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古代消费管理思想以“黜奢崇俭”为主题,但是《管子》中“奢俭并重”的消费管理思想却独树一帜。强调二者是同时并存,互为补充的。其消费管理思想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了奢与俭是辩证统一的、奢侈和节俭是具体而有条件的,并据以提出了“适度”消费观。《管子》的重要意义在于:《管子》中关于扩大社会消费需要,是刺激生产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举措;提倡有产者的高消费和奢侈生活,这样可以扩大劳动者就业,解决贫民的生活问题;提倡和鼓励人民消费,是调动人民劳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等思想观点,对今天我们建立新形势下的现代消费管理思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管子》的人生价值观邱文山在中国人生哲学史上,《管子》第一个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霸言》,以下所引,只注篇名)这一思想的提出,使《管子》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思想先驱。《管子》的人本主义思想,集中体...  相似文献   

3.
法出乎道——论《管子》的道法观金敏《管子》非一人之笔,一时之书,这似乎是古往今来治《管子》的学者们的一种共识。但对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学者们的看法却大相径庭。赞赏的誉之为“古代文化的瑰宝”①,怀疑的斥之为“一种无系统的类书而已”②。笔者以为《管子》内...  相似文献   

4.
由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1日在安徽省颍上县成功召开。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企业家齐聚一堂,以。管子与国学”为主题,交流管子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管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共同推动管子研究再上新台阶。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了63篇论文,关系到国学研究、礼法思想探讨、孝文化研究、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5.
“《管子》四篇”存在着明显的“实化”精神、“虚化”政治的问题,这一问题与中国“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政治思想传统完全契合。本文着重辨析了“《管子》四篇”将老子之“道”往实际政治的方向引领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管子》四篇”中所表现出的君主专制思想因素,也将“《管子》四篇”对政治活动中精神作用的夸大与其他思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管子》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出现的一部宏伟的经济巨著①,在现存《管子》76篇中,大部分内容均涉及到经济问题,其中尤以《轻重篇》对经济问题的论述最为丰富,从管理思想角度看,可以说是一部封建社会国民经济管理学。其中特别是对商品、货币、价格、市场的管理讲得最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本文仅就“轻重论”中的宏观调控思想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管子“心术”与阳明“心学”思想之比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心术”思想和王阳明“心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具有博大的内容和深远的价值。对管子“心术”和王阳明“心学”进行比较分析,这是初步的学术尝试。研究二者的差异,有助于深入理解“心术”及“心学”思想,拓展对两种思想的传统理解。  相似文献   

8.
追求可持续发展是《管子》生态经济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一点集中反映在其生产观、消费观、分配观与赋税观中。《管子》的生态经济思想与其“因顺”哲学紧密相关,它给处于生态困境的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管子法律思想较之前朝法律思想的进步,在于宣明“利”为立法之本和权用之基。立法方面,管子认为,法为实现具体利益目的之公器,擢升功用性为法的本质属性,缘利器法;法用方面,管子在以法治民、以法治德、以法治财过程中,逐步谋求到王霸之需,实现以法谋利的事功。这种法利的辩证实践体现出管子鲜明的实用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当代法制建设或许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管子》法治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杂糅各家学说,内容极为宏富庞杂,全书主要以“道法”为纲要,以“法治”为核心,尤其是“以法治国”思想注重法治而不否定道德教化,倡导礼义廉耻而拒绝人治学说,深邃精湛,独具特色。《管子》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法的特征、法的作用、法的制定、法的推行、德教与法并重诸方面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11.
刘向整校古籍,根据各篇产生的时间及思想的真伪,多作内、外、杂篇的分类。《管子》一书中“内言”、“外言”、“杂篇”的分组也应如此。“内言”是思想源头,“外言”在“内言”的基础上形成并突出了法的思想,“杂篇”晚出,兼融道、法、农、阴阳等各家。《管子》中有“经言”一组,它是对“内言”的理论化、系统化,并上源“内言”,下启“外言”。根据“管子轻重”和“短语”、“区言”、“管子解”各组的性质,可分别与“外言”、“杂篇”并列。  相似文献   

