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竞艳 《理论界》2013,(9):70-72
对慈善事业的行政治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慈善组织的准入,反映政府对于民间慈善力量的态度;二是对慈善组织的监督,这是促进慈善组织自律、减少违规行为的重要制度保障。但就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行政治理来看,在以上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一方面大量民间慈善资源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监管。另一方面现有慈善组织频发违规事件而失去公信力。如何挖掘民间慈善资源,引导和规范慈善事业有序发展是当前我国慈善事业行政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瑜 《兰州学刊》2012,(11):189-191
近年来,慈善组织在美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是由法律、政府、公众及内部自律等要素综合力量实现的,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其现状会影响到慈善事业发展的整体状况。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方法,逐步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督机制,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在法治的轨道内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慈善事业格局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准行政制度化机构垄断慈善活动到民间慈善组织自由发展,再到政府利用制度划定公益活动框架的过程.帮助弱者、树立自身权威或身份认同的传统慈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准行政化家长式慈善体制,与现代慈善理念格格不入,慈善事业的不断转型发展正体现了政府利用自身张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并将...  相似文献   

4.
现代行政法治视野中的诸多地方行政改革创新经验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在行政改革深化和行政法制转型的进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机关推动行政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行政审批(许可)制度改革的许多地方经验就是一个缩影,能够看出许多进路、问题和成因;必须正确认识我国行政改革创新的背景因素、基本趋势、基本路向和工作重点,在科学发展观、行政民主观和依法治国方略、依法行政理念的指引下,由过去的集权行政、粗放行政、人治行政、管理行政,逐步转向民主行政、科学行政、法治行政、服务行政,稳健推进政府法制建设,才能最终实现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非公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在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缺位的情况下,借助行政合同,可以优化行政服务体系,实现政府与非公企业的良性互动,最终使全社会获益。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真正建立,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重要标志。要通过法治观念的增强、行政法律体系的健全、行政执法的严格规范、行政行为监督的加强等途径,进一步加强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周美艳 《理论界》2011,(4):70-71
我国在发展慈善事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法律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意在呼吁慈善立法的尽快出台,通过制定慈善法,全面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在法律的监督下,使慈善机构程序透明化,提高慈善机构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并明确慈善机构在社会上的法律地位,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环境的改变,调整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关系,改善目前我国慈善事业过分依赖政府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张媛媛 《理论界》2006,(6):20-22
本文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论述了树立行政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并分别从树立行政法治的自由、民主、公正等价值理念,树立对行政权的运作进行有效规范理念和树立行政权与公民权良性互动理念入手,分析了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实现行政法治的进程中,首先在观念上需要厘清的一些问题,以期对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论慈善事业的社区化与社会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机制的角度 ,分析影响和制约我国慈善事业社会化的因素 :缺乏社会公共意识、政府的管理理念与政策导向、中国民族传统道德和宗法思想等。中国慈善事业在与国际慈善理念接轨、向高层次的社会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 ,应立足社区 ,发育发展社区慈善组织 ,实施社区慈善项目 ,实行慈善事业社区化。慈善事业社区化的实践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和完善 :社区慈善事业必须取得政府的支持和理解 ;社区慈善组织必须严格按照非营利组织的理念和规则进行运营 ;慈善资金的管理应公开、透明 ,使用须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10.
