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文明起源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奴隶社会。其理由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中,按着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把人类社会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时代。因此,便简单地认为,蒙昧和野蛮时代的生产力极端低下,不可能有人类的文明。只是在人类“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产生“真正的工业和艺术”,进入了“文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页)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我认为这是对恩格斯关于“文明时代”论述的误解,混淆了人类文明与“文明时代”两个不同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于文明的起源,一般可以从社会财富的角度来考察,因为文明总是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形式表现出来。进一步说,应当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活动的角度来考察,因为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是人类生产劳动创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交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农业文明产生以来,人类交往形态经历了从地域性交往向跨地域交往,继而向世界性交往演变的历史过程.发生在亚欧大陆的跨地域交往及其向世界性交往的转变,是工业文明赖以产生的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明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独立发展起来的六大原生文明之一 ,又是人类文明史上发展数千年而未曾中绝的惟一古代文明。作为龙的传人 ,我们既为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生命力最旺盛的农业文明而自豪 ,更为它在近代史上备受西方文明列强的蹂躏、宰割而扼腕痛心。伟大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发展起来的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在近代走向衰落 ?中华文明在现代将继续衰落还是将实现新的飞跃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三卷本《中华文明论》(包括《中华文明源头论》、《中华文明基因论》和《中华文明创新论》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 12月出版 )…  相似文献   

5.
马兴 《东岳论丛》2012,(3):25-31
尧舜时代的洪水对中原地区文明起源产生了积极影响。洪水促使不同族邦迁徙于黄河中游地区,从而形成了社会高级政治组织;高级政治组织的形成推动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的广泛设立;治水导致社会财富集中,并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分层,催生出特权阶层。禹治水成功,中国早期国家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6.
池盐是中国最古老的可供人们直接捞取食用的盐种。河东盐池位于华夏文明发源地的中心地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河东盐池对华夏文明的形成有过独特而重要的也是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华夏族的早期形成过程中,远古华夏族部落首领们曾为争夺盐源而战,有着地利优势的盐池也因此成为尧舜禹三代建都晋南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盐池又是夏商周三代文明重要的经济基础。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盐池对华夏文明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或者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文明起源与江汉文明杨权喜一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越来越被广泛关注。50—60年代,学术界批判了中国文明“西来说”而普遍主张“本土说”,实即“中原说”。70年代还批判了“北来说”和“南来说”。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明起源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宏大研究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考古学的重要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哲学等学科在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方面,也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些学科对于文明起源研究所发挥的作用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对“文明”本质的理解未能进一步深入。笔者不揣浅陋,今试就其中的三个问题提出一些浅见,谨供专家参考。一、“文明”的本质是什么关于文明的本质,一般认为,文明就是人类改造世…  相似文献   

9.
王玉亮  金久红 《河北学刊》2006,26(6):210-214
河北北部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是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文明起源的特点以及生态环境变迁对中华文明进程的影响,引起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其最终融合于商周文化,亦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汇聚的这一文明起源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夏代,这已为考古发掘材料所证实,无可置疑了。据我考察,二里头文化属于夏文化,唯其第四期已进入商初,其前身来自郑洛类型和三里桥类型的中原龙山文化。这种中原龙山文化的晚期当已进入夏代。夏代已发展到文明社会,这是大家公认的。据此,我们就可以考察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了。这里想从历史和考古的结合上略抒己见,就正于高明。  相似文献   

11.
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明起源不是一次完成的历史事件,而是长达5000年的世界历史过程,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历史时代。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从距今一万年前开始,"农业———新石器———陶器",构成相互联系的三大技术创新;第二阶段是距今七八千年前,"铜器———城市———文字"三大文明要素生成期;第三阶段是距今五千年上下,原始国家的起源成了文明形成的总体标志。湖南玉蟾岩、江西仙人洞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文明起源不同于环地中海地带的西方文明起源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农业、新石器、陶器这三大技术创新源头,有可能进一步上溯到近一万五千年前。  相似文献   

