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为现代金融学的核心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多年来一直占居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然而,该理论对金融市场上出现的许多异象却无能为力。行为金融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提出了系统性的挑战,对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并逐步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模型和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现代金融学理论发展出发, 讨论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分歧, 并从Fama理想市场条件下市场有效性与现实市场摩擦存在的矛盾入手, 提出“信息漏出与渗入假说”, 解释了实证检验中市场异象存在的原因。同时, 认为噪音交易和信息收集成本是市场存在“信息漏出效应”的主要原因,而现实市场价值序列与价格序列具有共同期望导致有效市场假说实证检验中证据与异象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
标准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根本分歧是市场是否具有有效性。作为标准金融学基石的有效市场假说的致命缺陷是检验时点有效,即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证券价格都即时、准确地反映所有信息,这一理想化的约束条件不仅使该理论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也使其存在着巨大的理论缺陷。行为金融学正是抓住这一点对其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在推翻标准金融学的理论假设后的行为金融学也没有建立一个比标准金融学更有实际应用性的学说体系,其应用性甚至远远落后于被其否定的以CAPM、APT、OPT等为代表的标准金融学理论。市场有效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有效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个时点,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对该理论进行检验。市场有效周期理论的重要价值主要是在解决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分歧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张圣平 《东岳论丛》2006,27(5):67-75
以理性预期为微观基础的有效市场假说,虽然在上世纪70年代成为统治金融学术界和实务界的主流“教义”,但其理论本身却存在着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人们具有理性预期的“神仙”地位受到心理学家的挑战,来自实践的经验也逐渐出现有效市场理论不能“圆满”解释的所谓“异象”。  相似文献   

5.
行为金融学融合了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特征,以更接近现实的假设来分析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解释了众多无法被传统金融学解释的金融"异象",丰富了金融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和研究内容,已经成为金融研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的信息有效性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系统地讨论有效性问题及市场的异常现象 ,指出目前的行为金融学虽是解释异常现象的一种新思路 ,但较之标准的理性框架 ,行为金融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说明“市场有效性假说”还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竞争性市场理论 ,标准的理性框架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理性人假设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证券价格总是可以充分反映可获得的信息。传统金融学的绝大多数研究领域,尤其是证券分析理论,都是在这一学说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理论受到了空前的质疑,首先是来自噪音学派关于交易成本的批评,随后是来自行为金融学关于有限套利和噪音交易等更为严厉的质疑。本文从现代金融学理论的分歧入手,讨论资产价格决定因素的不同解释,分析了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关系,认为有效市场理论与行为金融学两者本是同一理论体系的两个方面,相互补充和完善,而不是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8.
自尤金·法马于1965年提出有效市场假说以来,关于有效市场理论的争论进行了近50年。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在金融学领域的映射,有效市场理论本身只是一个经济学直觉和信仰。由于有效市场本身并无必要假设资产价格行为的具体模式,以证伪为主要手段的有效市场检验本质上不可能证明有效市场理论不成立,这使得有效市场理论成为了一个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哲学命题。法马及其所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的真正贡献,在于围绕市场有效性所展开的一系列检验和争论,丰富了人们对于资产价格行为模式的认识。法马及其主要理论对手席勒因此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9.
