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科尔沁土语是科尔沁人民历来使用的蒙古语口语。它是我国蒙古语基础方言中使用人口多、应用范围广的一种土语。做为一种土语,它与基础方言有着共同的语言基础,但也有其自身的语言成分。它是科尔沁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现代蒙古语中塞擦音cˇ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尤其是在中国境内的蒙古语中,形成这种较为集中的cˇ音共言带的原因是多方面,几乎所有蒙古语在其辅音体系中只有两个塞擦音:cˇ和zˇ,因为在这些语言中复合咝辅音c和z也不全是由唏音cˇ和zˇ发展而来的,人们把由cˇ和zˇ音组成的塞擦音系统的语言、方言和土语命名为“唏音”语言。按照B.H.托达耶娃的观点①,中国内蒙古东部方言的阿鲁科尔沁土语、喀喇沁土默特土语,以及中部方言的察哈尔、鄂尔多斯土语都是典型的“唏音”土语。与内蒙古其他方言土语比较,这些土语占据了中间的位置,土语分…  相似文献   

3.
人口迁移流动现象与语言接触传播现象同属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同步进程的社会现象,从而人口迁移流动现象是影响语言变异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蒙古语科尔沁方言的形成与演变,就是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口迁移流动的语言接触传播之结果。从科尔沁地区的人口迁移、流动、变化的语言接触传播视角来探究科尔沁方言的演变进程,我们不难看出它有着三条主流变异线,一是,向满语靠拢;二是,向哈喇沁方言靠拢;三是,向汉语靠拢。当今,汉语的影响是最为严峻的,最为挑战性的。  相似文献   

4.
方言土语的形成要有一定的地理环境,方言土语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条件常常能决定方言土语生存或消亡。湘西苗语方言在湘、鄂、川、黔、桂边区相对形成一整块分布,使用人口100多万,笔者经过几年的方言调查,感到湘西苗语方言下面的东部次方言和西部次方言差异巨大,互相之间根本无法通话。其中西部次方言下面分两个土语———西部土语和东部土语,通行范围跨越湘、鄂、川、黔、桂边区,人口有100多万,但两个土语之间可以互相直接通话;东部次方言下面分三个土语,南部土语通行在泸溪县南部的小章乡,中部土语通行在泸溪县…  相似文献   

5.
方言、土语是历史范畴,也是地域范畴。作为历史范畴,各个方言、土语都有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规律;作为地域范畴,每个方言、土语也有其发展和形成的地域特点。赤峰市行政区域各旗县蒙古人的蒙古语,虽然从纯方言角度来讲隶属于蒙古中部方言的巴林和喀喇沁两个次方言区,但从行政区域和方言特点的结合点上来讲,可以把它们分成为上述两个次方言下属的喀喇沁和宁城土语。巴林土语、翁牛特和敖汉土语、克什克腾土语、阿鲁科尔沁土语等五个土语。而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地域角度讲,它们都很明显而且比较稳定地属于共同的和独特的特点体系。共同的特点体系,说明它们共同为蒙古中部方言临近两个次方言的姊妹成份;独有的特点体系显示它们名个都是一些独立的、客观地存在于蒙古语大家族中的一个个小小的独立的细胞。本文从历史和共时特点角度探讨了上述五个土语的历史形成和共时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土语被认为是蒙古语方言中发展、变化较快的土语。研究科尔沁土语基本词汇对现代蒙 古语词汇学、蒙古语方言学,以及蒙古语的发展和规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科尔沁土语基 本词汇具有农业词汇丰富、内部差异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土语是中国境内蒙古语方言、土语当中,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较特殊的一种土语。在其语音、词汇、语法各领域都表现出与标准语不同的一些特点。从语言接触看,这些特点的形成跟汉族人频繁接触,受到汉语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蒙古语科尔沁土语和东乡语不仅吸收具有实际词汇意义的汉语实词,还吸收只具有抽象意义的汉语虚词。但汉语虚词的使用情况,给语法系统带来的影响在科尔沁土语和东乡语都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则恰恰反映了汉语对科尔沁土语和东乡语影响的程度:汉语对科尔沁土语是浅层影响,而对东乡语是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9.
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靖西、德保和那坡三个县。该土语的否定方式在壮语各方言、土语中是比较特殊的,在汉藏语系诸语言里也是少见的。本文主要介绍德靖土语否定概念的种种表示方式,探讨德靖土语在否定方式上跟其他方言土语的异同关系。文中所举德靖例词均以靖西县城厢话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二、赤峰蒙古诸土语共时特点由于上述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在赤峰市行政管辖区内的现代蒙古口语中形成了巴林土语、翁牛特和敖汉土语(往下简称翁敖土语)、阿鲁科尔沁土语、克什克腾土语、喀喇沁和宁城土语(往下简称喀宁土语)等五个土语。它们虽然在广义上属于巴林次方言(喀宁土语属喀喇沁次方言),但在语音音位系统、语法、词汇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简略地比较阐述。(-)语音系统1、元音系统(l)普通短元音音位蒙古书面语有7个基本元音。与此对应巴林、翁敖、克什克腾三个土语有7个短元音音位;喀于土语有8个短元音音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彝语地名的汉文译写形式为研究对象,剖析了汉文译写时经常采用的三种翻译办法及其派生 形式。从中揭示出彝语方言、汉语方言乃至翻译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对译名定型的影响,以利相关学科 的学者发掘利用彝语地名这一综合性的人文资料。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已经全面适应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汉语规范化也已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汉语的国际推广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推普”的浪潮中,汉语方言是否会走向消亡?同时,汉语国际化走向究竟是虚是实?针对当前的这些热门话题,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1.从闽台文化的历史传承解析方言存在的价值。2.从方言与共同语的互为依存关系深入论述方言存在的理由。3.从现实社会发展推定普通话必将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图书馆在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特色馆藏在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核心。科尔沁蒙古族在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科尔沁蒙古人,在用双手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文化文献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  相似文献   

