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的《逃离》中,卡拉的“逃离”是对男权话语下自身需要无法满足的环境的逃离,并企图重建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环境。然而作为女性,要完成这一重建几乎是不可能的。卡拉最终体验到女权主义导致的人格分裂的悲剧境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出走”的她而言,基本生理需求、安全和归属感都面临危机,自我实现需求就不再那么重要。最终“约拿情结”占领了她的身心,她拒绝了解救者的指引,再次回到丈夫的身边。家庭环境造就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依靠别人来解救自己,自己都不会答应。在一切都显得无药可救的时刻,小说最后“出走”又“归来”的山羊充当了他们共同的神域,和他们发生了某种精神上联系,就像自然与灵性一样。使他们最终勘破人性造就的幻象,摆脱罪恶感、界分感和二元对立,直接体验自身内在的神性,体验到巨大的幸福、解脱、连贯和至真,长久以来的无谓争吵也烟消云散,彼此释然,找到了自我的本真,从根本上结束女性内心旷日持久的“逃离”,走向了更好的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2.
王小波其人其文存在明显的“逃离”意向,表现为小说中逃离和生存中逃离。小说中逃离主要指小说人物的逃离和小说叙事的逃离;而生存中逃离则着重从其自由撰稿人身份来考察对体制的选离,边缘处沉默则是对中心的逃离。逃离的起点是无趣,逃离的终点是诗意。在诗意放逐的时代,王小波的选择更显现其可贵性。  相似文献   

3.
多丽丝·莱辛与艾丽丝·门罗是当代两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们均以突出的文学成就闻名于世。莱辛的主要作品《暴力的孩子》五部曲以“追寻”为线索揭示出女性对自由生存空间的探寻;门罗的短篇小说以“逃离”为主要情节,刻画了女主人公逃离社会、家庭桎梏以及对自由与自我的追求。尽管两位作家的研究主题与写作手法不相同,但无论是莱辛的“追寻”还是门罗的“逃离”,都形象地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状态,显示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8,(2):22-23
当太阳行将就木之时,将会变成“红巨星”。此时的天空将会变成一片炙热的红色。对地球来说,根本不可能逃离太阳的末日烈焰。除非……  相似文献   

5.
杀人帮X档案     
上班族们梦想猪一样在方形盒里“拧螺丝”,接近中产的回家主妇们对着大房子等待老公从奢靡夜色中归来,“待嫁而活”的单身女们为找一个合适男人颠倒疯狂……在城市苍茫的暮色里有一些人正选择逃离。逃离重复,逃离机械,逃离捆绑,回归自己的最爱。要那么多钱干吗?找一块地儿,聚一帮同好,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献身精神,严肃认真正正经经地把玩乐当作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玩并痛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6.
晨池 《今日南国》2013,(2):61-61
法国知名影星“大鼻子情圣”热拉尔·德帕尔迪厄,为规避法国高昂的个税公开放弃法国国籍,加入俄罗斯国籍,一时间成为国际焦点人物。法国《世界报》说,“200年前法国贵族逃离祖国是因为断头台,现在他们逃离的是法国的税收。”像德帕尔迪厄这样的“税收难民”并不在少数,在法国的75%所得税与俄罗斯的13%所得税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俄罗斯。  相似文献   

7.
《山西老年》2012,(3):15-15
低端产业人员选择逃离大城市,无疑需要重视。一个城市不能只有高端产业人员,如果不留住低端产业人员,城市就难以“高端”,每个人都无法从容生活,为生活失去秩序而焦虑和犯愁。  相似文献   

8.
《国际公关》2016,(6):38-39
回顾:11月15日,继今年夏天的“逃离北上广”事件,新世相再一次主导了大众狂欢的活动——“丢书大作战”。  相似文献   

9.
《成才与就业》2011,(3):43-48
火,作为人类的朋友,一旦“翻脸”便会酿成惨祸。万一火灾降临,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不仅需要冷静机智,还需要掌握和运用火场自救互救知识,才有可能拯救自己、帮助他人。火场逃生不能寄希望于“急中生智”,要靠平时对消防常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这样在危难关头才能应对自如,逃离险境。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伴侣》2011,(11):40-40
相关数据显示,有两成的职场人士悲观地认为自己就是“板凳队员”,少有展现才能的机会。那么如何才能逃离“被雪藏”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11.
整理者认为《为狱等状四种》中“吏议”的主体为县吏,然县吏似无权参与案件的审判,而直接听命于郡守的都吏是有断狱和向廷尉奏谳的权力的,故“吏议”之主体当为都吏。一般认为“邦亡”指逃出国境,然从《癸、琐相移谋购案》可知秦人逃亡到南郡被定为“邦亡”罪,而案发时南郡早已划入秦版图之中,故知“邦亡”当为逃离秦故地,而非逃离国境。“邦亡”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秦国特有的称谓,秦统一后该词未见于文献之中。  相似文献   

