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旧社会,买卖出了名,字号就得叫响亮。老板出了名,就有绰号。这种口头活广告比现代媒体连篇累牍让人讨嫌的广告,不知要贵重多少倍。旧社会绰号往往也就两三个字,而包含“翡翠大王”和“铁百万”这两个珠联璧合的商业绰号,在旧中国是极为稀罕的。它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呢?  相似文献   

2.
笛卡尔把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怀疑到只有“我在怀疑”这一当下最后的怀疑而不能怀疑为止,发现我在怀疑以我的存在为支撑点,由之而得出了哲学的第一原理:“我思故我在”。站在现象学的立场上来看“我思故我在”,由于笛卡尔自我的经验化、实体化,笛卡尔的“我思”还没有达及自我的意会之知,不具有自我明证性的“是者”,近代哲学确实性的支点动摇了。萨特以“反思前的我思”来置换笛卡尔的“我思”,就是认为“我思”不是原初意识,不是那道始源性的“光”,没有回到事实本身、回到人与世界的最初关联。  相似文献   

3.
张子和咏塔     
池隆 《金陵瞭望》2005,(2):48-48
2004年10月中的那天近午,我正读苏词:“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那炸小虾香气随着油炸声偷偷摸摸飘来。忽听“络丝娘”的娇语:“快过来品尝呀!”极具号召力,丢下苏东坡就奔过去,清水小虾已炸好,那异香金黄夹红地热扑而来。拈起一小撮放入口中,虽有点烫,因味美,唏溜着咀嚼着紧张了牙和舌,忙不迭地说,好!  相似文献   

4.
水清 《今日南国》2010,(11):42-43
网络时代,“宅”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群中尤其流行。“我很宅.但我并不孤独。”“宅字当道”.固然是一个人的自由选择.然而,人明明是社会动物.为何发展到现代文明。反而个个更乐于“养在深闺”.离群索居?在“宅居”生活背后所凸显的是浮躁的社会生态、不当的教育理念等一系列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5.
《今日南国》2010,(16):44-45
“退休”理由一:回家,享受生活的美好 林娜说自己“退休”那天,觉得阳光特别灿烂,“走出气派的办公楼,一出大门,我就做了三次深呼吸:解放了!”林娜30岁就做到外企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正是由于这种“高”职,让林娜觉得“冷”——薪水固然可观,压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在连轴转。  相似文献   

6.
西瓜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西瓜让我观察。我看见西瓜全身绿油油的,像一块翡翠,上面还有一条条墨绿色的条纹,像一条条小河,又像给西瓜穿了一件花外衣。西瓜圆圆的像一个大皮球,顶部有一个柄,像一个娃娃头上扎了一个“冲天辫”,可爱极了。  相似文献   

7.
慧眼识翡翠     
summer 《女人世界》2006,(3):49-49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而眼下翡翠造假技艺高超,真假难辨,常令珠宝玩家大伤脑筋,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在哲学领域内出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折,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都先后对主体间性问题作了探究。胡塞尔提出了先验的主体间性,认为“他我”是作为一种单子映现在自我中的。海德格尔用“此在”取代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开创了一种异于胡塞尔的“共在”理论。  相似文献   

9.
源于西方社会的“环境伦理革命”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并没有把自然物纳入道德关怀。因此,必须对“天人是一”、“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三个命题进行重新诠释,以阐明“人”和“天”的关系,实际上是人和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存在,整个世界就是“我(大我)”本身,只是由于人的“自我意识”的作用才有所谓人(小我)与环境的区分和对立。所以,追求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正是作为能动者的人的行为的应当。  相似文献   

10.
明代长篇小说构建了系统的人性模式:明初肩负着回归传统的重任,便以“历史演义”构建“超我”的“君子人格”模式,表现“神性”美,并向现实生活渗透,以“英雄传奇”构建“自我”的“世俗人格”模式,显示“人性”美;明中叶后变异传统,以“神魔小说”,构建“兽、人、神”三位一体的“完型人格”模式。其后“世情小说”构建了“本我”的“原始人格”,体验“兽性”,以反叛现实的理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忌枯燥乏味,我在趣味性上作了一点尝试.在讲到“形声字”的时候,我向同学们指出:凡从“女”旁的字在表义上有一个共同点:例如“妖、奸、嫌,娇……”我告诉同学们从“女”旁的字,除了有关妇女的特指以外,一般表贬义.这可说是构字中鄙视妇女的封建思想的反映.可能有的同学要问:“好”字不是从“女”旁吗?其实,不是因为“女  相似文献   

