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琳 《管理与财富》2004,(10):26-27
据法国电力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迈入世界核电大国的第一阵营,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目前世界核电第一大国法国。2003年,中国已开始启动"庞大"的核电计划,并首次将核电纳入国家电力规划之中,在全球核电发展缓慢的今天,中国这一战略令全球瞩目。无疑中国核电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也带来了巨大的利好信息:中国这块巨大的核电蛋糕,将由谁来分享?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有色金属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1990年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迅速,产品出口由矿山原料为主向冶炼产品出口为主转变。铅、锌出口分别占到世界铅锌贸易总量的20%。从1996年开始,中国铅锌金属逐步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大国。与此同时,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也在大幅度增长,2001年主要有色金属贸易额达到 100亿美元以上,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有色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力,将来更是如此。到2025年,中国、美国和欧盟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他国家都将处于第二集团。大国在竞争中怎样取得成功?在出口方面,中国排名第一,德国第二,美国第三,日本第四。中国和德国是全球化的赢家。世界在未来还会导致这种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第一肉类生产大国,但不是肉类生产强国。中国生产全世界近一半(48.8%)的猪肉,但出口仅占世界贸易量的3%,中国是世界禽肉第二大生产国,但出口仅占生产量的3%。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周光宏说,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5.
经过20 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享受着“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在世界每个角落几乎随处可见,成为当地人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说,“中国制造”已经行销全球。比如说根据研究,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有超过130 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力,将来更是如此。到2025年,中国、美国和欧盟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他国家都将处于第二集团。大国在竞争中怎样取得成功?在出口方面,中国排名第一,德国第二,美国第三,日本第四。中国和德国是全球化的赢家。世界在未来还会导致这种格局。中国和德国的成功是不是大企业做的贡献?通过分析发现,在全球表现非常抢眼的,是  相似文献   

7.
<正>摩托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汽车行业中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2006年我国摩托车年产量逼近2000万辆,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摩托车已成为我国全球化特征最明显的出口机电产品之一。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摩托车企业占据了东南亚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摩托车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影响了日本企业在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巨大利益,日本摩托车企业纷纷举起知识产权保护利剑,对中国摩托车企业进行全面封杀。  相似文献   

8.
资讯 经济     
《领导文萃》2011,(2):136-137
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2003年,在全球贸易仍处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取得了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发展速度,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中国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三位;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活垃圾的相关话题似乎从来都难登大雅之堂。文人墨客如是,升斗小民亦如此。然而生活垃圾是人类生活必然的副产品,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影响,没有人能够回避。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全国城市人口数已经超过7亿,成为世界第一城市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1.
资讯     
《领导文萃》2011,(2):136-141
经济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就算按市场价格计算,中国的GDP在近十年内似乎  相似文献   

12.
戴旭 《领导文萃》2012,(14):98-100
前不久我曾参加了一个论坛,举办方当时邀请了60多人,号称是中国战略界的精英,那天我本该在下午发言,但听了他们上午的发言,我忍不住就把话筒抢过来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讲,我们的GDP已是世界第三,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说我们再忍10年,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GDP大国,到那时,我们中国说话就算数,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我说:"这个  相似文献   

13.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机械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特别是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机械制造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创新管理思想,更新机械数据与设备,运用信息技术,强化成本管理,深化质量管理和提高人员素质,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现今,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肉类和禽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已是畜牧业大国,在当今这个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社会,一切生产活动都将在环保的前提下进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相似文献   

15.
戴盛 《领导文萃》2010,(15):20-25
与三十多年前相比.当今的GDP总量是1978年的80多倍。出口总量是当时的500多倍,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7%,花旗集团因而在其研究报告中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成功故事”。与此同时,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在面对世界进口大国的经济波动时,显得越来越敏感.投资与出口两架马车拉动经济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转型为何转、如何转,再次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领导科学》2003,(1):42-43
2001年12月11日,在世界的掌声中,中国迈着坚定自信的步伐,跨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一年回首,我们看到了中国加入WTO后的阵痛,看到了中国人付出的努力,更看到了中国正在一步步跨向世界强国的大门。对普通人来说,加入WTO初年的成绩,抽象而庞杂,就让我们从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捕捉具体而细微的29个“第一次”,在平静中咀嚼变化。■记录引资“第一大国”新华社2002年12月9日报道,权威人士和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2002年我国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已成定局,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资“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20世纪90年代以后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改善消费环境将成为把公众对汽车的潜在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汽车生产体系 ,大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优势、工业配套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中国已加入WTO ,中国将在开放中逐步融入全球汽车制造分工体系 ,随着全球汽车制造跨国公司的进入和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 ,中国有望在未来10~20年 ,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从创造竞争环境、产业链配置等方面 ,文章提出了适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8.
少子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因少子化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作为占据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在20世纪经历了人口的巨大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子化的现象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9.
现今,我国畜牧业发展迅猛,肉类和禽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已是畜牧业大国,在当今这个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社会,一切生产活动都将在环保的前提下进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相继提高入市门槛,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畜产品出口创汇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姚林  邓世勇 《经理人》2004,(7):90-91
强劲的“造车冲动”使轿车报刊广告共投放21.78亿元,同比增长了106.57%。在过去的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一片繁荣。几个数据和现象足以说明:一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3年,中国轿车的产量首次突破了200万辆,销量超过了197万辆。产量和销量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83%和75%。中国首次超过法国,成为了世界第四的汽车生产大国;二是2003年前三季度,北京汽车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2%,这意味着近50%的工业增长来自汽车。三是格林柯尔、红塔、比亚迪、新飞、奥克斯等传统家电、手机、烟草等行业入主汽车行业,引发了一股强劲的“造车冲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