14.
客赣方言关系词与客赣方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赣方言早期一体,都属于古赣语———南下至江西(赣北、赣中)的北民带来的北方话在楚语一支即亻奚语的底子上形成的古代江西方言,后来异地分居,各自发展:赣北、赣中等地的古赣语因为处在开阔的近江、近湖地带而以开放式方式发展演变(大量吸收它北方的方言的成分),形成现代赣语———赣方言;随客家先民进入赣南、闽西的古赣语由于处在闭塞的山区而以封闭式方式发展演变(保存了多得多的古赣语成分),形成客家话(后来随移民延伸至粤东、粤中),它们最终一分为二是由于方言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朔州市六区县方言均属于山西方言北区方言。六区县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在数量上同普通话差异不太大,但有一些独特之处。结合语音历史演变规律对六区县方言内部的一些特点进行比较,指出六区县方言语音特点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东汉扬雄所著<方言>等中国古代语言学文献的研究表明,南楚方言与吴越方言(尤其是其中的吴次方言)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一结论得到历史典籍和考古发掘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对于科学地认识南楚与吴越两地方言的历史层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海蒙古语属于蒙古语卫拉特方言,其方言特点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深入研究和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推动民族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苏方言中留存着一大批不同历史时期古今意义差异较大的古语词,这是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材料.江苏方言古语词的历史积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各方言所存古语词具有地域差异;二是不同方言间古语词存在挪移与交融现象;三是各方言对所存古语词作了部分的书写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改变;四是一大批口语色彩浓厚的古语词其本字尚待探求.  相似文献   

19.
旨在利用时空GIS技术,整合历史方言数据及可能影响方言变异的非语言因素,建立汉语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研究者可以将汉语置于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中,直观地考察方言特征历时的演变与分布、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各方言间的亲疏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语言变异机制,综合考察中国历史时空坐标中的汉语方言演变轨迹.讨论了汉语历史方言GIS开发相关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案.从中国历史时空数据、方言属性数据、非语言因素数据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数据特点、关系及其组织情况,并对相关难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汉语亲属称谓的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详细叙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亲属称谓体系 ,论证汉语亲属称谓的第一个显著特征 ;第二部分通过现代汉语普通话与各地方言亲属称谓的比较 ,论证汉语亲属称谓的第二个显著特征 ;第三部分论述形成汉语亲属称谓两个显著特征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