12.
千载难逢:彗星木星大碰撞王俊杰“现在,我们听说木星上的每一个恐龙正在设法逃离木星呢。”1994年7月10日至24日,“休梅克─勒维9号”彗星的21块碎片将与木星连续撞击。人类在震惊之余,将无不渗出一身虚汗,庆幸这颗彗星对地球的不屑一顾,同时又万分感谢...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成名作《骨》是新唐人街叙事,叙述者以局内人的视角以探寻妹妹安娜的死因为主线讲述自己家族的故事。本文借助台湾学者“隐无”理论和社会学家彼得·邝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小说中的潜在文本。与此相关联,本文还借助卡尔·米勒的“类我”学说分析了小说中两种类我关系,指出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参照,“逃离”是文本中三姐妹相同的选择,而三姐妹急欲逃离的正是潜在文本分析中揭示的生活现实。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们以“匹夫有责”之精神,探索寻求强盛国家、改造社会的道路——叶圣陶的小说《倪焕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雨。在知识分子们普遍的反抗、逃离中,倪焕之的追求(行为)有其普遍中的特殊意义。“失败-构建-失败”的模式本身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们、也包括作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曹建玲 《南都学坛》2007,27(3):61-63
《寒夜》塑造了一个丰满复杂的女性曾树生形象,真切细腻地表现了她与家及家人的复杂情感。对她的先逃离家庭最后又回来,批评界多作道德、文化层面的解读,结论显然是偏颇的,应该看到这里其实隐含着更多的情感心理内容:无奈的“逃离”中蕴含着“回来”的因子,看似无情却有情;急切的回来更彰显其对亲情和真情的依恋和向往。  相似文献   

16.
“荒原狼”哈里的一切疾病和危机均缘于时间。整部《荒原狼》所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千方百计地摸索着逃离时间,就是殚精竭虑地探索着对时间的逃离。循着《荒原狼》的呼嚎与脚印,我们至少可以勾勒出下面八种逃离时间的方式:(一)麻醉时间;(二)转移时间;(三)阻断时间;(四)遮蔽时间;(五)凿穿时间;(六)摧毁时间;(七)否定时间(反思时间);(八)嘲弄时间。黑塞认真地把“时间与永恒”这个问题提了出来,然后又异常认真地对人们说:请你们不要认真!这是黑塞式的幽默!  相似文献   

17.
“娜拉现象”作为二、三十年代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试图构建一个觉醒的女性群体,并有意强化其女性意识,它揭示了现代新女性在发现人的存在与价值并逃离传统的同时,也逃离了女性意识的真正自觉。其女性意识是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的“五四”时代精神在女性领域的具体体现,表达了对旧道德秩序的强烈批判和对新道德观念的热切呼唤,而并未达到当代女性文学女性主体自我确认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1921年外蒙古“二次独立”事件中,外蒙古的大量内地商民沦为难民并纷纷逃离,其中库伦和恰克图的大部分难民进入俄国境内,最终被中国政府和东北当局接运回国。对于库恰难民的数量,各种文献中记载不一,结合当时实际以及对文献记载的考证,库恰难民人数应在5万左右。  相似文献   

19.
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书写了苏联的近代史:从卫国战争、阿富汗战争到切尔诺贝利的“核爆”,不是被他国侵略就是侵略他国,始终处在战祸与灾难中。大江《晚年样式集》书写了日本的近代史:从“二战”侵略他国、乃至招来灭顶之灾广岛和长崎的“原爆”、福岛的“核爆”,从未逃离“核爆”的威胁与恐怖。前者考察了苏联国民从“二战”至今的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深重苦难;后者批判了“天皇制”下日本国民从“二战”至今所经历的灾难史。二者异曲同工地书写了不同国度的国民拥有着相似的历史记忆和悲惨命运,进而警示“核爆”问题已超越其本身,它预示着未来的时代将会走向“核兵器”时代,毁灭全人类。  相似文献   

20.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主人公霍尔顿是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叛逆者的代表,他试图逃离虚伪、冷漠的成人世界,寻求自我的出路,然而这段流浪的经历却成为一段迷失自我的旅程,在这个孤独的逃离故事背后,更多的是无法诉说的绝望和无可奈何的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