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孙丽  聂晓轩 《南方论刊》2011,(12):88-91
辛弃疾丰富而又独特的人生经历和豪迈而又复杂的个性色彩,铸就了稼轩词雄深雅健、沉著痛快、意蕴丰富的总体风格。稼轩词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稼轩词的赣文化意蕴。二是稼轩词的隐逸文化意蕴。三是稼轩词的儒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当代汉语新义词的词义演变模式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都有不同表现.词汇意义方面,转移和扩大所占比重很大,缩小和虚化的情形很少;语法意义方面,转类情形最多,实义词素副词化、虚词新义现象较少但值得关注;色彩意义方面,色彩转移数量可观,种类也最多,弱化只显现在部分词语身上.  相似文献   

3.
再论同义词     
葛本仪 《文史哲》2003,(1):108-111
一、现在对同义词的界定是不恰当的 ,应该把意义相同和相近的词分开 ,并给同义词以应有的地位 ;二、词的意义内容 ,即词的词汇意义及其概念对应性 ,以及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是确定同义词的标准和理论根据 ;三、同义词有完全同义词、不完全同义词、义项交叉同义词、言语同义词四个类型 ,并各具不同的性质特点 ;四、古今词和词素也可形成同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 ,色彩意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一词多彩     
<正> 词的意义内容由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部分构成。正如词汇意义有一词多义,色彩意义亦可一词多彩。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谓的一词多彩主要指一义多彩,即针对单义词或多义词中的某个义项而言的,因为一词多义未必就是一词多彩,而一词一义也未必就是一词一彩,同一词中色彩意义的数量不受该词词汇意义数量的制约。色彩意义是由词的诸多感性特点形成的,这是有别于词汇意义的理性特点的。从客观存在本身看,各种事物、现象立体地存在于客观现实之中,由多方面的特点构成,受许多相关因素制约,这多种特点及许多因素都由词汇意义来反映是不可能的。词汇意义仅从中抽取内在本质属性、一般特点,而对事物、现象的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不予承认和接纳,因而客观存在的某些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就要由色彩意义来反映。当然并非所有的非本质属性、具体特点都能转化成色彩意义的内容,而是那些具有鲜明特色的给人印象深刻的非本质属性进入色彩意义。如果这种特色(包括词本身的某些特点)在同种事物、现象中表现为不只一个方面,那么就要由多种色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典词味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味"作为词作审美之本标树之论的承传,二是词味表现要求之论的承传,三是词味创造与生成之论的承传。其中,在第三个方面,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条线索中:一是字语运用与词味关系之论的承传,二是词作用笔与词味关系之论的承传,三是艺术表现与词味关系之论的承传。上述几条线索,从主体上展开了古典词味之论,分专题勾画出了古典词味论的论说轨迹。  相似文献   

6.
试论词的感情色彩及其构成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家都承认,语言中某些词具有感情色彩。但是,词的感情色彩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词才具有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有什么样的构成方式?这样一些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 词义是客观现实中一定的物体、现象、性质、特征、行为、关系等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因客观对象本身的不同,词相应地具有着不同的意义内容,这种不同的意义内容是词的理性意  相似文献   

7.
理趣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特征,在北宋词中有着较明显的体现。北宋词中的理趣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1)丰富的人生感悟,(2)深沉的历史感慨,(3)理性的情感透视。理趣特征的凸现,使情韵丰富的北宋词具有一定的思辩色彩。  相似文献   

