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斌 《伴侣(A版)》2011,(4):58-58
时下,一些年轻人把宅在家里当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每天睡到自然醒,饮食不规律,在家大部分时间都跟电脑一起度过,他们被称为"宅男宅女"。但医生指出,"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实际是一种亚健康。  相似文献   

2.
宅男宅女的最初含义其实是指特别沉迷于成人动漫或者游戏的男子或女子。后来又被引申为孤僻、沉迷网络、不擅社交的人群,比如"整天不出门,不修边幅的男生",或者"蹲在家里的女生"。起初宅男宅女们因为忽略现实世界中该扮演的角色、承担的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诗人流沙河,今年已85周岁,虽身子单薄、时有病生,但仍能精神饱满地从事读写做工,新著频出,这与他一贯坚持"极简主义"养生之法关系很大。资深宅男晚年的流沙河先生绝少参加会议、活动,谢绝社交应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读写、待客,极少出门,属"资深宅男"。偶尔出来,也只是去大慈寺里与老友喝茶,或到成都图书馆为市民讲《诗经》。他一辈子没搞过体育锻炼,始终是"瘦肉型",从来没发过福,行走时步履矫健。他常说:"我是40岁的腿,80岁的面容,50岁的心态。""我占便  相似文献   

4.
家电"以旧换新"财政补贴政策新近出台,率先在京沪等9省市试点,这意味着今后不久包括江西的消费者如果想把家中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5类家电"以旧换新",即可在卖场直接买到售价上有补贴的新家电。  相似文献   

5.
他们或满怀激情,一身正气,对法律充满敬爱,却无奈就业的门槛高不可攀;他们或以关系为饵,输赢为砝码,无孔不入,到处招摇撞骗;他们或是也可能曾经是,某长、某主任、某顾问,总之与公检法沾边;他们或是一方农民、民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意见领袖"、"维权英雄"、"信访先锋",无私无畏,坚持朴素的正义;他们或曾经有执业资格,但被吊销、注销,或是按规定不再予以注册的"前律师";他们也可能是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检法退休人员、在职国家干部、社会闲散游民。总之,他们没有通过国家正规司法考试、没有执业执照、没有执业资格,他们以"公民身份"代理诉讼,所以他们不能被称为"律师",他们只是"黑律师",是"不穿鞋"的"赤脚律师"。  相似文献   

6.
"称为"与"称作"出现时间不同,"称为"汉代就已出现,而"称作"一直到清代才出现。从所选语料来看,清代"称作"比例高于"称为",现代汉语中"称为"用的较多,"称作"极少。二者用法基本相同,大多数可以互换,但"称之为"不能换成"称之作",有的"称O1为O2"不能换成"称O1作O2"。  相似文献   

7.
正"带孙费",又称为"有偿带孙",因女婿拖欠丈母娘带孩子费用而走红网络。一些有想法的"前卫"老人也开始挑战传统,他们不甘再做免费保姆,主动向子女收取"带孙费"。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们的印象中,警察应该手持钢枪冲锋陷阵去破案。其实他们也可以身穿白大褂,用试管当武器抓捕罪犯。身为刑事技术警察的任飞,就痴迷为百姓安危"守护饭桌"。他用9年时间破解了检测地沟油的"密码",打造出一种检测神器,从此让掺杂在食用油里的地沟油无处遁形。这种检测方法被国家十一部委推广使用,这位"发明家"为此荣立一等功,还被网友称为"火锅"英雄!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宅御族"这一新兴青年群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加入其中,成为了当代社会典型的"宅男"、"宅女"。愈演愈烈的"宅男"、"宅女"现象引发了诸多的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改善大学生宅男宅女现状,积极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是当前一个时期不可忽略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退休之后"沦为"一名"色友"。"色友"即是"摄友",因为爱照相,把自己称为"好色之徒"。"色友"类似于过去所说的"摄影发烧友",但二者之间又不尽相同。第一,"色友"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他不是指单打独闹的某一个人,而是指一个由网络联结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又催生了一个新鲜有趣的行当——网上"煮玉米"卖!由于"域名"和"玉米"发音相似,圈内人把注册域名趣称为"煮玉米"。那么,怎样才能当上时髦的"米农",在网上收割大把钞票呢?山东女孩杨琼靠"煮玉米"发财的经历,令人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2.
所谓"陈独秀事件",指的是七十年前,已被开除党籍的陈独秀被王明、康生公开指责为"日本汉奸",该事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当时报刊把这个轰动一时的事件称为"陈独秀事件"。好在如今这一起由王明、康生秉承斯大林反托派运动意见而凭空捏造的弥天大谎已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13.
正提起安徽淮北,人们首先想起的是一座座矿井和黝黑的煤炭。很少有人知道,这里的段园镇从乾隆年间开始就是著名的葡萄之乡。然而,当昔日盛名不再,当地百姓种出的葡萄根本卖不掉。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过三等功的退伍军人,带领乡亲们在一片片煤矿塌陷的复垦土地上,种出一串串晶莹剔透的优质葡萄,并成功地将这些葡萄及其延伸产品销往全省、全国。他们一家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葡萄家庭",他本人也成为了"葡萄大王",而支撑他做出这些成绩的初衷,正是"帮乡亲们把烂在地里的葡萄卖出去"。  相似文献   

