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西方脱口秀节目的广泛传播,中国本土脱口秀节目——中国谈话类节目应运而生。谈话类节目的出现,使中国的电视传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当代电视谈话类节目出现的原因、特点、产生的社会意义,以及受众参与谈话类节目的过程和参与形态的转变,指出受众参与谈话类节目产生的良好社会功能,进而探寻如何能使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并让受众自觉、积极地参与到节目中,最终达到促使电视节目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益智类电视节目自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媒体兴起后,发展至今天仍方兴未艾,在国内,此类节目几乎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电视台.益智类电视节目在早期强调知识性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互动性和娱乐性,更加贴近观众,因而成为收视热点.但是,此类节目从形式到内容大多趋于雷同,博彩内容的引入也引发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平民英雄,更多的是电视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电视谈话节目自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盛行以来,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它是否还风采如故?抑或已步入消沉?文章从谈话节目的现状入手,指出谈话节目固有的优势依然存在,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仍是我国电视节目的重要形态,但竞争必将更加激烈,最终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文化交融的宏观形势下,国内掀起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热潮。客观来讲,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创新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及形式,助推了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但从深层次而言,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值得引起广大电视工作者的深思,其所产生的国内节目同质化及依赖性,均为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的未来发展带来启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激励机制、持节目研发、节目内容追求文化内涵等建议,以期实现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西方世界兴起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在创造收视率新高的同时,成功地移植到了中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中蕴含的“审丑”意识,不仅成为一种全新的美学现象,也是一种传媒时代具有电视革命意义的文化现象。中国真人秀节目所唤起的中国电视受众的“审丑”意识,既暴露了大众文化氛围中电视工作者与受众思想的肤浅、趣味的低俗,又拓宽了文化大众的审美视域,丰富了电视传媒的产业化传播手段。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真人秀电视节目审丑现象,重视审丑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谈话节目最早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被称作“Talk Show”(脱口秀),通常是在固定的场所,以某一时期受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话题,主持人、嘉宾及现场观众展开讨论.在美国,电视谈话节目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节目类型,由于其零距离和即兴谈话的特点,在电视节目播出总量中占据过半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电视谈话类节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在我国的风行,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谈话节目在丰富国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提升谈话节目的品位,培育出更多的品牌节目,是谈话节目今后发展中要积极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哲学·文化--兼谈"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是文化的核心,科学作为人们关于自然界的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与哲学紧密相关,因此,科学、哲学和文化相互匹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文化模式中会诞生不同的科学形态.以此为出发点,作者对所谓的"李约瑟难题”进行了剖析在中国哲学、文化土壤上诞生不出西方意义上的科学就如同鸡蛋里孵不出小鸭一样,是必然的事;同样,由于中国哲学、文化不可能为西方科学提供适宜的养料,所以西方科学这棵大树在中国的土壤上生长得枝枯叶黄.  相似文献   

9.
从2009年开始,相亲节目就成为了中国电视节目创作的热点。电视节目相亲热潮与社会的进步、媒介的发展、人的价值观念的改变息息相关。纵观现今国内各级电视媒体,电视相亲节目至少有40多档,而这些节目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相似的节目服务功能、共同的国外类型节目引进、相通的真人秀节目形式等。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些内容相近、形式类似的相亲节目究竟该如何寻找到突围之路,通过对几个热播相亲节目的横向比较,总结剖析了相亲节目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明晰节目定位与提升制作水准。  相似文献   

10.
科普类电视节目作为较早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幕的节目类型之一,担当着电视作为大众媒介进行科学普及的使命,也在电视媒介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形式与内容的嬗变。特别是在大众文化兴起,消费社会业已形成,媒介技术不断演进的当下,科普类电视节目发生着多方面的审美转型。既有传受关系层面的"传者主体思维"的大众化审美转向,也有节目本体的多维度审美转向,包括节目形式的景观化转型、节目模式的"真人秀"转型、节目风格的对抗性转型等,以及节目受众的多重审美转变。对当代科普类电视节目审美转型的探索既是业界创作生产所必须面对的命题,也是学界研判以科普类节目为代表的电视节目审美追求与发展走向所必须回应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