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世凯知人善用,礼贤下士,不拘一格地提拔和笼络了一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人才,使之成为自己的部属.辅佐其统治。但实质上他用人是以利益关系为转移的,靠金钱利诱和个人交情等手段来笼络,一旦其部属与其利益不一致或危及到他的利益,就对部属行排挤和猜忌之术,而不管以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和融洽。袁世凯的用人术有开明的一面,同时又有浓厚的狭隘性。由此还可以透视出袁世凯集团的团结是基于一种纯利益关系,袁世凯集团最终分裂亦肇因于此。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知人善用,礼贤下士,不拘一格地提拔和笼络了一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人才,使之成为自己的部属,辅佐其统治。但实质上他用人是以利益关系为转移的,靠金钱利诱和个人交情等手段来笼络,一旦其部属与其利益不一致或危及到他的利益,就对部属行排挤和猜忌之术,而不管以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和融洽。袁世凯的用人术有开明的一面,同时又有浓厚的狭隘性。由此还可以透视出袁世凯集团的团结是基于一种纯利益关系,袁世凯集团最终分裂亦肇因于此。  相似文献   

3.
邓亦武 《南都学坛》2002,22(3):32-35
帝制初起时 ,一战方酣 ,西方列强无暇东顾 ,对华政策大多以日本的意志为意志 ,为了争得对袁世凯政府的控制 ,列强争相怂恿袁世凯称帝。当袁世凯称帝之事呼之欲出、反对之声叠起时 ,日本为了乘中国国体变动之机扰乱中国以达其侵略之目的 ,联合西方列强出面干涉 ,劝告袁世凯延缓帝制 ,煽动中国内部叛乱 ,并对袁世凯施加经济压力。以日本为首的列强的出尔反尔是袁世凯政权走向灭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袁世凯的美国顾问古德诺与袁世凯的早期关系及其来华后的一贯思想的分析,可以认为古德诺在“洗宪帝制”中起着重要的谋划作用,其事后的辩解也无法否定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5.
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其法律顾问、美国学者古德诺写了一篇名噪一时的备忘录———《共和与君主论》。因文中有"然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之语,遂被筹安会杨度等人借为己用,作为鼓吹君主立宪的主要依据,古氏因此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骂名。对于这一问题,当时就曾引起众多评论,各家褒贬不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这一问题开始进行学术研究并展开了广泛讨论。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同时提出几点新看法,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6.
传统史学将洪宪帝制引发的诸如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反对、部属的离心、列强的出尔反尔和西南地方实力派发动的护国运动等表面现象视为其失败的全部根源 ,未能揭示出袁世凯政权很快崩溃的内在动因。以对历史潮流的顺应和逆违为依据 ,从权威合法性基础、道义基础和政绩基础三方面推导 ,可见洪宪帝制失败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民初民主共和制因民主基础薄弱而失败,洪宪帝制并非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失败,两种失败并行不悖。民初中国既不是一个完全传统性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完全现代性的社会,而是一个传统性与现代性兼备的过渡性社会,现代性不足以使民主共和制成功,传统性也不足以使帝制复辟成功。实际上,民初中国应该选择介于帝制与民主共和制之间的政治模式——过渡性强权统治。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袁世凯的美国顾问古德诺与袁世凯的早期关系及其来华后的一贯思想的分析 ,可以认为古德诺在“洪宪帝制”中起着重要的谋划作用 ,其事后的辩解也无法否认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与袁世凯帝制野心有一定关系,笔者考察文献认为:袁世凯帝制野心与中日“二十一条”交涉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远 《百姓生活》2011,(10):58-58
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太后病逝于长春宫,她是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的母亲。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3日,文武官员穿孝27日。  相似文献   

11.
元稹的宦海浮沉与禅心消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交游、禅法接受、以及对佛教教理的理解等方面,对元稹进行考察,全面讨论他与佛教的关系。元稹早在少年时期即已接触佛教,其交游之僧人以苦行习禅者为最多,所受禅法当为北宗禅;作为仕进之心强烈的文人,元稹的亲近禅法发生在贬谪之后,这使他对佛教人物及其教理的认识都带有实用、乃至偏离本义的特征;而对既往之事的悔悟,亦使他在佛理之中找到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2.
焦竑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学者,其史学著作《国朝献征录》,篇幅巨大,内容宏富,收录人物众多,对于明代史事和人物的研究,对于清修《明史》的考订、补充,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但由于清初的文化政策、《明史》的独尊地位以及四库馆臣的诋毁,《国朝献征录》流传很少,致使学人不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这部著作的学术成果和其独特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焦竑是明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文章家、藏书家。他对公安三袁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三袁接受心学的来源渠道之一。袁宏道视其为师,并且,他的文学发展观、“性灵说”影响了袁宏道的文学观。同时,他和公安派重要成员陶望龄、黄辉友善,他们之间有一段为时不短的“谈道、论学”的交往。梳理辨析他们之间的交往,有助于对公安三袁接受心学的途径、影响程度、文学观的形成过程、明代文学思想的嬗变等诸多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略论梁启超从拥袁到反袁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梁启超拥袁和反袁的相关史实,简要分析了他拥袁的目的和反袁的原因,指出在拥袁的过程中已隐含了反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宪法危机--袁世凯与戴高乐宪法主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在以袁世凯为首的行政系统和以国会为主体的立法系统之间,围绕着宪法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是国会被非法解散,中华民国法统中断。以行政系统宪法主张的合理性为主要着眼点,对比戴高乐对于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批评以及由他主导的旨在加强总统权力的成功政治变革,对于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民初政治动荡及回归专制的结局,颇富于启发性。  相似文献   

16.
190 1— 190 7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针对当时直隶吏治极端混乱和腐败的现状,采取过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与整顿。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派遣官员出国学习和考察,设立官员培训机构,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惩治腐败等内容。袁世凯对吏治的治理整顿,是清末直隶新政举办成功的重要保障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黄远庸认为,民初中国应采取适度集权的新权威主义,同时,强调在统治方式上应参杂法治和现代化的统治方法;而袁世凯当时未能很好地接受此建议,其新权威主义守旧色彩过浓,没有掌握好新旧之间的平衡,不能满足新兴社会力量的要求,导致统治基础不稳,是其失败原因之一;黄远庸虽没有找到新权威主义与政党政治的结合点,但是,让后世实行新权威主义的统治者看到了问题所在。为中国政治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洪垣(号觉山,1507—1593年,字峻之,江西婺源人)融合吸收王阳明与湛甘泉的心学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博文约礼,发展出以生意为心学归宿的生机(几)之学,心学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晚年融佛道入儒,追求心体的超越,又自甘于偏僻山村,故其博学体系不得传人。其心性工夫论脱离程朱主静或主敬、走入顿悟一系,最终与佛禅"明觉"思想合流,标志着白沙—甘泉一系自然主义心学的终结。但是,他重视从历史中获得政治知识,重新诠释格物论,在明代心学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重新阅读洪垣《觉山先生绪言二卷》,可以扩大我们对明代思想的研究,深化对甘泉后学、阳明后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袁宏道思想转变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宏道的思想在其结束吴越之旅后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表现为其佛学思想由禅宗转为净土 ,心学思想由左派趋于右派 ,这一转变是受在佛学上持净土立场的宏和在心学上持右派立场的徐渭的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