12.
“文明”,是继野蛮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而与之相关的“文化”,则是人类较大集团生活方式的总和。一百余年来,人们对人类文明社会起源诸问题的探索,主要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三个学科领域进行。一在文化人类学的众多学派中,作为过程来探讨文明社会起源的是进化学派。“人类学之父”泰勒所著《原始文化》主要注意精神文化,首先是宗教信仰的发展。此后十年,他在另一著作《人类学》中,探讨了技术、物质文化的发展问题。到1888年,泰勒发表《论研究制度发展的方法》,才把目光转向社会组织的演进。但在这方面他并未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有关文明和国家起源的讨论非常热烈,对构成文明的诸要素,如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灌溉农业或大规模牲畜饲养业的发展,金属器具的广泛使用,政府管理机构的形成,专业工匠的分工,宏大礼仪性建筑的兴建,远程贸易的经常化以及有关记载的天文历算的存在等等,基本上已达成共识.相形之下,人们对文明起源中两性关系的变化则论述甚少,是为不足.笔者认为,两性在文明前夜的激烈争斗是文明起源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理应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文明的起源与轴心期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尔·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在对人类文明进行宏观分析的尝试方面颇具代表性,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他认为人类具有唯一的共同起源和共同的发展目标,而这就是世界历史的结构;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发展中,有着一个对人类以后的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的所谓“轴心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发展的初期,都存在着内部的矛盾和张力,这种张力具有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的内在机制,正是由于这种机制的存在,才使这两个文明都发生了自身的突破,并由此成为世界上生命力最强大的文明。事实上,在考察文明的时候,应该从多重视角来考察:一方面要把世界上所有的文明看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另一方面,也要把文明分开来进行个别的考察,汤因比即在雅斯贝斯的基础之上,把轴心期的时段大大地缩小或是延长了,可以说是对其理论的一种补充。总之,任何一种理论被应用于分析真实的历史时,都会存在局限性以及不合用的地方。因此,历史和史学认识论永远需要新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满洲女直除了奇特的猪崇拜习俗之外,还有奇特的鹊崇拜,他们认定自己的祖先从鹊而来,他们都是乌的后裔。  相似文献   

16.
国家起源论     
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及其管理组织或政府的社会,是最大且最高的社会。因此,一方面,从人的社会本性来看,国家必然起源于每个人对于社会最大化的需要和使各种社会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需要。这是国家的内在的、间接的和终级的起源。另一方面,从国家实际的产生状况来看,任何权力无疑必然都产生、形成和起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同意;最高权力属于权力范畴,因而必定产生、形成和起源于社会成员的普遍同意。任何两个以上的人就某种利益交换关系所达成的同意无疑都是契约。于是,最高权力或国家便必然直接产生、形成和起源于契约,起源于社会成员就最高权力所关涉的权利与义务等利益之交换所缔结的契约。但究竟起源于何种最高权力契约则是偶然的:唯有起源于民主地缔结的民主的最高权力契约,才是善的、应该的和道德的;否则便是恶的、不应该和不道德的。这是国家的直接的外在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
专制起源论     
王海明 《晋阳学刊》2007,46(4):63-70
亚细亚生产方式——亦即以"公有"或"国有"为其现象的"国王官僚所有制"及其所产生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家族宗法制的自给自足经济——乃是东方专制政体所由以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专制制度的最牢固的基础和最深刻的原因;反之,西方"古典的古代"生产方式——亦即每个公民都是真正私有者的自由和平等的私有制——则是西方民主制度所由以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民主制度的最牢固的基础和最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者多以占有无主财产为起点对所有权起源进行论证,主要是因先占为表彰权利最原始的方式。自然理性告知人类,其在出生之时就获得维持自身生存的权利,当人类逐渐意识到,若不通过劳动获取更多资料,世界所提供的资源迟早会被消耗殆尽。当人类基于据为己有的意图对无主物进行占有控制,此时物的支配状态便发生变化,从无人支配变成有人支配,财产便从无主转变为有主,有主物就此产生。对所有权起源进行探究,有助于探析财产由无主到有主的演化过程,对完善所有权理论体系,进而完善财产法理论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屈大均1650年为僧,法号今种,1662年还俗。《澳门记略》收录释今种的诗作多首。这组诗记录屈氏1662年由广州航行至澳门途中,及逗留澳门期间的见闻和感慨,由此可判断屈大均《广州竹枝词》所述"洋船争出是官商……银钱堆满十三行"所记为康熙元年(1662)事。故十三行之出现,远早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设立粤海关开海贸易。梁廷枬《粵海关志》、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均可为佐证。《广东新语》又记是时经营外贸之"官商"为"揽头",两者应属同一性质,惟"揽头"所指为商人,而"十三行"所指为商号。明代史料涉及"揽头"者不少,亦可为佐证。  相似文献   

20.
“法律起源于奴隶社会”,这是长期以来的“定论”,属于“禁区”,不容怀疑。今天法学冲破了“禁区”,对于法律的起源问题,似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一)几个疑问 1.什么是法律? 目前流行一些关于法律的定义和有关的说法是: “法律是国家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程 序制定的,具有一定文字形式,并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