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甘肃省民委承办的"六省市区藏文古籍工作第十次协作会议"于2008年7月24日-2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2.
六省市区藏文古籍工作第八次协作会议于2 0 0 2年 1 0月 2 2日至 2 5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会议期间 ,主办单位举办了六省市区藏文古籍成果展 ,此次成果展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六省市区藏文古籍整理编目工作图片 ;第二部分为六省市区藏文古籍整理编目成果 ;第三部分为六省市区藏文古籍整理出版成果 ;第四部分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珍藏的藏文《大藏经》多种版本的精品。藏文古籍是藏族人民历史悠久、文化深远的证明。多年来 ,为搞好藏文古籍工作 ,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北京市六省市区进行了多方面…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1 0月 2 2日至 2 5日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北京六省市自治区藏文古籍工作第八次协作会议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会议由六协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 ,北京市民委承办。根据会前各方达成的共识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 :总结六省市区藏文古籍第七次会议以来藏文古籍工作情况 ,制定今后两年藏文古籍协作工作内容 ;扩大开放 ,交流藏文古籍学术问题 ;举办藏文古籍图书联展 ,展示各时期藏文古籍整理出版成果。这次会议 ,是与时俱进 ,发展和繁荣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盛会 ,是体现团结协作精神的会议 ,是各协作省市区广大…  相似文献   

4.
由青海省民委承办的六省市区藏文古籍工作第九次协作会于2005年8月10日—1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以及北京、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六省市区相关部门的领导及专家学者共45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六省市藏文古籍工作协作会在京举行由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北京6省市区藏文古籍工作协作领导小组主办、北京市民委承办的藏文古籍工作第8次协作会,于10月22日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卓嘎、甘肃省副省长洛桑灵智多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藏文古籍专家任继愈、拉巴平措、嘉木样·图木布丹等出席会议。北京市副市长张茅致开幕词。6省市区藏文古籍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以来国内已出版藏文古籍近600种,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法律、医…  相似文献   

6.
从专业保护藏文古籍工作的角度,提出藏文古籍机读目录格式与著录规则科学界定,藏文古籍的概念,著录范围,古籍著录单位以及不同古籍之间存在的各类复杂关系,特别是各著录项目的信息源规定表及取自规定信息源以外的信息等古籍客观著录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极为重要.其对解决藏文古籍信息化过程存在的藏文字处理中之难题具有现实可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7.
藏文古籍文献是藏学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看 ,藏文古籍文献 ,包括吐蕃早期文献、吐蕃以后的佛教典籍和藏文历史档案。藏文古籍文献作为藏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有责任系统地介绍藏文古籍文献的概况及整理、出版和研究动态 ,是藏文文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藏文古籍数字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丽华 《中国藏学》2011,(2):153-158
文章根据国内外古籍数字化的经验,就编制藏文古籍著录规则和分类法、使用统一字库和文件格式、培养古籍编目人员、利用和整合国内外现有藏文古籍数字化资源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益西拉姆 《民族学刊》2012,3(6):54-58,99
藏族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民族,藏文古籍文献又是藏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国内藏文古籍文献的工作单位的纷纷建立,保护和抢救藏文古籍文献工作也全面展开。本论文通过对国内藏文古籍文献的馆藏形式、收集和整理、目录规范、载体变化等方面进行梳理,对国内藏文古籍文献的保护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一根据1996年在青海召开的十八省市区第五次回族古籍协作工作会议纪要的建议,经河北省民宗厅和沧州市民宗局积极筹备,于1998年5月26日至28日在沧州召开了回族古籍协作工作第六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协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政协副主席、广播...  相似文献   

11.
李跃平  裴光兰 《民族学刊》2015,6(6):88-94, 121-123
文章以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以1991-2014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藏文古籍文献”为主题的载文信息为检索内容,通过检测得知1991-2014年以“藏文古籍文献”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45篇文章。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全面,涉及面广;二是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三是研究领域的多种化;四是研究形式多样化。笔者根据研究内容所涉及藏文的古籍文献保护与抢救研究、古籍文献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古籍收藏与古籍研究、古籍目录学研究、古籍文献数字化信息服务研究、藏学文献馆藏建设研究和其他与藏文古籍文献相关的研究等多视角对“藏文古籍文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以期在展示精华的同时,力图为“藏文古籍文献”研究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借鉴性的综合史料。  相似文献   

12.
在滇西北地区,藏民族与汉、彝、白、纳西等民族长期交往,共同生活,为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云南省的藏文古籍,主要分布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各地及其附近几个州县。按时间划分,可大致分为吐蕃时期、藏传佛教形成初期、甘丹颇章时期三类;按内容划分,大致包括藏传佛教格鲁、噶举、宁玛诸派古籍,民间藏书以及档案文献,其中有的藏文古籍具有云南地方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先巴 《西藏研究》2012,(2):102-111
本文分析藏文古籍的目录结构特色,归类普查字段,统一概念,制定既符合藏文古籍著录规则的特性,又符合全国古籍普查平台数据著录要求之规则。  相似文献   

14.
十八省市区第五次回族古籍协作工作会议纪要(摘要)(一)经青海省民委筹备,于1996年7月22日至25日在西宁召开了十八省市区第五次回族古籍协作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记者和领导同志共50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副主任李冬生、李晓东等4同...  相似文献   

15.
五省区藏文古籍第七次协作会议于2000年10月25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来自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北京等省市自治区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编辑、编目人员等81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杨琤 《中国民族》2010,(12):8-13
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正式展开。1985年,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996年,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确定编纂《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项目将全面汇总近30年来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0年,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即将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1月7—8日,全国首届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青海师范大学城北校区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青海师范大学承办,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保护和研究藏文古籍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的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藏文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藏文古籍文献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梁先学 《民族论坛》2012,(11):31-32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湖南省抢救、搜集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古籍资料300余种,计8000余万字;整理、出版各民族珍贵古籍200余部,计5000余万字。同时,对全省各民族现存古籍的体制、内容、流传及存藏状况进行了清理和登录,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湖南土家族、苗簇、侗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分卷的编纂出版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1日中国国务院批准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有2392种,其中,汉文古籍2282部,民族文字古籍110部.藏文古籍共有14部入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湖南省抢救、搜集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古籍资料300余种,计8000余万宇;整理.出版各民族珍贵古籍200余部,计5000余万字。同时,对全省各民族现存古籍的体制、内容、流传及存藏状况进行了清理和登录,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湖南土家族、苗簇.侗族、白族,回族等各民族分卷的编纂出版工作。在令人欣慰的成绩背后,湖南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整理工作同兄弟省、市、区比,特别是与全国民族古籍迅速发展的形势比.依然严峻,民族古籍保护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