12.
董云牧 《今日南国》2010,(15):41-43
支持者说,“裸婚”本该是年轻人正常的生活状态;反对者云,“裸婚”不过是自欺欺人。 假期归来,同事萨摩王喜气洋洋地向大家宣布;“我结婚了!”正当大家对他的闪电结婚感到好奇,提出要看看婚礼的照片时,他抛出一个新名词——“裸婚”。吓得我们这些人以为他俩真的不穿衣服,实践一把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著名女抒情诗人隆福曰:“在皓月旁边,繁星失去了光彩,银光遍照着,是这样无所不在。”           年少有志 2004 年2 月9 日,一个春光流彩的日子,我们来到欧阳月娇女士家中采访。主人童年时代的坎坷经历,其贫穷和辛酸,让人想起了“山穷水尽疑无路”这句古诗。 欧阳女士1946年生於大马,祖籍广东顺德人,是父母离乡背井下“南洋”,才落脚於斯的。穷归穷,但“我的根在中国”,她对家乡一片情深。如今父母已过世,但儿时虽家贫记忆则犹新。 父亲两个家,她为大母亲所生,八个女孩二个男孩,甚至不能糊口。父亲“不让女孩读书”如一盆…  相似文献   

14.
阿·托尔斯泰曾把语言喻为“一种非常神奇的电波”,作家和诗人就是利用这种电波把“自己的感情,美妙的幻想和各种思想”传送给读者。他惊叹道:“语言,是一种魔力”。是的,它“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高尔基语)。语言在文学创作中,还有什么不能够穷形尽相,写照传神的呢?一个人,无论他生前如何魁伟,如何俊美,终究逃脱不了一死,不留下一点痕迹。但借助语言的描绘,却给世间留下了一不幅幅永不衰朽的肖象:“身长八尺,豹头环跟,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若奔马。”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有谁不知道这是燕人张翼德的“形貌异常”的肖象。林黛玉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  相似文献   

15.
杨熠 《北京纪事》2009,(11):42-44
毕业以来,我一直想写写北京四中的生活,却不敢轻易动笔。我怕自己把四中人的“范儿”写跑了,把四中的“魂儿”说丢了。毕竟在四中活过三年,倘若说不清这一段岁月的别样精彩,那是罪过。就像网上说起四中的斐然成就,往往是从引用这段数据开始的:“北京四中每年有约300人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每年96%以上的毕业生高考成绩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约40%考入北大、  相似文献   

16.
今年似是明星复出年,先是“艳照门”中的两位女主角阿娇和张柏芝。然后是那英和朴树,再然后,就是她——因前夫朱笑东入狱而声称带着女儿生活过于艰难的何静。  相似文献   

17.
话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鲁国有个喜爱钓鱼的人,用桂子做鱼饵,用黄金做鱼钩,装饰上碧玉,在丝绳上缀上翡翠,但钓到的鱼却寥寥无几。请以“虚美与务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白岩松曾说过:“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有5%的精彩,5%的痛苦,还有90%的平淡。我们被那5%的精彩诱惑着,忍受着5%的痛苦,在90%的平淡中度过。”人的一生是平淡无奇的。我们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度过,度过90%的平淡。我欣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壮语;我钦佩勾践为了复国,甘做夫差马前卒,坚守“苦心人,天不负,…  相似文献   

18.
白明 《北京纪事》2009,(12):71-74
“绿色造假”的“秘方” 上回说到老D弄来一只假汝窑,没让我挑出一点儿破绽,说他手里有“绿色造假”的“秘方”。至于这个“秘方”到底是什么,老D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若有所思地说:“哥们儿,我以为这宇宙间的万物,都是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老D顿了一下,神秘地看着我说:“但是你想过没有?这宇宙万物,它还能有个‘死而复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炉火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自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相似文献   

20.
饺子原名“娇耳”,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他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他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见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