8.
吴艳 《江西社会科学》2003,(11):136-137
“色彩词+X”这类委婉词语不仅表义形式特殊,委婉词语中的色彩词也被赋予了带指向性的联想意义;而且时代性强,深层的委婉含义折射出现今的人文世界,更多地表现出社会公众的心理情感和褒贬内涵。本文拟从色彩委婉词语的构成特点、结构方式、语义内涵、语用倾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一、“色彩词+X”族委婉词语的构成在古代中国,黄、赤、青、白、黑就被视为五种正色,一直到现在这五色词也是汉语中最基本的色彩词。色彩委婉词语主要是由传统的黄、赤、青、白、黑五种正色,加上单音节名词或双音节名词构成。由它们构成的色彩委婉词语主要有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9.
陶原珂 《学术研究》2000,(2):121-126
由于词例涉及面广,可以用来反映词的源流、搭配,词义的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等等,词例与词典的适配关系较为复杂。本文从溯源释义、训诂释义和辨形别义三个方面探讨词例与词典功能适配关系的理据性,试图揭示出词典用例的某些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加晓昕 《天府新论》2011,(5):147-150
从色彩词动态产生发展的角度来观察,现代汉语中单音色彩词类型很丰富,既有古今一致均表示色彩范畴的色彩词,这类色彩词又分为两类:一是色彩范畴一直固定的,每个词语都表示某种固定的色彩范畴;二是色彩词表示多个色彩范畴。也有现代已经不再使用的历史古词。还有后代才产生的由指物发展到表示特定色彩范畴的色彩词、含有非彩信息的一些色彩词以及语义偏移而产生的色彩词。  相似文献   

11.
贾迪扉 《殷都学刊》2004,(2):109-112
"后门儿"笑话儿"等词中的"儿"当看作特殊词缀.除了不自成音节的特性之外,"儿"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构词、表义和修辞色彩等方面.其特殊作用可以概括为改变词性,变不成词语素为单音节词,变两个本不能组合成词的语素为双音节词,调整词形,区别词义,增加感情色彩等.  相似文献   

12.
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洵是桂派词学的一员主将。他与桂派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很密切。他的词体现了桂派在创作方面的实绩;他的师周吴和贵留的主张,是他在理论方面对桂派的重要贡献;他的说《梦窗词》,则是他在批评方面对桂派的重要贡献。正是在创作、理论和批评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奠定了他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桂派词学而不讲陈洵,无疑是很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词的褒贬是依附于词的指称义而存在的感情色彩,一般来说它是固定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词,在一定条件下褒贬色彩可以发生变化。弄清制约词语褒贬的各种因素,对于把握词的感情色彩、增强词语表达效果、促进语言规范化都十分重要。本文试从语言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略作窥探。语言内部因素一、语音因素词是语音与词义矛盾的统一体,语音的变化导致词义的改变,而依附于词义的色彩意义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如“好”通常读上声,是襄义。读去声为中性:“虚心好学”、“好为人师”。再如“恶”Q读j和读Wb虽都属贬义,但读e的贬义程…  相似文献   

14.
形象色彩与修辞杨振兰词的形象色彩即在词的形象意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感性的联想色彩。它作为色彩意义的一种类型蕴含在某些词的意义之中,从而使得该类词形象、生动、引人联想,令人回味,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形象色彩构成了色彩意义中最富有修辞特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商标词的语音修辞与音译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就语音修辞在商标词构成中的作用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拟声"、"音韵"两种辞格现象的研究阐释语音修辞是商标词构成中的重要理据.本文还就商标词的音译优势进行了探索,认为使译词展示修辞色彩,异国文化色彩和情感色彩,并使之具有独用性是商标词音译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自寿词为生日感怀之作,多作于中年或晚年。宋代自寿词注重对生命历程的反思和对生命意义的体认,呈现出浓重的悲伤色彩,表现在死亡焦虑、功业苦闷和幻灭之悲等方面。宋代自寿词对寿词祝颂本意的反叛和背离,使其成为抒写词人内心隐忧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17.
色彩是最富有表现力的信息,人们借用色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丰富自己的语言。中西方在运用色彩表示意义方面也存在差异。每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文化传统的体现。因此在颜色词的使用和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18.
《毛诗传笺通释》一书大量运用声训。著者在运用声训进行训诂时,被训释词与训释词在语义大致上有三种关系:同源词关系、同义词关系、词义无关。其中词义无关又可分为,同音借用字关系和同音词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浅谈苏童小说色彩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浩 《理论界》2008,(8):118-119
色彩词作为文学语言的调色板,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苏童小说运用色彩词来描摹事物,营造意象,渲染气氛,表达情绪。从而形成他独特的色调运用和追求,使色彩词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20.
刘芹 《殷都学刊》2012,33(4):97-105
通过对《诗经》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联绵词音节语音特征组合方式考察,发现《诗经》联绵词双音形式组合遵循音节响度顺序原则,表现在声母、韵部主元音、韵尾三方面.某些声母组合方式,反映了这类辅音特殊的语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