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首先要找准问题,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目前,我国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问题意识的薄弱,这严重制约了公共行政学的进一步发展.公共行政学的问题意识,是指公共行政学者与务实者在公共行政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以专门的公共行政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逐步形成的认识行政问题的实质和类型、发现并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行政问题的意向和能力.公共行政学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回应当今世界发展提出的挑战与反思性地参与中国行政发展进程的构建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以推动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中国特色公共行政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王天民 《理论界》2009,(4):76-77
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路径,经济分析方法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已有所体现,然而国内学人的探索往往表现为在具体诉讼程序、制度或规则研究中对经济模型的生搬硬套。因此,有必要揭示经济分析方法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翻译社会的发展现状呼唤加强翻译产业研究,期盼研究范式的突破。分析开展翻译产业研究的三个主要原因,阐述国内外翻译产业研究的现状,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同时呼吁构建“翻译产业学”的全新译学理论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开展针对该体系的专项研究,以探求解决翻译产业生产、翻译产业教育、翻译产业研究等诸多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概念的混乱、研究路径的不清和研究方法的褊狭是当前我国公共行政学遭受质疑、面临发展危机的重要原因.我国公共行政学要走出危机首先必须面向实践,从研究中国的实际出发,对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建立既符合中国传统和现实,又有利于国际交流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其次还应重视研究方法的训练和运用,并加强微观领域公共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略论发展行政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行政学作为当代行政学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的地位,已获得公认.中国行政学界应当关注21世纪中国发展问题,构建中国发展行政学理论及其应用体系.本文在简要考察发展行政学的缘起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行政学的对象和研究内容,并对发展行政学的基本问题——发展行政的作用及其有效的条件以及发展行政学的方法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胡星斗 《云梦学刊》2006,27(4):30-31
我的中国问题学不是纯学问,而是学术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侧重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如劳教、信访、户籍、三农、反腐败等,不能因为它们“敏感”,学者就不去关心、研究;越敏感,越回避,问题堆积越多,最终可能导致社会爆炸。如信访,我经常接到血泪投诉,有的上访十多年了甚至几十年,有的家破人亡,有的在上访时被打死,面对这些,你如果还是无动于衷,不去理会,不去写文章探讨合理的制度、帮助政府、帮助受苦受难的人,恐怕你就是冷血知识分子了。所以,学者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良知;在我看来,学术没有禁区,研究没有禁…  相似文献   

7.
鲜明 《社会科学论坛》2013,(3):64-68,75
系统回顾了西方音系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一些西方音系学重要流派的理论框架和主要观点。西方音系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善体系、创新理论的过程。音系学流派的繁荣在于吸收每个时代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用来分析和解释各种语言的语音现象,每一个流派都为音系学开辟了独特的视角,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任何理论都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于阳  郝晓敏 《理论界》2011,(4):68-69
当前,在我国犯罪学发展中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科学性、独立性与本土化等三个方面。解决科学性问题主要体现为在犯罪学研究方法上,需要加强实证研究、尽可能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注重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独立性问题,主要靠明确犯罪学自身学科性质与学科定位,廓清犯罪学与刑法学之间的关系;而将我国传统中有关犯罪学的思想融入到当代西方犯罪学理论中,便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我国犯罪学发展中存在的西方犯罪学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它与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运用社会保障学这一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来分析贫困问题,为理解"贫困"的概念与成因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可以借助社会保障学来分析社会保障在缓解、预防贫困方面的重大作用以及社会保障与"贫困陷阱"的关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有助于认识社会保障在应对贫困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及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为我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保障的缓解及预防贫困的作用,同时避免"贫困陷阱"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日本现代中国学的发展,以1978年和1990年为界,将日本现代中国 学(1945-1999)分为三个时期,并比照传统的日本“汉学”,从哲学、文学、语言学和史 学四个方面评介了日本现代中国学的现状和进展,介绍了日本现代中国学所拓展的新领域: 宗教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总的来说,日本现代中国学既 继承了日本传统“汉学”的实证主义学风,又发展了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方法,拓宽了 研究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对古代中国文化的研究,还将触角伸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化的深层, 使日本现代中国学成为国际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马来平 《齐鲁学刊》2001,(6):115-118
日前,我国软科学研究的突出问题是方法缺席、方法浮浅、方法落后。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软科学研究水平,软科学界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改进软科学的研究方法:搞好课题组的知识结构搭配;鼓励定量研究;普及系统科学方法;推广计算机仿真方法;支持软科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科学修辞学是修辞学和科学哲学共同发展的结晶。西方的修辞学先后经历了传统修辞学、近代修辞学和现代修辞学的发展阶段,西方的科学哲学也呈现出“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和“修辞学转向”的演进轨迹,正是现代修辞学朝向科学的转向和科学哲学朝向修辞学的转向共同促成了科学修辞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关于科学知识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立 《齐鲁学刊》2005,(2):121-124
人们对科学知识本性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从18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 学的理论体系来看,人们对科学知识本性的理性认识,已经发生了从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论到历史主义的科学知 识论的历史演变,现在正从历史主义的科学知识论向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论转变。  相似文献   

14.
胡杨 《云梦学刊》2003,24(5):14-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2000—2001年组织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大讨论,发表了对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现象、根源和具体防治措施等各种观点。随着学术规范大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学术共同体内部深层的理论矛盾如学术规范讨论中的“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价值规范矛盾问题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自足性问题等等逐渐暴露出来,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既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理论矛盾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孳生的原因,因此整饬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应该从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重构入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为切入点 ,阐述社会科学在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作者以重庆社科院为例 ,说明在西部大开发中 ,社科研究是大有作为的 ,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为迎接挑战 ,社科工作者首先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 ,立足于自身的新发展 ,同时 ,全社会应当进一步重视社会科学事业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角度对波普尔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加之梳理。认为波普尔作为逻辑基础主义者,将科学哲学思想方法向社会科学哲学作了推广。这种证伪主义的方法论与其知识观和政治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近代科学意识对历史规律的理解造成了无法克服的困境,以致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难解之题。20世纪以来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似乎对此问题的解决透露出一丝曙光;其对偶然性、随机性、非线性等等世界特征的本体论地位的确立,好像为走出近代意识造成的困境提供了可能。但是,就科学自身的本质而言,复杂性科学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近代科学,探寻世界的因果关系和规律仍旧是其本然的使命。正因为如此,复杂性科学并未改变理论本身的决定论特征。所以,试图以复杂性科学来解决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性关系问题依然困境重重。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科学观的认识,我们应该从他的早期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来理解.这里不仅有他早期关于自然科学的思考,更主要的是他对于人的科学的新理解.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现象和私有制批判之后,马克思提出了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合二为一的观点.此举是建立在"时象性活动"原则基础上的关于人和自然统一以及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统一维度上的存在论革命.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只有掌握了先进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技术创新观念淡薄,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了企业创新能力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源泉。因此,要进一步明晰企业产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开发投入,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两大科学发展经历了交替领先的嬗变过程。原始科学混沌未分;古代早期,哲学社会科学思想萌芽在先;古代后期,自然科学思想萌芽呈后来居上趋势,科学发展显现优势向自然科学转移苗头;近代科学开始分流,自然科学脱颖而出,哲学社会科学落于弱势地位。现代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后来居上趋势,为两大科学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发展两大科学必然趋向融合,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