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北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32-35
逻辑学是一门以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为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工具性科学。它来自人类的思维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石、获得新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各门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创新是科学发展与昌盛的基础。在科学之林,科学促进着逻辑学的发展,逻辑学的发展又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知识经济在呼唤知识创新的同时,必然呼唤逻辑学的更大发展、呼唤逻辑教育的更加普及。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初以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法院实行"判后答疑释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法院在宣告判决时或裁判宣告后6个月内,对当 相似文献
3.
汪海燕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
逻辑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逻辑学百年》作为中国逻辑百年里程碑式的著作,对中国逻辑百年的发展脉络作了较详细地探讨并对逻辑理论的重要成果作了概述,把中国逻辑百年历史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但是,它却忽视了我国逻辑学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逻辑学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逻辑理论的引入、完善和发展一刻都离不开逻辑的应用。人们是始终把逻辑学作为思维工具,使其在思维实际的运用中,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的。逻辑应用是逻辑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果不谈逻辑应用,轻视逻辑应用的理论,逻辑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逻辑应用仍将是我国逻辑学研究与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陈波教授从《逻辑哲学引论》(1990)到《逻辑哲学导论》(2000)再到新作《逻辑哲学研究》(2004)的系列专著,以哲学思考逻辑,以逻辑思考哲学,是一位真正逻辑学人的哲学思索,对中国逻辑哲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著作具有信息量大、论述明晰、思想性强、态度客观、见解独到等特点,很有学术份量,值得反复阅读;还希望拓展某些内客。 相似文献
5.
张留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36-40
陈波教授从《逻辑哲学引论》(1990)到《逻辑哲学导论》(2000)再到新作《逻辑哲学研究》(2004)的系列专著,以哲学思考逻辑,以逻辑思考哲学,是一位真正逻辑学人的哲学思索,对中国逻辑哲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其著作具有信息量大、论述明晰、思想性强、态度客观、见解独到等特点,很有学术份量,值得反复阅读;还希望拓展某些内容。 相似文献
6.
7.
王习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40-43
当代逻辑学研究呈现出多层面的特征,本文概括了不同层面的逻辑学研究所探究的主要前沿问题,并提出一立“观”、三取向应是逻辑学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8.
《逻辑学》的开端和《资本论》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德初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4)
凡以理论形式逻辑地再现客体的系统和发展的科学体系都有一个开端问题。 开端的确定,关键在于把握开端的特点。通过对黑格尔的《逻辑学》和马克思 《资本论》的比较分析,认为开端是最普遍的,是一切后继范畴的原素形式,寓 于这些范畴之中。开端是最抽象的,而一切后继范畴则相对具体,开端成为 这些范畴的一个内在规定。开端作为最抽象的规定是最简单的,因而,在思 想史上反映也较早。开端包含了一切矛盾的萌芽。 相似文献
9.
创新思维是相对于传统思维而言的,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阻碍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既有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的深化、发展和突破,是从新基础、新视角、新机理和新特点来认识事物的心智活动。“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逻辑的理性方式在哲学思维创新和科学创新中起着重要的工具和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已经过去的2012年,一些新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面对复杂纷繁的现实,这些书让我们的思想得到沉淀,帮我们找到内心的充实和宁静。 相似文献
11.
周玉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
爱的意识、大爱精神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爱是普遍的又是历史的具体的,大爱精神既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利益关系中,表现为特殊的具体的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大爱实践是大爱精神的源泉、动力、出发点和归宿;大爱行为是检验和区分"真爱"与"假爱"的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2.
王德军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12-414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通过对大爱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大爱精神的理论创新,鲜明地折射出大爱精神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为大爱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弘扬大爱精神 建设大爱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通过对大爱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大爱精神的理论创新,鲜明地折射出大爱精神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为大爱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伟大建党精神是立党兴党强党的巨大精神动力,深入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从理论、历史、实践和价值逻辑着手,深挖四重逻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而言:从理论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铸就“两个结合”的思想典范;从历史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昭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实践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伟力;从价值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演绎党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党的长期执政和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对教育重大战略地位的新认识,体现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探析这一论断的历史逻辑进程、科学理论内涵以及实践根源和发展路径,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焕然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1):115-116
师专的美术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 ,结合《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新观念 ,调整课程 ,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及理论知识 ,懂得教育教学规律 ,能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美术教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赛后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庆贺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4)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就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其现状主要表现为对外开放率逐步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自我造血"能力不强;"本体经营"为主,经营范围、方式进一步扩展;经营观念逐步改善,但营销观念相对滞后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建前统筹规划、拓宽融资渠道、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开展多种经营、为职业体育赛事的发展提供平台、体教结合、开发场馆无形资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富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1)
在 2 0世纪末 ,人类产生了普遍的精神缺失。对理想社会的追寻 ,仍是人类社会的梦想。中国本土的大同理想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资源 ,其现代意义日见显明。怎样处理大同理想与现实社会、人性本质间的深刻矛盾 ,克服乌托邦思想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是当代人类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刘向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3):88-90
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开设创造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欲望;有益于丰富他们创新的理论和知识;更有利于提高他们自身创新的能力以及培养教育他人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来探讨技术落后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对外经贸往来程度如何影响其技术进步,并使用我国数据来对模型结论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通过增加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来促进技术进步,也会降低我国通过对外经贸往来而接触新知识、新技能并进行学习与模仿的机会,从而减弱这一途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溢出渠道而言,对外贸易比FDI对我国技术进步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