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远清 《学术界》2012,(1):137-142,286
身居“南来”或“本土”要位的诗人近年的“选学论述”,主要通过遴选表明自己对香港当代新诗史的认识及其地图的“私绘”.“南来”或“本土”立场的隐形存在及其对峙,暗含有新诗史版图的割据战,虽然这“战”是冷战而不是热战.从多元竞争的香港当代新诗选本所建构的典律中,已初步透露了这一信息.  相似文献   

2.
从小说《对倒》到电影《花样年华》,从内容到形式、从故事情节到表现方式,两者似乎没有任何的相似.但是,具体到电影的镜头设置、电影拍摄的技法却又在"对倒"的构思上取得了相当的一致性.或许真正贯穿其中的,是他们对香港本土文化处境的思考和反省.  相似文献   

3.
很多专家、学者对"香港文学"和"香港作家"作了明确的界定,但都不同程度存在些问题.笔者认为,"香港文学"是具有华人血统的香港作家用华文所从事的各种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包括与之相关的一切文学因素;"香港作家"是在香港住过一段时间(不管现在或以前居住在香港还是国外)最后的落脚点在香港、具有华人血统并用中文进行写作、曾出版过文学作品或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包括文学评论和翻译著作的作家.  相似文献   

4.
香港本土作家的小说创作从内容到风格,后代较前代作家都有新的探索,使小说内容逐渐扩大、主题逐步深入、风格日趋多元化,文学意识一步步加强,推动了香港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中国新诗脱离传统的轨道,本身便是由于"城市之光"的激活,但长期以来,城市并没有支配中国诗人的想像力.当代香港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点不足.从"望乡"到"望城",从抒写"乡愁"到表现"城愁",香港的城市诗歌走过了一段从浪漫诗歌到现实诗歌再到诗歌现实的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6.
冯庆想 《天府新论》2016,(5):114-119
从共时态来看,香港本土主义包含三重逻辑:首先是以文化主体性的觉醒与“自我——他者”二元分化结构的确立为核心的文化认同逻辑;其次是以特定历史时期的巨大经济成就以及其所衍生的社会认同意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认同逻辑;最后是以政治主体性的裂变与政治价值的自觉建构为要旨的政治认同逻辑。从历时态来看,香港本土主义包含一种先后的历史演变逻辑,它的三重内在逻辑分别形成和发展于特定的香港社会历史阶段,交汇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价值观念形态中,呈现出一定的“文化认同——经济社会认同——政治认同”的逻辑序列变化,显示出当代香港本土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历史演变的整体联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华文诗歌一种的香港新诗从20世纪50年代“反共复国”的滥情、呐喊,到60年代迈向内心探索,70年代本土意识确立,再到80年代本土诗意识进一步深化和高扬,后现代主义诗作开始出现,香港成了两岸甚至中西诗脉贯通的桥梁,以及“九七诗”体现的彷徨怀疑情绪,有更多的作者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抒写中国的历史文化,为大时代的变化作见证,说明香港新诗道路越走越宽广,香港诗人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比以往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两方面回顾了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地关于香港问题的学术研究的总体情况:研究专著类和学术论文类.其中重点介绍了学术论文类的研究:第一类,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交涉史研究(1979年以前);第二类.关于香港回归的历史学术研究(1979-1997);第三类,关于"一国两制"的"香港模式"研究.同时,也提出了香港回归十年来中国内地关于香港问题的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独特部分.在"一国两制"语境下的香港文学,是全球华人写作最自由的地区.它从不与体制合作,没有被殖民地文化所同化,没有为殖民者服务的英语文学,没有政治上图书审查制度,特区政府也不制定作家应写什么不写什么的文艺政策,保持文学的独立性,是香港至今仍能成为两岸三地的"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海外的治文学史者各有其本土,本土以外的汉语文学就构成了其境外,不管置身何处"本土",都需要避免"本土中心"或"本土边缘"心态,以本土和境外文学的互为参照,建立一种跨越本土的、流动性的文学史观,身处本土,却能关注境外;在学术"旅行"中既能反观"原乡"所在,又能对"他乡"在地文化有深切关怀.从不同的本土出发,聚合起多重的流动的文学史观照,才能充分接纳汉语新文学历史和现状的丰富性.在这样一种本土和境外互为参照的文学史视野中,我们就有可能借助于汉语新文学的一些认识对文学史分期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思想启蒙和民族认同冲突中的文学转换,政治意识形态下文学"主体性"的追求,稳定的多元价值社会结构形成进程中文学的多向发展,这三种形态构成了"五四"前后产生的新文学始终前进的状态,它们是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海外华人社会都面临过的最重要的文学课题,其实践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时期.  相似文献   

