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与信息     
市场经济既不姓“社” 也不姓“资”,为什么还要 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既不姓“社”也不姓“资”,是针对一种传统的观念而言的,即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把计划经济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实际上,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这一提法,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争论不休的关于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争论,明确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而且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金融危机引发的反应对长期困扰我们的姓“社”姓“资”问题具有难得的方法论启示,即不要离开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去讨论姓“社”姓“资”问题,离开这个关系,便不能回答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问题.也不能回答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恰恰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依存和联结”,才使资本主义得到了局部的人性化的改善,才使资本主义在危机爆发时得以喘过气来。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因与资本主义的“相互依存和联结”现象,而坚信市场经济选择的正确性,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再一次指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而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这样就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区分开来,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过去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区分开来,突破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的观念,指出商品经济不姓“资”。这在理论上是一次大胆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邓小平同志又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区分开来,指出市场经济不姓“资”,完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究竟姓“社”还是姓“资”在我国争论了几十年。本文认为,讨论问题不能从本本出发,而应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经济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想不经过市场经济,直接跨过“卡夫丁峡谷”进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关系到包括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私营经济的发展,公有制、按劳分配、对外开放、引进外资、资本性质等等一系列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方向问题;虽然经过多年的讨论,所谓姓“社”、姓“资”的问题不再象过去那样困扰着人们的头脑,但这主要是指计划经济时代对社会主义教条主义理解的公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思维的定式,阻挠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探索而造成的.而当这一障碍有所突破,即可以科学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所谓姓“社”姓“资”的问题的探讨——即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或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文主要是就后者而言的,因为经济是基础,如果我们能够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那么自然我们也就能够有科学地解答社会主义的基础)自应是理论界、、学术界重点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在于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而且更在于它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改革的实践目标和行动指南.不幸的是,在这一问题上,人们未能加以足够的重视,这一方面有可能是人们认为探讨这一问题有可能框于传统的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之中;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一部分人似乎觉得只有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8.
以往,人们一般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并把它作为一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来遵循,以这个“原则”来区分姓“社”和姓“资”。这在理论上是一个误解。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江泽民同志去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的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建立在社会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这些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标志。”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在经济运行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机制的状况,而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经济体制和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的中国,为什么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什么要用市场经济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呢?这不是信念问题或感情好恶的问题,而是实证性问题。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不再纠缠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姓“社”或姓“资”的抽象概念上,而要切实考察这两种经济运行机制在世界经济竞技场上进行的历史较量,说明它们各自在什么条件下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从整体上看何者更为有效。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提出问题,就可以说,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一、中国选择市场…  相似文献   

10.
按照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要正确看待私营经济,既不要有“恐资病”,也不要犯“崇资病”。私营经济成份姓“资”不姓“社”,判断依据不要把改革开放成败标准和经济成份性质标准混同,市场主体和社会经济基础混同。私营经济的补充地位不能单纯看数量比重,要在不同产业领域有所差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同公有制企业一样要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展,不能靠政府“优惠”生存。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以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就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为这个基本纲领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对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具有姓“社”和姓“资”的社会属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一是保持了经济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保证了政治上的共产党领导,它们二者都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社会目…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力机制陈庆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含着动力机制、市场机制和调控机制,动力机制是最关键性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市场经济就其属性来说,它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手段,是中性的,既不姓“资”...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0月,扬州市委党校和本刊编辑部在扬州共同主持召开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方法”座谈会,现将出席座谈会的部分学者的发言刊摘如下。(陈方根,扬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进一步突破性“资”、姓“社”的观念束缚,深入研究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理论、运行模式和具体操作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是在关键时刻针对近两年改革开放步子迈得不大,经济发展速度不快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就如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而进行的一次谈话,内容丰富。以经济领域来说,重申生产力标准,克服姓“社”和姓“资”的“新凡是”思维观念;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强调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都是事关“一个中心”能不能落到实处的大问题。而我认为,最能促使全党“换脑子”的重大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它对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的深化改革,促进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拙文试就市场经济与民族繁荣发展的一些相关问题,谈点浅陋的看法,以求教于民族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给予斧正。 1 建立市场经济是民族繁荣发展的需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既不姓“社”,也不姓“资”;没有国界之分,也没有民族之别。无论哪个国家或民族,谁拥有市场,谁就拥有了财富,繁荣发展;谁失去了市场,谁就失去了财富,穷贫落后。这已为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史所证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其中媒体操作的两种观点,在学界存在认识上的重大分歧。一是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与国有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国有体制冲突,主张90%的国企彻底民营化,其余逐步稀释国有股(直至零);二是用市场的决定作用否定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虚构我国意识形态深藏着“苏联模式”,是“深化改革的障碍”。文章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步打破了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传统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显著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本质上讲,借口存在“苏联模式”的障碍,用市场经济否定国有经济和一切公有制经济,进而否定政府必要的调控作用,实际上就是主张全盘私有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还是否认资本剥削现象存在,批判还是粉饰资本剥削行为,永远是一个事关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的原则问题。本文在“雇佣劳动未必导致剥削”立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市场经济中消除剥削的必要性与正义性.指出,消除资本剥削“合目的”“合规律”“合规范”。这从理论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姓“社”的问题。消除剥削.将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名副其实。本文对当下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剥削问题,也做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是经济自由主义最忠实的拥护者和辩护者,他对经济自由主义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广泛的影响,以至于被所有新自由主义学派都称为“自己人”。他在新自由主义各学派中的影响和所处的地位可以和凯恩斯在各政府干预学派中的影响和地位相媲美。 哈耶克是市场经济的盛赞者,并将计划经济批驳得体无完肤。他个人由于反对计划经济等原因而对社会主义不够友好。因此,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几十年里,哈耶克的思想一度成为“禁区”。当我们意识到市场经济并不姓“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  相似文献   

19.
刘儒  郭荔 《东南学术》2021,(1):61-70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经过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形成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政市”互补关系,呈现出有效市场以有为政府为先导、有为政府以有效市场为基础的“双螺旋”结构特征.新型“政市”组合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又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超越了政府和市场“二元对立”传统思维定式,实现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理论贡献。这一理论的深远意义人们至今还未能认识,本文在此谈一谈个人的看法。自从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实践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与理论家,就着手寻找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具有生机和活力、创造出比西方发达国家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经济模式,但是迟迟没有找到;几十年来,他们也在努力争取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但由于受了凡事都要先问一下“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的束缚,不知道“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