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劳作等形成的。对藏族的民歌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藏族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等进行了解。在对藏族民歌的特点了解基础上,对藏族民歌的文化价值进行总结,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提出如何进行藏族民歌传承的建议,以此来达到促使藏族民歌更广泛流传,让人们所接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劳作等形成的。对藏族的民歌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藏族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等进行了解。在对藏族民歌的特点了解基础上,对藏族民歌的文化价值进行总结,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提出如何进行藏族民歌传承的建议,以此来达到促使藏族民歌更广泛流传,让人们所接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平原  张妍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43-144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藏族《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产生、发展、形成的历程堪称是一部记载藏族古代社会发展的形象史书。纵向发展的历史可追溯至藏族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制度萌芽时代的古代社会;横向传播极其广泛,在藏族地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乃至在与藏族地区毗邻的国家及民族中广泛流传。文章通过对藏族与土族《格萨尔》中主人公——英雄格萨尔的诞生、求婚及称王母题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海藏族主要分布在地域辽阔的海北、海南、黄南、玉树、果洛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都兰县、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在海东地区的农业八县和西宁市也有部分藏族居住。藏族是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全省有藏族人口91186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46%。同1982年相比,八年间藏族人口增加了157606人,增长20.95%.比全国藏族人口平均增长速度高2.33个百分点,且分别比四川、西藏高3.12和2.15个百分点。青海藏族人口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19.85%,是全国第三大藏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藏族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及主要成就:一、藏族当代文学的诞生、发展和分期;二、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包括纵向继承发展和横向交流、借鉴及影响等;三、藏族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藏族当代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藏族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一次学理探究,对促进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研究和国内外学界进一步了解藏族当代文学提供一个视窗.  相似文献   

8.
藏族是我国分布地域较广的一个民族,除西藏自治区外,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省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各地藏族在保持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上鲜明共性的同时,又在:具体生活场景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个性。这些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地方特色文化,是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对于藏族历史的研究,除了从通史的角度进行宏观综合研究外,从各个藏族区域甚至各个藏族部落的角度进行分区分层研究也非常重要。可喜的是,近十年来国内藏学研究界推出了《中国藏族部落》、《青海藏族史》、《甘肃藏族史》、《甘肃藏族通史》、《甘肃藏族部落社会与历史研究》等一批藏族区域史、部落史专题研究成果,大大地将藏族历史研究引向纵深,  相似文献   

9.
甘南藏族的风俗习惯是甘南藏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甘南藏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藏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藏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甘南藏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俗进行初步探讨,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朱玉福 《西藏研究》2005,(2):117-120
藏族地区即藏族自治地方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乃至全国平均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藏族自治地方立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藏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地方要根据法律赋予的民族立法权,依照本地实际,加强民族立法,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立法优势,为藏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试论满族入关前饮食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入关前 ,正是女真兴起时期 ,战争频仍 ,奴隶制、封建制国家不断发展的时期 ,作为特定时期的满族饮食文化表现出等级性、政策性、外来性和不断完善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对入关后满族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 ,其中许多因素深深积淀于满族传统饮食文化 ;另一方面 ,等级性的增强、诸种封建礼制的完备和对外来饮食文化接受 ,则为入关后满族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洮岷花儿以古朴的民歌样式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而显示其独特个性。花儿会是洮岷人民盛大的狂欢节日。田野资料进一步说明 ,“狂欢”是洮岷花儿的一般性格 ,戏谑事象在民间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是这一性格的重要内容。对戏谑理论的探讨和建构是基于实地的田野材料。这些初步的理论也许对认识现实的民间文艺和文化现象中的戏谑事象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政治传统的影响,我国刑法具有浓厚的压制性文化品格,在刑事立法上主要表现为刑法过于注重对国家利益和社会法益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个人法益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刑法工具主义。具有浓厚的压制性文化品格的刑法不仅背离了人类群体生活的精神性之需求,阻碍了刑事法治的实现,而且使得刑法出现了"保障空白"。为了消除我国刑法的这种压制性文化品格,为刑事法治的实现扫清障碍,必须塑造我国刑法的引导性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民族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包括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建立的乡一级基层行政区域。无论是从民族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过程以及所依据的理论看,还是从几十年来民族乡的实践看,民族乡都与一般乡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出自治的性质。属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乡级基层政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为此,本文建议在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明确规定民族乡的这一性质和地位,以利于做好民族乡的工作,保障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了赫哲族民族文化现状后指出,经过整合与重构的赫哲族文化具有多元性、现代性、亲合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一种充满现代气息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藏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藏族民间舞蹈历史久远、感情真挚、风格多样。我国,藏族因三大方言区,而形成了各自的舞蹈形式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浅谈城市民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大多是一个地方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人口流动性大 ,社会影响力强。加之现在流动到城市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 ,城市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掺杂在一起 ,具有敏感性、辐射性、连锁反应性等特点。城市民族关系已经成为反映我国民族关系好坏的晴雨表。因此 ,研究城市民族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将从城市少数民族的特点 ,城市民族问题及其主要内容、特点 ,城市民族问题与城市民族工作等五方面分析、论述城市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太平广记》里有许多性格各异、富有人性的唐代女性精怪形象。这些形象的产生深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唐朝与众多少数民族之间频繁交流的必然结果,也是民族文化渗透与融合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9.
Gad Yair 《Social Identities》2013,19(4-5):346-362
The present paper extends recent studies of national character – suggesting that the Israeli case revolves around a set of deep cultural codes which constitute various empirical manifestations. Broadening on this re-emerging paradigm, the study provides a specific case study of a major trait of Israeli national character, namely existential anxiety and fear of annihilation. It does so while advancing the idea that cultural trauma sets a context for Israeli national character.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Israelis constantly reference persistent and endemic existential fears of annihilation. They do so while tying together four levels: the mythological predicament, historical evidence, contemporary threats and future risks.  相似文献   

20.
俄语熟语活用早已成为语言学家们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从活用的语用依据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揭示其本质的、规律性的特征,并且通过俄汉两种语言中熟语活用的对比,发现二者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