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充满活力,既区别于过去那种僵化的模式,又与资本主义根本不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对社会主义的这一科学理解,从而为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宏观指导。作为一种常识,人们知道,活力仅存在于有机系统之中。我们把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来看待,并充分研究其内在的机制,将加深对改革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本身的领悟。机制是一个系列概念, 相似文献
2.
三中全会以来,一股锐不可挡的改革潮流在各行各业中逐步兴起,形势喜人又逼人。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思想障碍。例如:有些同志思想不解放,习惯于按老规矩办事,因而不愿改革;有些同志则用平均主义的思想理解社会主义,害怕改革会引起贫富分化,因而不敢改革;还有一些同志求稳怕乱,一股劲地叫喊条件不成熟,主张慢慢改革;有的甚至从既得利益出发反对和压制改革。这些思想的存在,说明一些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质缺乏深刻的认识,也说明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宣传教育。本文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改革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彻底的唯物辩证法,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论断,它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特征,把握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特别是对于认清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晋阳学刊》开展的关于“社会改革理论”的讨论,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当今世界有两大潮流:一是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它席卷了一切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一是社会改革的潮流,它已波及了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潮流的发展,必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迅速发展。对这两个历史潮流,我们理论工作者不能,也不应回避,必须正视、研究它。我深信这种研究必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必将有助于这两大潮流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正> “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该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已经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改革始终是和它相伴存在的,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任务。因此,系统地阐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观,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指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性质和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其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全社会的根本利益已经一致起来,所以,社会矛盾的解决无须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冲突,而通过人们有计划的改革就能够实现,所谓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就是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人们自觉的活动,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非爆发的方式得到解决。从破除陈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描述以及党的第三代领导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界定,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社会总体框架来进行的。小康社会的最大特点和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完美结合,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的性质是由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所决定的。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消灭阶级的革命是人类社会中更为深刻的,也是具有最终意义的社会革命。改革就是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中实现这一革命任务的基本的革命形式。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最终消灭必须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中实现消灭阶级就是要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诸方面造成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两大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为了迎接挑战,尽快地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我国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样,正在进一步地深化改革,加快改革,改革已成为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历史潮流。正为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指出:“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社会。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当前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更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而得出的科学论断,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一、改革是为了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就是近些年来我们在对历史经验进行反思、对现实经验进行概括而产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是我们在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所取得的重要思想成果。正确理解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及其与改革的关系,对于我们继续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增强在实践中执行这条路线的自觉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元旦,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号召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在改革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近来也要求我们改革开放要更大胆一些,步子更大一些,发展更快一些。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本文拟从改革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和改革与四项基本原则关系方面,来探讨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改革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恩格斯作了经典阐明。他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 相似文献
13.
一 革命和改革是人类社会解放生产力的两种方式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只有通过一定手段,打破这个桎梏,实现社会变革,代之以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15.
16.
社会分工不会随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因而产品交换的市场也不会消失.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由国家财产转为社会财产,实现其剩余产品的社会化分配.一个社会的社会主义程度是可以计量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实现的手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仍是社会全体成员对物质及其他利益的不断需求.社会主义只是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的一部分,要不断实现和增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但不能将社会主义的原则应用于其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一个长期的理论课题和工作任务。如今,宗教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定义,他说:“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个定义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片面认识,是重建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正确理解这个定义。不仅有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而且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向纵深发展。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有下面三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不应发生误解。第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服从于、服务于这个核心,又是消灭剥…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同市场经济有着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概括地说,就是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教育发展的状况,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准备物质基础,教育应适应每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但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学校的专业结构、培养方向、课程、教材由国家统一制定,学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产业开发得不到重视,培养出的人才由国家统包分配,自主办学、多形式办学、竞争机制长期处于被限制、排斥的状态。这种办学体制,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把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集中起来,为保证国家急需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曾起过积极的不容否定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制改革卢东华,丁新约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重塑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在所有制关系改造过程中,其核心问题是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寻求合理的国有制实现模式,是我国社会生产力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