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文中的зтнография和зтнология是зтнос(民族)的两个派生词。《大俄汉词典》中的有关词条一方面对这两个词的词义加以区分,分别译为“民族志”和“民族学”;另一方面又将这两个词混而为一,都译为“民族学”。(《大俄汉词典》第2612页,1986年版)在《民族与民族学》  相似文献   

2.
<正> 对四月八节,各种词典解说不一:有说是贵州贵阳等地“苗族的最重要节日”或“苗族的传统节日”,亦是“布依、仫佬、壮、侗、水等族的节日之一”的(《民族词典》和《中国风俗辞典》),也有说成是“汉族民俗化的宗教节日”而兼及“贵州苗、侗、仫佬、布依、水等族及川东的苗族、土家族,亦在此日过年”的(《中华民族风俗辞典》),还有径直说成是“浴佛节”或“佛诞节”的(《宗教词典》和《中国风俗大辞典》)。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解说均各自成理,但实际上都有片面性或某种不足。笔者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形成了这么个看法:中国历史上的“四月八”节,主要是一种佛教节日“浴佛节”,从东汉开始,历魏晋唐宋,直至明清,几乎一直是盛传不衰。开始兴起于江南地区,以后流行于全国佛教区域,明清时尤以北京和西南地区为最。由于历史和民族的原因,它由汉族民俗化的宗  相似文献   

3.
仰华大会     
仰华寺大会,是公元1578年发生在青海大地上的有关藏传佛教历史和蒙藏关系历史的一桩大事。 土默特蒙古俺答汗隆庆五年(1571)被明朝封作顺义王后,明蒙休战,通贡互市,边境晏然。俺答汗在经营西海的过程中,被藏传佛教格鲁派所折服,在阿兴喇嘛的劝说下,他决计皈依黄教,并在西海地区建寺,使之成为政治宗教活动的中心,与黄教上层结成同盟,发展自己势力。于万历二年(1574)命其子侄在察卜齐雅勒(今恰卜恰),动工庀材,召请汉匠,修建大乘法轮寺院。明廷闻之,从“化其悍暴,鼓其恭慕”出发,也资助建筑材料,予以鼓励。两年后竣工,明廷赐额“仰华寺”。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     
“云南”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云南通志》载:“汉武元狩间,彩云见于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祥云县志》亦载;“汉元狩元年,彩云现于白崖,遂置云南县。”二是见《辞海》注:“旧以在云岭之南得名。”在历史上,《史记》和《汉书》称云南境域为“西南夷”。《三国志》和《华阳国志》称为“南中”。汉元狩元年(公元前一二二年),置云南县(今祥云县云  相似文献   

5.
无人化的人类学罗伯森·史密斯(Robertson Smith,1846~1894)出生于苏格兰,是19世纪著名的《圣经》学者,一生致力于《圣经》研究,对阿拉伯宗教的研究亦建树颇丰.《闪米特人的宗教》是他从1888年到1891年在英国阿伯丁的讲座文稿的汇集,当时讲座的题目是“闪米特人的原始宗教:从其他原始宗教,以及基督教《旧约》的精神宗教的视角”.本书是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①人类学从仪式的角度研究宗教就肇始于此书.后来的法国年鉴学派、德国文化史学的宗教史研究、精神分析学与象征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史密斯的影响.在史密斯之前,古典学中已经出现过很多深入关注仪式的研究,比如布克哈特(J.Burckhardt,1818~1897)对希腊城邦赛会的研究②,库朗热(F.Coulanges,1830~1889)对希腊村落节庆的研究③等等.  相似文献   

