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小说之创演不能趋同于正史纪实,这是常识.作为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之所以能名扬海内外,正是可贵的说家创演的结果.《连云港日报》刊出的《港城七旬老人校改<西游记>》,文中要对《西游记》中引文“圣教序”按照史实《圣教序》来“校改”,显然是有违小说创作规律的,对这样违背学术常识的作为却大书特书,有煞风景.小说创作与正史纪实是两个不同向度,不仅是小说作者吴承恩不会在《西游记》中照抄《圣教序》,许多小说名著都与史实有诸多相悖之处,正是这些小说家可贵的创演才使得文艺作品具有了超脱史实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蔡铁鹰先生长达20多年的《西游记》成书研究的进程,认为蔡铁鹰先生关于《西游记》的成书研究首先从源头上寻找制约因素,并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多有创新,构成了近年《西游记》研究的重要进展,尤其是以近著《〈西游记〉的诞生》为代表的《西游记》成书研究,打破了多年来这一研究的停滞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局面。同时认为蔡铁鹰先生艰辛努力所取得的一些研究方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3.
就私人线装藏书中的《西游原旨》、《西游真诠》、《绣像西游真诠》等3种《西游记》的版本特征和与其他版本的对比作出简单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对重刊《西游原旨》序分析,认为将《西游记》小说与长春真人邱处机的《西游记》视为一书,乃《西游记》成书以来捕风捉影之谈;列出已知的《西游真诠》的18种版本,其所藏在18种之外;对所藏泰山堂刊本《绣像西游真诠》的卷数和行款、绣像、书前序文进行分析,进而为《西游记》的版本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全世界华人社区中通行的最具权威的《西游记》版本应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西游记》,而由于人文本《西游记》中的讹误引发了不少消极文化误读和文化误译现象,客观上也影响了《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随着连云港地方学者对人文本《西游记》的顺利勘误和《最新整理校注本西游记》的发行,《西游记》的重译就显得很有必要,同时也为更好地推进“西游文化走出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霍克思英译的《红楼梦》(前八十回)艺术成就很高,引发了很多研究。范圣宇的英文新著《译者的风月宝鉴:曹雪芹的〈红楼梦〉与霍克思的〈石头记〉》旨在考察霍译艺术胜境的生成基础(译者的汉学素养与版本校勘)、具体表现(翻译中的音、形与风格、玩趣与想象以及对西方文学经典的引用)和生成过程(基于翻译手稿等一手文献的翻译修改),挖掘霍译本身的艺术与审美价值。作者在书中论及或躬行的很多理念与方法颇有启发价值,如翻译生成研究、以经译经的理念、翻译游戏观等。作者长期沉浸在霍译《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里,通过反复的译文细读以及对霍克思翻译手稿、翻译笔记等一手文献的通读,再加上校勘霍译《红楼梦》汉英对照版的经历,造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红楼梦》翻译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游记》世德堂本与朱鼎臣本的校勘可以看出,朱本是根据世德堂本删节的。朱本较世本多出的文字,只是朱本在删改的过程中,或者是根据需要,或者是一时失误,又或者是参考了如大典本等版本,增加了一些文字而已。确定朱本为根据世本所删节,对于整理和校勘世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银雀山汉简出土之后,汉简《〈守法〉、〈守令〉等十三篇》纳入研究者的视野,研究者多从中考查汉简反映的战国时齐国土地制度、粮食产量、法律制度,亦有从词语角度进行研究者。《十三篇》中《王兵》篇的内容分别见于《管子》中《参患》、《七法》、《兵法》、《地图》等篇。以《王兵》与《管子》相关篇章作比对,考察《管子》版本的流变和乾嘉以来学者研究《管子》的成就,可以发现汉简《王兵》可以校正《管子》版本流传中的讹误,《管子》传世本亦可以帮助银雀山汉简的释读。  相似文献   

8.
