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新加坡政府不遗余力地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目前,已经有数家海事信托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这种航运融资的创新,不单对本国航运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也稳固了新加坡作为世界航运中心的地位,对新加坡海事信托的探寻有助于我们创新设计适合本国的船舶融资模式,合理地促进我国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航运业的发展规律解读“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国内关于国际航运中心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进行剖析,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港口的发展规律、航运产业核心竞争力及航运活动的特点等多个角度,探讨国际航运中心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高度发达的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最本质的特征这一结论,并对国际航运中心进行了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3.
黄河清 《金陵瞭望》2009,(26):20-21
全球经济及物流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航运物流业和经济之间的互助发展关系。促进了具有物流及航运优势的地区对航运中心建设的关注。那么,如何加快推进南京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连有着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大连面临着国内外各大港口的激烈竞争,再加上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总结出伦敦、香港、新加坡、纽约、汉堡等几大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并指出其可供大连借鉴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加速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对策:加强集装箱场站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完善航运服务功能;推进制度创新,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航运科研投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大连有着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大连面临着国内外各大港口的激烈竞争,再加上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总结出伦敦、香港、新加坡、纽约、汉堡等几大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并指出其可供大连借鉴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加速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对策:加强集装箱场站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体系;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完善航运服务功能;推进制度创新,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航运科研投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分析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应有的地位及基本定位,阐述大连建设航运信息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大连建立中国船员信息中心的构想及方案。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香港是著名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被誉为“东方之珠”。近百年来,它一直是远东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为“亚洲四小龙”之首。香港是与纽约、伦敦、东京齐名的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是与世界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的国际贸易中心,是与世界上460多个港口建有航运关系的国际航运中心。同时,  相似文献   

8.
从大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出发,在分析国内主要港口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航运中心建设亟须建立的法规体系,并就完善法制环境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央政府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考察世博会与航运中心建设的关系,我们认为,上海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世博会,加速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理想.  相似文献   

10.
区分和确定港口类型是进行港口布局和区域规划的基础。传统的港口分类方法已经不能作为对港口分类的最恰当诠释。结合港口特征提出新的港口分类方法,将中国港口划分为11个类型。阐述世界现有国际航运中心的共同特点,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指出上海港港口类型的归类,即上海港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型港口。  相似文献   

11.
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化的国际分工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素流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国际产业分工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分工、进而向产品内分工转变,产品的价值链被分解了,出现了国与国之间按同一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工的现象,这种分工的实质是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分工或“要素分工”,这给具备发展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只要应对得当,新一轮全球化也许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中国应该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依据,分工可以促进专业化,实现微观分工、宏观分工和国际分工的衔接,实现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的有机结合,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衔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蕴意是改善和调节劳动分工,促进中国以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和国际循环为主体的旧的分工体系向以国内分工、国内市场和国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分工体系的转化。从分工理论视角下构建基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出发,构建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路径,是以分工理论为指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前提,大力发展新经济体系; 构建具有自主创新,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消费引领创新,培育新型消费体系; 把国内流通与国际供应链体系相融合,推进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在更高开放水平上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相对接,用优进优出的发展模式,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3.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全球范围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判断的结果,是我们国家走向世界前台后首都工作的一个新的奋斗方向,是后奥运时代北京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高层次发展的战略选择。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国家战略,必须依赖于中国的加速崛起。必须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首都特点的城市区域体系新模式,必须加快建设国际政治中心、国际文化中心、国际科技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14.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深化的产物,是当今国际分工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对国际分工理论演进过程的阐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分析了当今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和影响。分析结果认为,中国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要素质量,改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期以来东盟国家华人华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华侨经济的快速增长状况与当时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取向有很大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东盟国家作为有利的商品和投资市场前景被看好.东盟国家为吸引外资,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纷纷制定了条件更为优惠的外资政策,使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环境趋好,诱发了八十年代下半期以后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深入,全球范围内的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对于引进外资、扩大就业、增加出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西部地区来看,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外贸易总体比较落后,但具备了发展加工贸易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现代产业及技术优势。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认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殖民扩张所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认为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的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也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成为现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形式。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采用全球价值链分解法,将我国总出口分解为十六个部分,并构建VSS(后向垂直专业化率)和VSS1(前向垂直专业化率)两个指标,从出口总体和双边两个层面测度了我国垂直专业化程度及位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更多是以后向方式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主要参与的是产品加工和组装设计等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位置。但从VS的构成成分和VSS与VSS1的差值变化来看,近年来我国又正在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开始承担国际分工中的更多中间环节,贸易质量有所改善。与此同时,我国后向垂直专业化来源地和前向垂直专业化目的地更加分散,不再仅仅集中于美国、日本、韩国等经济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发展中的定位,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新国际分工模式下形成新的格局与特点,强调指出,创新性的发展新格局思维、构建参与区域分工的合格主体以及在多边体系下娴熟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与技巧的运用,必然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