6.
在《毗尼母经》卷八,释迦佛有一段极为重要的话:“我允许你们,比丘呀!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来学习佛所说的话!”(季羡林教授在他的名著《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一书的第15页曾加以引用,并就此发挥,得出很令人信服的结论。)我们相信,如今全世界由于有通行的几种文字的佛教典籍的翻译,大大推进了佛教的传播,也真正地使佛教成为国际性的宗教。在中国就有汉文本大藏经、藏文本的甘珠尔、丹珠尔和西夏文、蒙古文、满文的大藏经。部分佛教的典籍还译成回纥文、傣文、于阗文等等。总之,佛教是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伊斯兰百科辞典》是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之一。它是由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倡议编纂和主持的,是在白寿彝、罗竹风、纳忠等著名学者的指导下,组织全国26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由从事宗教、民族、历史、哲学、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科研的60多位(包括汉、回、维、哈、东乡、满等民族成分)老中青学者团结协作编纂的。这项工程从1984年开始筹备,前后历时五年,现即将完成撰稿、定稿,交付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所著The Golden Bough,中文译名为《金枝》。1987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金枝》(本文简称之为民间版)。2012年商务印书馆在民间版基础上出版该书(本文简称之为商务版)。民间版误译近一千处,商务版仅对其中的80余处误译进行了改正。总体说来,这两个版本的《金枝》翻译质量都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金枝》现有译本质量不高,与原著地位难以相符。  相似文献   

9.
民族性(ethnicity)一词看来是个新术语。我们所使用的含义为民族集团的性质或特点的民族性一词,在1933年出版的《牛津字典》中是没有的,但在1972年的补遗本中收录了该词,词条中记载大卫·瑞斯曼于1953年首次使用了该词。民族性一词也见于1961年第3版的《新韦氏国际英语大辞典》。1973年出版的《美国传统英语辞典》也收录了该词,将其解释为:“1.某一特定的民族集团的状况;2.民族自尊心。”由此可见,民族性一词的含义是在  相似文献   

10.
新书浏览     
《西藏历史文化辞典》 王尧、陈庆英主编 16开 700千字 436页 精装 定价:80.00元 西藏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责任编辑 冯良、徐忠良、陈巧丽 ISNB 7—213—01721—7/Z·52 《西藏历史文化辞典》系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书共收词目790条,历史图片144幅,附有西藏历史文化大事年表、吐蕃王朝赞普世系和历辈达赖、班禅世系表等16种。全书内容系统全面,资料详实,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反映藏学研究重要成果的学术性专业辞典。  相似文献   

11.
藏传佛教呼图克图职衔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始传入蒙古地区。长期以来,黄教在与蒙古族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出被蒙藏民族佛教界所共同采用的新的佛教名词术语。这些新的名词术语既有梵语、藏语,也有蒙语和汉语,有些名词甚至由两种乃至三种民族语言混合构成。如人们熟悉的黄教两大领袖人物“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称号中,“达赖”是蒙语,意为“海”,“喇嘛”为  相似文献   

12.
论民族与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nationalism)一词的起源现在还没有搞得很清楚。第一个说法,认为它是在布拉格进行了一次有关波希米亚和非波希米亚民族的宗教与经院哲学的辩论之后,而出现在于1409年建立的莱比锡大学里的。当时使用“民族主义”一词是有严格的含义的,指的是为保卫莱比锡大学教授中四“民族”之一的同胞们的共同利益而进行的一种联合。据胡伯纳于1704年编著的《标准辞典》所说,“民族主义”一词在十七世纪是被禁止使用的。另一个说法,认为“民族主义”一词首先出现于赫德对“有益的”民族引进和“过度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第一部反映回族全貌的大型辞书《中国回族大辞典》的编纂工作由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倡议发起,正在紧张进行.该辞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负责出版,1993年9月将与读  相似文献   

14.
一、敦煌汉文书中“南山”之迷 敦煌汉文书中南山作为专门名词已发现有下列各件:(一)是敦煌研究院所藏0001《酒帐》以及藏于巴黎和它相接的P.2629。(二)是P.3257《开运二年(945年)寡妇阿龙牒》。(三)是S.4445《何愿德借贷帖》。(四)是S.54482《唐故沙西归义军节度使押衙……浑厶甲邈真讚》。(五)是《李绍宗邈真讚》。(六)P.2482背《常乐付使田员宗启》。(七)是P.4525背《瓜州义郎牒状》。其中记得最多也最关重要的0001《酒帐》。《敦煌研究》1983年创刊号刊载施萍亭《本所〈酒帐〉研究》,最后一节几个问题,首先提出就是“南山”,  相似文献   

