的情况:“任务执行不下去,开会讨论不出结果,有时下属甚至跟我讨价还价。上司开始怀疑我的能力,我很尴尬。”干了几个月后,他选择了离开。“现在回想,当初的做法其实挺幼稚的。”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11,(9):126-127
“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在浦江论坛微博上发一个寻人启事,寻马云。”朱岩梅想请马云参加今年的浦江创新论坛,并在大会上发表演讲。“我已经跟马云的秘书在联系了,我问他在哪,只要在国内,我说我要当面跟他讲,写在纸上就没有意思了。用五分钟跟他讲这个问题,我相信他很难拒绝我。或者直接把寻人信息发到马云微博上去。”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晋国的文子为躲避朝廷追捕而逃出都城,经过一个他以前曾经任过职的县邑时,已是人困马乏。跟随他出逃的一个人说:“这里的头儿是啬夫,是你的好友,为何不在这里住一夜歇歇脚再走?这样也好等候后面的车子。”文子摇头说:“不行,不能在这里住,这个啬夫靠不住。”跟随他出逃的人问:“何以见得?”文子道:“我曾经爱好音乐,啬夫便送我好琴;我喜欢各种佩戴之物,啬夫便送我玉环。他很会投我所好,不惜以加重我过失的做法来讨好我。我担心他也会出卖我而再去讨好别人。”文子一行没敢停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县邑。果然不出文子所料,那个啬夫在…  相似文献   

6.
评价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德”是放在第一位的,可见一个人的“德”是多么的重要。培养一个有用的人,不只是看他的知识有多丰富、技能有多强,还要看他是否将他学到的知识技能用到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上。而在高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高科技犯罪也在呈上升趋势,所以,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几点同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7.
张贤亮 《领导文萃》2008,(21):132-135
国文兄打来长途,说他有两位朋友办了一份杂志.请他约些名人写点有关廉政建设的文章,并说张洁、叶楠、晓声等都写了。有了那些名家谈廉政,我就没有什么话说了,因为我肯定同意他们的意见。不过.由于我呆在远离北京的“老少边穷”地区,倒经常能接触到许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不知怎的,也许我是井底之蛙,一提起“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仿佛他们比东南沿海及中原大城市的人更能代表“国情”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有人嘟嚷说:他明明答应过我,却到现在也没个下文。若问他怎么答应的。回答说:“他说他‘知道了’。” “知道了”就是“答应了”吗?看来,确有不少人对“官方”语言中的奥秘一无所知。有些干部面对群众的时候,话语似是而非,叫人难分难解。此类语言也可称之为“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9.
假装无耻     
王跃文 《领导文萃》2006,(8):100-101
我一听别人骂朱熹心里就特别高兴。对于这个终生倡导“存天理而灭人欲”,实际却是“存自己的天理而灭他人人欲”的人,我心里是颇有些不恭的。所谓“是儒生也,是道学也。儒生道学,是伪者也”。朱老先生名气太大,他的伪君子风范,自古叫人赞好。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我以为写得很好。岳不群这个人是伪君子里登峰造极版,其伪善本领令人叹为观止。他不像朱熹那样多少有好有坏。以我私下之见,朱熹实在是坏多于好。但他多少还做了一点儿文化学术工作。岳不群却是恶到极致的大坏蛋。他除了伪善,还集邪恶、阴险、冷酷、凶…  相似文献   

10.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09,(13):140-140
一个人有能力做神.却生而为人,他就成为哲人。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心中有神的全知,所以知道人归根到底是无知的,别的人却把人的一知半解当成了全知。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家企业经理查尔斯有一天中午去他的钢铁厂,看到几个工人正在抽烟,而他们的头顶上就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字样。可以想象,查尔斯有权怒气冲冲地指着牌子吼叫:“你们不认识字吗?那里写的是什么?”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朝那些人走去,递给每人一根雪茄,并说:“各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抽这些雪茄。我真是感激不尽。”  相似文献   

12.
中庸     
我不知什么是中庸,我知道有这么一个知识分子,他因为他的学识坐牢,他就把儿子带进山区,使儿子变成文盲。我不知什么是中庸,我知道有一个人住在北极,他说北方太冷了,他要迁到南极去。他忘了南极也很冷,和北极一样冷。纪律,大我,奉献,理想,现在都成了引人一笑的词。上一代有人借“纪律”奴役别人,借“理想”欺骗别人,借“大我”抹煞了别人,借“奉献”榨取了别人,于是有人非常愤慨甚至矫枉过正,扑向极端。所谓中庸就是:“纪律”还是得要,“大我”还是得有,“奉献”、“理想”还是得尊重——也就是说,不要为了北极太冷而搬往南极。纪律、大我、…  相似文献   

13.
邵允振  何平 《领导广角》2002,(12):18-19
“5年前我还在家放牛。”山东省章丘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办公室副主任吕永刚对于他从前职业的回答,让人惊异。1997年,他通过考试,成为山东首批41名“农民公务员”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4.
林彪与朱德的“积怨” 1959年8月18日至9月1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9月11日,林彪在会上向坐在主席台上的朱德放出冷箭:“我今天要给一位在座的老同志提点意见,他是谁?这个人,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他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平易近人,而且德高望重。”说着,他一拍桌子,提高声调:“但这是假的,他的骨子里是反党,反毛主席的,和彭德怀是一路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会场哗然了。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1,(7):66-66
一男生对女朋友说:“我想分手,我觉得烦了,就没有感觉了。”女朋友对他说了一段让他顿时无语的话:“亿万中国人民对国足早就烦了,早就没感觉了,为什么国足还没有解散?13亿人的烦都没能解散一个11个人的队伍,现在你一个人说烦了,就要解散两个人的队伍?”  相似文献   

16.
杨壮 《决策》2008,(9):52-53
西点对领导力的定义是:领导力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法定权力。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的行为,追求.价值,能力,品味、风格,必须与追随者的需求、价值、追求、渴望相合拍。“随便给我找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我就可以把他培养成世界一流的领导者。”西点军校前校长戴夫·帕尔默将军说。  相似文献   

17.
微热点     
《经营管理者》2013,(11):9-9
#土豪#“土豪”原指在乡土豪被中国人所熟知,与土改和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有关。2013年9月9日,微博E发起“与土豪做朋友”以及“为土豪写诗”活动,再次加剧了土豪的走红。@ayawawa:那天獭艮—个朋友和聊天。然后他教我一招,我不应该跟他说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相似文献   

18.
洛克菲勒 《领导文萃》2013,(24):102-105
在这里,我想先讲个故事:在古老的欧洲,有一个人在他死的时候.发现自己来到一个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刚踏进那片乐土.就有个看似侍者模样的人走过来问他:“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在这里您可以拥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的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娱乐以及各式各样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龄美女,都可以让您尽情享用。”  相似文献   

19.
李燕翔 《秘书之友》2007,(11):41-41
日前我问一位乡镇领导:最近在忙些什么?他掰着手指数了七八件事:某村支书的孩子结婚,邀他当主事人;省上某厅的副厅长回乡祭祖,他不能不出面陪同;两天参加了三个会议……他说了半天,竞没有一件与发展地方经济有关,这实际上不是工作忙而是工作“盲”。  相似文献   

20.
侯会 《决策》2010,(8):90-91
沈榜的所作所为,是中国历史上“政务公开”的首次尝试。他并非打着“公开”的旗号,罗列一堆“同比”、“环比”的百分数,故意让人摸不着头脑。他的作法简单而明了,就是把政府财政档案全部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