14.
<正>他们爱这个儿子,却在生下他之后,将他寄养在亲戚家;他们视这个儿子为"第一位",却并不知道"隐身"许多年的他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在他身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却并不知道他真正缺乏的是什么。2013年5月12日凌晨2点,河南鹿邑县法院原院长丁清文及其28岁的女儿丁箐在家中被残忍地杀害。据警方事后调查,被杀前,丁箐曾冒死将18岁的弟弟丁力反锁在房新闻背景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由黄海波和高圆圆主演的婚恋大剧《咱们结婚吧》,在一片叫好声中稳夺央视年度收视之冠。但面对纷至沓来的片约,高圆圆却没有趁热打铁再接新戏或广告,而是暂推一切事务,回到京郊家中"宅"起来陪伴母亲。为了给身患重病的妈妈当保姆、厨子及"同床闺密",几年来高圆圆不仅推掉10多部由名导执拍的大戏,甚至还把自己炼成了"中医圣手",为母亲的健康保驾护航。出道15年来,这位孝心女明星经历了一条怎样的深情反哺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为"三百千",是古人启蒙必备读物,在看似简单的文章中不仅涉入了关于人性的哲学探讨;同时,在"教"与"学"研究的过程中,还蕴含了诸多传统文化知识,成为后世传颂经典。本文针对品读"三字经"相关文献后,浅谈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不少去加拿大的人都会绘声绘色地说,每年6月21日的加拿大老人节很有意思,这一天也被称为"笑节",因为每逢这一天,子女送给老人的礼物并非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或可口的美食,而是幽默和欢笑。在加拿大人心目中,这是送给老人最好的节日礼物。记者的一个朋友在"老人节"那天乘公交车外出。突然上来几个"小丑",他们在车厢里不停地手舞足蹈,口中还念念有词。一个"小丑"  相似文献   

18.
西方人有"Terrible Two"的说法,意思是"可怕的两岁"。之所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可怕,是因为他们在这时开始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征,非常难缠,喜欢跟大人作对,凡事都有叛逆倾向。因此,也有幼教专家把此阶段称为"人生第一青春期"。  相似文献   

19.
"晒客",新兴的网络名词,"晒",古有晒书之意,现在意指在网络上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资源,包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生活方式等等。这群人被称为"晒客"。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互联网一股"晒风"悄然兴起,"晒客"们在互联网上忙得不亦乐乎。网络为"晒客"打开了一扇相互交流的窗口,他们通过网络在陌生人面前敞开心扉,真实地谈论自己的隐私,这满足了信息开放社会中现代人沟通的需求。同时,"晒客"热点话题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迁。  相似文献   

20.
"社工"一词在新闻报道和百姓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日益提高,社区里有了社工,学校里有了社工,工厂里也有了社工……这里的社工是指社会工作者,它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助人活动的职业工作者.但是,在我们身边还有另外一群人也被称为"社工",例如2012年5月19日北京晚报发表的一篇名为《北京市公开招考社工,633个岗位吸引3万余名考生》的报道,文章中的"社工"其实说的是社区工作者.这两支同样被称为"社工"的队伍被混淆在一起,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