11.
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这是它的普遍性。但是 ,由于地域的因素、历史的因素和现实发展的因素 ,香港文学又葆有自己文化内蕴和外在形态上的某种特殊性 ,或叫“本土性”、“香港性” ,并因香港的国际性大都市地位 ,把香港文学推到世界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战后至1950年代的香港文学在接纳、延续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中展开了自身的历史转型,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历史张力空间,避免了战后冷战意识形态的宰制,而且在兼有地域性和跨地域性中形成了香港文学的本土传统。其提供的文学在展开自身传统中发生变化的实践和经验揭示了1949年前后中国文学的历史一体性,从而启发人们思考"跨越"1949年的中国文学转型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剧坛"创作力最旺盛,艺术实验最具力度,本土文化感觉最强"的剧作家,潘惠森独特的戏剧创造,就是他从创作伊始就执着追求"真正透过创作去表达个人内心深处的感觉"。其剧作擅长设置特定的戏剧情境,描写不同人物在此情境中的行为态度、精神思想及其相互关系,表达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某种意念,既是写实的也是超现实的,既是日常的也是诗意的,体现出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至1950年代的香港小说展开的本地化进程,在跨越1949的背景下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其超乎商品化与政治化的文学理想及其实践,不仅保存、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种传统,而且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诸多重要课题的经验。本土作家为香港城立传,关注香港里街小巷普通民众的生活,以沉积于小街里巷的香港乡土经验作为香港小说的本土化进程坚实的立足点,不仅超越当时香港政治化状态,而且使香港文学走出海派文化的影响,而开始追求自己的独立品格。南来作家在文艺范式之执守中延续了现代文学的多种传统,并在香港开放的都市环境中使现代主义文学等传统得到拓展,1930年代从上海出发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由此获得了成熟的形态。文艺小说和通俗小说互为压力,促使对方提高,以其跨地域性的本地特色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英国管治香港的150多年时间里,其"民主发展"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超速的历史演变,即:以1982年中英谈判为界,之前从1841至1981年的140年禁止香港的"民主发展";之后从1982至1997年的15年超速"民主发展"。禁止与超速的实质,都是为了强化英国对香港的有效统治,以及延续1997年英国撤退后对香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香港诗坛并未因九七回归而导致香港新诗主体性的消失和创作自由的失落,反而由于有了"艺术发展局"的资助,致使诗刊、诗集的出版显得更加丰富多元.在诗体建设方面,颂歌的勃兴和散文诗的崛起,是最值得重视的现象."立足香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香港新诗,就这样以自由的独特风姿屹立在新世纪的两岸四地诗坛中.  相似文献   

17.
香港文学的研究虽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重视新文学、忽略传统文学等问题.这既不利于揭示香港文学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也割裂了其与内地的天然文化认同.实际上,香港文学应由近代说起,近代描写香港的传统诗歌,也是香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的特殊性,近代涌现出许多歌咏香港的诗歌.这些诗歌既全面描绘了香港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新奇事物和自然景观,又集中反映出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中知识分子的心灵悸动和嬗变,不但引领了中国近代诗歌的革新方向,而且孕育了香港现代文学的各类主题和现象,具有重要的文学、文化价值,不应为香港文学史所遗忘.  相似文献   

18.
香港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近代香港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现代香港新文学和中国内地的文学连成一片,并不具有鲜明的本上特色;1949年以后的当代香港文学则逐渐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在纷繁驳杂的发展中形成本身的个性与特色。它既有别于大陆的文学,又有别于台湾的文学,也有别于海外华文文学。它所起到的汇集、融合、沟通、桥梁的作用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大河中的一条支脉,它的本土性与海外华文文学的“本土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19.
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自1949年后开始走向分离,大陆左翼文学成为主流,台湾则为右翼文学所控制,只有香港这个"第三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文章从"左"与右、 现代主义和通俗文学等三个方面讨论香港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后,在美元文化的引导下,难民文学主要成为了反共的"绿背文学"。描写难民经验的反共小说,有赵滋蕃的《半下流社会》、林适存的《鸵岛》、张一帆《春到调景岭》等。更早一点逃到香港难民营的台湾作家邱永汉,却在小说《香港》中表明台湾并非反共小说所憧憬的"自由世界",显现出国民党外来政权与台湾本土派矛盾的另一个维度。独力与反共小说相抗衡的左派难民小说,最有名的是洛风的《某公馆散记》。曹聚仁的小说《酒店》,却表现出一种政治中立的人文主义眼光。最后,本文还会提到英国作家马森的《苏丝黄的世界》(Mason,The world of Suzie Wong),这同样是一部描写20世纪50年代香港难民的小说,这部小说在左右政治叙事之外,增加了东西之间的文化维度,更加突出了小说和历史与叙述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