对2007年盱眙《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论文进行了评述,认为这次会议在《西游记》与盱眙、《西游记》与古泗洲之关联研究方面有新的进展,有些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在《西游记》作者研究、成书与版本研究、资料与考证、文本研究、《西游记》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以及《西游记》学术研究现象学的意义与价值的涉猎,富有收效。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古版本中某些颇具特异性的文字,可称之为“版眼”。“版眼”的妥善选定和正确运用,在分析和推断《西游记》版本的承传演变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对明版早期3部《西游记》的承传演变关系和《西游证道书》是清代诸版本之“祖本”两题的论述,借以证明“版眼”是破解《西游记》版本承传演变之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李安纲《西游记》论以三条版本论断为基础,简言之为:现存最早的世本删去了唐僧出身的第九回;清人汪忄詹漪据大略堂古本《西游释厄传》加以恢复和补足;清本《新说西游记》是最接近原作的版本。本文认为诸说均经不起版本验证,差错迭出;且异说纷纭,向无定论,故不足以为版本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华书局点校本《〈白虎通〉疏证》在《白虎通》原文的校勘上存在诸多失误,我们参校众本予以指出,以便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版本研究小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现存13种版本,典籍所记已佚的有11种版本,共计24种版本;《西游记》的版本研究从鲁迅、孙楷第等至陈新、李时人、吴圣昔、黄永年等学者,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争论的问题则主要集中于“祖本问题”、“朱、杨二本关系问题”和“唐僧身世问题”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贾木查主编的《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是目前中国和世界各有关国家《江格尔》研究的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此书对《江格尔》版本和研究成果的历史性考察和整体性研究,使《江格尔》研究达到一个新的科学研究平台。新译本《导论》对《江格尔》产生的历史文化原由、源流、主人公生活原型的考察和研究使该书在这些问题上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和趋同,所提供的25章文本具有国际性、完整性、文学性、导读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飞八石”等八个条目进行商榷 ,涉及训诂和校勘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蒋锡昌的《老子校诂》可说是民国时期训校《老子》最高水平的总结性著作.其书融前代八十四种《老子》版本进行校勘,足见其校勘之广度.蒋氏的研究其实为我们重校王弼本《老子》提供了一个借鉴.蒋氏之训诂理路承自王念孙,多以汉魏古训为遵,探求文本原义,其训诂多平实可信.  相似文献   

16.
《修行道地经》是晋代竺法护翻译的小乘教佛经,现存版本众多,校勘工作应当予以重视,本文从《大正新修大藏经》所收《修行道地经》第一卷中选取七例对照校勘,力图呈现其原貌。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的版本众多,通过不同版本的异文比校,一可以找出本字,为俗字研究提供方便;二可找出不同版本讹误之处;三便于词语训释.这些都是异文语料研究价值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国家图书馆藏“怀明”批注的抄稿本《〈西游记〉记》是现存清代七种《西游记》批注本之一。此前虽有学者关注和研究过此书,但其作者“怀明”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一直是未解之谜,其学术价值也尚未获得充分认识。结合浙江图书馆所藏部分资料考证可以确定:“怀明”就是晚清浙江会稽学者朱敦毅。除《〈西游记〉记》外,他还有《老子〈道德经〉参互》《庄子〈南华经〉心印》《六壬灵镜》《槐荫小庭诗草》四种著述留存至今。与清代大部分《西游记》批注本类似,《〈西游记〉记》的批语也是用道教内丹学来诠释《西游记》,但又独具内丹学南宗特色,更准确地揭示了《西游记》中部分内丹学术语的内涵。《〈西游记〉记》对《西游记》及其批评史研究、朱敦毅及其著述研究均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刻〈金瓶梅词话〉》卷首刊载4首《行香子》词。从现存所知的最早载籍《鸣鹤余音》开始,一直到今人辑录的词集,所录之《行香子》词都与《新刻〈金瓶梅词话〉》所载有一些差异。从各文本文字比较来看,《阆苑瀛洲》《短短横墙》与《兰皋明词汇选》中所录的《行香子》词非常接近。但另外2首的来源问题难以明辨。《行香子》词在流传过程中,即在传唱传抄阶段,就不断演变,使得文字差别较大,版本也极为复杂。《新刻〈金瓶梅词话〉》中的《行香子》词就在流传过程中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20.
《坛经》是禅宗的重要经典,记载了唐朝六祖惠能多年宏法的经历.成书于明中叶的《西游记》通过孙悟空学道、唐僧取经贯穿的一连串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坛经》的“自心即佛”的顿悟佛法.可以说,在构思、情节与人物言行上,《西游记》有很多是取材于或说灵感发源于《坛经》的.对此,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相较于《坛经》的纯说佛理,《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形象化的《坛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