行政道德建设:行政法治建设之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行政法治。行政法治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 ,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宝。而行政道德建设 ,则正是实现行政法治的关键环节。它对转变行政观念 ,打造廉政政府 ,促进依法行政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修改工作正式提上日程。恰逢慈善事业被赋予第三次分配作用的重要时期,中国慈善法制建设也因此获得了方向性的指引,应结合当下《慈善法》修改的宝贵契机,推动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机制的法治保障,从而助力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实现。第三次分配视野下的中国慈善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三次分配最早由厉以宁教授提出,是指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基础上,在道德和习俗力量的作用下自愿捐赠的分配行为。((1))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目标——消除贫困——正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回报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按需分配目标的过渡性分配制度安排。第三次分配与慈善事业紧密联系,党和政府将第三次分配作为国家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础性制度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论指引和动力源泉,而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又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厉行法治行政。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行法治行政二者是互相促进的。低碳经济发展首先要求政府在法治行政过程中遵循基本的法治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践行于行政执法的具体过程中。其次要求行政机关善用各种执法手段,既要依法运用好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限权性行政行为,也要灵活运用好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合同等非强制性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政府治理形态是基于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行政区行政模式.行政区行政因其具有封闭性、内向性和僵化性的特征而无法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无法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这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是相悖的,也不利于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的实现.区域合作行政以其合作性、开放性、跨界性等特质担当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重任.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政府行政越来越呈现出合作的特征,逐步从传统的行政区行政向区域合作行政转变,并依赖于法治保障达到区域内各地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实现过程中必然涉及的一个基本问题。其中,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行政法的两大基本原则在指导行政法治的实践中仍然起到首要的、基础的作用,它们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完善行政法律规范,强化"合理"的尺度予以保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政府形象的树立,主动行政、公开行政日益成为公众对政府的期待,行政主动、行政公开也应作为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则得到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慈善的迅猛发展也是其中一方面的体现,同时慈善事业又反过来促进社会道德的提升。中、美两国由于在经济、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慈善事业发展道路迥异。但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慈善事业的发展仍然对我国有诸多启示。慈善的发展不单单需要个体公民慈善意识的培养,而且还有赖于整个社会慈善价值观的形成。要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慈善文化、加强慈善教育,同时在组织上、法律上为慈善家提供有利的环境和坚实的保障。此外,为了增强慈善的公信力,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以规范慈善组织,引导我国慈善事业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之后的“第三次社会大分配”。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当代社会对慈善事业的要求仍存有相当差距。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杠杆,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现阶段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税收对公司捐赠收益一成本和捐赠选择的影响为公司做出捐赠决定提供了参考,期望通过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鼓励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公共领域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慈善文化与中美慈善事业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文化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中美慈善事业巨大的差距根源于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从慈善事业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四个要素从内到外依次是:慈善文化、慈善意识、慈善能力、慈善环境.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是内核与外围的关系;三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同时,普及和培育现代慈善价值观,及合理的社会角色定位.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营造良性的慈善氛围是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长期任务和核心内容,这也是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行政不作为看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行为是政府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直接桥梁 ,尤其行政行为中的行政不作为是揭示政府与社会运行领域问题的恰当切入点。本文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 :首先 ,政府与社会都应处于法治之下 ;其次 ,在法治之下 ,政府与社会则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既应适度分离 ,又需紧密结合 ,良性互动。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高速发展 ,促进民主政治真实而有效地运行 ,将为法治国实现奠定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体制改革与宪政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它以人本精神为理念,以行政法治为准则,以有限政府为模式,这与宪政所包涵的人权、法治、有限政府在价值追求、制度保障、外在形式上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同时,服务型政府所包涵的民众参与的治理以及政府服务方式的社会化、市场化,均体现了一种民主参与精神,而宪政的价值追求与制度安排,也贵在建设、重在落实,这都离不开公众参与,民主行政构成二者在建设途径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20.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困境成为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最大阻碍。重塑慈善公信力的关键在于从源头上治理慈善机构物资管理的混乱状况,实现捐赠物资的全局管理和调配,接受外部监督,即慈善事业运作透明化。引入可追溯原理于慈善事业运作链条,将可追溯系统与慈善物资管理进行对接,建构慈善物资可追溯系统,可以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实现慈善事业透明化,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慈善物资可追溯系统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能够切实发挥应有的优势,政府和慈善机构因此都有激励使用可追溯系统。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慈善组织治理制度,制定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营造慈善捐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