行为财务学范式是对标准财务学范式的革命.标准财务学的范式包括"理性人"、"偏好稳定"、"不考虑财务人的情绪对资本市场资产价格的影响"、"有效套利"和"有效市场".行为财务学的范式包括"有限理性"、"偏好不稳定"、"财务人的情绪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有限套利"和"市场并不有效".行为财务学的范式对资本市场的大量异象和财务人偏好非理性心理学实验结果有较合理的理论解释力.并有一定理论的预见力.行为财务学原理已经被大量运用去指导财务人财务管理行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沿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金融学就是以新的人性模式来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科学。它是对传统金融学如有效市场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等的创新,也反映了现代金融学研究的最新发展。而且行为金融理论地位的上升和理论的渐趋成熟也预示着金融理论研究范式与方法上的变革,预示现代经济学大变革的开始。本文试图对行为金融学作一点介绍,以便开拓学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者异质、信念偏差、非标准偏好等假设下更加现实地刻画了投资者行为。行为金融学与新古典金融学对投资者刻画的差别部分表现为投资者情绪。从大量研究结论来看,正是投资者情绪导致了证券市场中的"异象",因此,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于解读证券市场,认识资产价格形成机制,提供政策建议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市场理论是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 ,其核心是关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设定和检验。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 ,价格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准确的反映所需要的信息 ,并且能够反映其内在的价值。本文首先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总结评述了中国学者对现有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检验的成果 ,得出中国股市正趋于弱式有效的结论 ,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未达到理想有效市场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证券研究在利用西方的股票定价理论和模型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方面已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仍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或不足,本文试就证券市场上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效市场假说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探讨。有效市场假说是由珐玛首先提出的,它取代了在此之前的“费──海”模型对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加以解释。我们的分析从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人手,将证明中国的股票市场并不符合有效性假说。1.有效市场的含义。夏普对有效市场的定义为:在任何时候,各种证券的价格等于它的投资价值,意味着信息已完全迅速地反映在…  相似文献   

14.
王治 《学术论坛》2013,36(1):137-140
文章从异质信念视角,系统的分析了中国资本市场缺乏有效性以及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有效市场假说以及行为金融理论围绕着让市场变得更加有效而相互融合的分析,并借鉴基于异质信念的噪声交易模型的基本思想,阐明了运用持续培养理性投资者及理性投资观念等手段,努力促使资本市场变得更加有效的观点。为管理层加强理性投资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行为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扰乱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和运行秩序.其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非理性股权融资偏好、将募集资金大量闲置等.行为金融学针对传统理性模型的缺陷,基于"非理性人"和"非有效市场"两个前提假设,认为人们在决策和判断时会出现诸多行为偏差.行为金融学为观察我国上市公司资金大量闲置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消费函数是消费者行为数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也是学术界不断进行研究讨论的一个命题。在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消费函数以后,消费函数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与发展,杜森贝里、弗里德曼、莫迪利安尼提出了相对收入、持久收入等消费理论。在进一步的实证检验中,这些消费函数理论逐渐暴露出其缺陷与不足。霍尔将理性预期理论引入消费函数,提出了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戴维森等则提出了误差修正机制,在这二者的基础上产生了目前在国际上广为应用的随机漫步假说和误差修正机制消费函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接近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存在泡沫条件时的投资策略,以及存在监管时其投资策略的选择,发现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并不总是维护市场的有效性,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波动;进一步,从加强证券市场稳定性角度必须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健全监管体制和法规、强化社会责任以及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美、英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代理人的监控机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股票市场基础上 ,其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与投资者的理性预期能力。行为金融学认为 ,在股票市场定价无效率的基础上 ,资本市场的竞争无法对代理人形成有效的约束 ;无表决权优势的股东个体在面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时 ,缺乏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机制。公司制度中股权资本直接退出机制的有无及其效率的高低 ,是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有效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市场有效性的检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印 《学术研究》2003,(1):43-46
本文首次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考察了市场有效性的检验问题。有效市场假说本质上是可以被证伪的,所有的有效性检验只能检验市场无效,而不能证明其已经达到有效。根据人们投资决策时实际心理活动的实验研究成果质疑理性人假设是个假问题;但理性人假设与市场有效之间在基本的逻辑结构上存在问题,此外坏模型问题的困扰使得有效市场假说被证伪的难度极大,这意味着整个检验框架可能存在缺陷,需要放松假设或对市场有效给出一个更完备的定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了人的心理、行为对投资所造成的投资失误和各种市场异象。本文在分析投资者心理特征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