12.
《管子》与《淮南子》都蕴含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而且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历史联系。强调农业生产的政治性,坚持“农本”理念,是《管子》与《淮南子》农业生态观的理论前提;在此基础上,二者论农都凸显出天人关系的特殊性,主张天、地、人相和谐的生态发展;二者都反对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过度干扰和影响,深刻反思人类农业活动的现实的局限性。与《淮南子》相较,《管子》农业观在生态意蕴上缺乏更为浓厚的黄老道家气息,且其农本立场受到“重商”思想的一定影响,但《管子》所主张天、地、人相和谐的“三度”农业生态观对前者影响深远,成为其农业生态思想得以承继与融会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管子注》是《管子》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文章首先对与《管子注》有关的作者、卷数及“轻重”篇注解问题进行讨论,其次简述了《管子注》的内容及特点,最后对其在《管子》研究史上的地位作出尝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农战思想是法家的支柱思想之一,厉行农战也是秦国得以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政治举措。然而,在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晋法家的农战思想被学界反复论及的同时,作为齐法家代表作的《管子》中的农战思想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管子》的农战思想与商、韩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本质的不同,它以民生富裕为核心,以“兴德”为体,以“轻重”为用,同样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管子》是我国古代包含经济管理思想资料最为丰富的书籍之一,而《管子》的轻重诸篇(汉代刘向编定为19篇,今存16篇),是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集中的部分。轻重各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问题,是关于封建国家管理、控制国民经济的目的(“轻重之势”)、手段(“轻重之术”)及其理论依据(“轻重之学”)的问题。经营谋略问题属于微观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轻重诸篇中涉及较少。但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轻重诸篇也还是包含着许多值得研究的谋略。  相似文献   

16.
对《管子》轻重理论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轻重理论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经济思想。通过认识轻重理论,掌握轻重规律、运用轻重之术,对搞活经济和经济的管理与调节都是有益的。下面谈谈对轻重理论的认识和看法。 一、轻重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运用 1、《管子》的轻重观。 《管子》轻重理论中的轻重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商品来说,是指商品价格的高低或贵贱。商品价格高或贵,就是“重”,商品价格低或贱,就是“轻”。二是对货币来说,轻重则是指它的购买力的高低或大小。货币购买力高或大,就是“重”;  相似文献   

17.
秦汉国家经济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从秦国商鞅以来到西汉中期国家经济思想的演变轨迹。作者认为商鞅极力推行农战政策,严厉限制和打击工商业,这实质上是一种国民经济军事化思想;而作为西汉初期国家经济思想的集中表现的司马迁的“善因”论,则是对商鞅经济思想的否定。在作者看来,司马迁宣扬的“善者因之”类似于西方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潮。由于实行这一经济主张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直接导致了《管子》轻重理论的形成,并且使汉武帝和桑弘羊将其大规模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8.
《管子》思想述评汤效纯管仲的执政实绩,深得后世景仰。孔子曾称赞管仲为有益于人民大众的仁爱之人,对子路说:“桓公九合者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对子贡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枉矣。”①司...  相似文献   

19.
《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两个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处理上,《管子》一方面提出人与自然相分,自然是客观的,人必须尊重它,依顺它,而不能违背它;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人与自然相合,人要善于用好自然规律,让自然为人类提供财富。二是人与人的和谐,它提出“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居处相乐”的重要思想。《管子》关于环境的认识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更多地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谈环境。《管子》同时也很重视环境与富民强国的关系,将善待环境看作是富民强国之道。《管子》的环境美学思想,体现出鲜明的农业文明色彩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0.
如何当好国君呢?管子认为君主应是贤人,应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要承担起管理官吏方面的职责,掌握驾驭臣下的手段.本文从君主的个人修养、君主的职责及统治术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管子的"君道"思想,充分肯定了管子思想的价值,并深入分析了其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