15.
土族地区的白虎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虎祭(Rite of the White Tiger)是萨满教在甘青土族居住区所住持的最重要的防雹法事,这种法事今日似乎已不存在了,在汉文史料中更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土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青海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北京,1963年)一书对防雹法事无所记载,而《土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2页仅载:“过去,土族地区每一村落都有……‘苏克斗’(意为挡雹阵)”,此外就无所言及了。芉一之教授编著的《青海民族史人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200页指出:“至于土族中流行过的道教,至今尚未见有专文论述。对于土族原始宗教的研究,吕建福的《土族  相似文献   

16.
何宗英 《西藏研究》2001,(3):111-116
去年春天,我在《被篡改的历史——评(西藏通史)(汉文版)中的一段译文》(《西藏研究》汉文版2000年第2期,第80、81页)一文中,坦率地指出了《西藏通史》汉译本中存在的个别有违学术规范的倾向性问题,而对汉译本中触目惊心的误译并未一一提及。我在文末提醒读者“汉译《西藏通史》并非原汁原味”,确属扼腕三叹之的论。此文付梓后,知我罪我,自有公评。近闻《西藏通史》汉译修订本可望在不久的将来面世,令我感慨系之:无论汉译第一版出了什么问题,这毕竟是恰白先生领衔主编的《西藏通史》走出藏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动作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几乎都可以用两种方式表达出来。一种是主动语态,一种是被动语态。例如:“客人少坐,我安排些晚饭,与你两个吃”。(《水浒》下,1052页)(khyed gnyis tog tsam bzhugs dang ngas khyed gnyis kyi dgong zas bzos chog)(同书藏文版三563页)。在这个句子里汉藏语均为主动态,“我”是主语;nga也是主语,只是在“Nga”后加了“byed sgra”s(这是动作者的标志),动词谓语分别是“安排”与“bzos”,同时,汉藏语的主语都是谓语动词所代表动作的行动者。我们还可以把宾语作为注意的中心,那就是把动词所作用的对象作为句子的主语。例如:“人民靠我们去组织”(四  相似文献   

18.
为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锦上添花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展》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展》于9月10日,在民族文化宫拉开帷幕。纳西族现有人口25万,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主要聚居区。东巴文化指纳西古代文化,因保存于原始宗教东巴教而得名。经考证,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主要记载符号“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以两种形态保存于世:一种以图籍文物为载体;一种以东巴(纳  相似文献   

19.
知识荟萃     
“班禅”和“达赖”一样,都是藏传佛教黄教的一个转世系统。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固始汗为了分散五世达赖在黄教寺院集团中的领导地位,并巩固自己的统治,赠第四世班禅罗桑曲结以“班禅博克多”的称号。至此才有了“班禅”的称号。清康职五十二年公元(1913年),册封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立了班禅世系。第一世班禅克珠节,本名格雷贝桑,又作凯珠巴格勒克或凯珠卜格勒克巴勒藏。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生于后藏所属拉堆江达雄切窝(今西藏昂仁境内)。幼年拜凯珠增格吉村为师,受沙弥戒。后成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最著名的门  相似文献   

20.
王伏平 《回族研究》2007,(1):115-118
《中国回教史》①一书,是已故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教育学家、著名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傅统先(1910—1985)先生于1937年撰写的一部与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齐名的民国时期(1911—1949)回族学者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回族史的代表性成果。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回教史》是商务印书馆组编的大型“中国文化史丛书”的一种,从此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史研究正式进入中国文化史研究系列,进入当时中国的学术殿堂[1](P7)。此后,台湾、日本多次印刷、再版此书,成为国外从事中国回族史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