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风潮愈演愈烈,将危害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进而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一向标榜“自由贸易”、“自由投资”的美国对外资并购却进行严格的管制。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外资并购管制制度,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管制法律体系,设立外资并购管制机构,建立外资并购听证制度,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并加强国家协调与合作,以确保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乃至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
外资并购是当前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它是我国为促进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利用外资并购的方式改组国有企业对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然,外资并购也可能对东北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利用外资并购的方式改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积极而审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是当前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利用外资并购改组国有企业对于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是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我国为促进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外资并购也可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利用外资并购的方式改组国企的过程中,我们应明确目标,趋利避害,采取积极而审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临近,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已经大规模展开.与此同时,外资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外资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状况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国有企业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得到根本性消除 ,国有企业并购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新一轮的国有企业并购高潮即将掀起 ,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非公有制经济和外资将积极参与国有企业并购 ,作为国有企业各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将成为并购的重点 ,战略并购、强强并购将成为国有企业之间相互并购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外资并购我国境内企业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立法存在的缺陷,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现行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规制进行整合,完善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7.
简析当前我国利用外资的经济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必须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当前,我们特别要关注和维护各个产业与金融领域的安全问题。2002年以后外资并购我国企业获得迅猛的发展,而外资并购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使我国能获得一定好处,但主要是被外资所利用,让外资捞取了最大利益,而使我国经济受损。因此权衡利弊,从我国实际出发,利用外资一般不宜采取并购模式;今后应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外资并购、控制我国的龙头企业、关键企业,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如果把作为国民经济核心和命脉的金融业,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过多地让外资进入,并逐步扩大其持股比例,对我国金融业以致整个国民经济都不能不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我们一定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继续对外开放的同时,认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活动给我国带来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逐步体现出垄断倾向。本文立足于外资并购在我国引发的市场垄断的特点,剖析现行的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制度的主要缺陷,提出应该构建统一的外资并购基本法和反垄断法,澄清外资并购的基本内涵,并对立法技术上的若干问题加以说明。以期对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立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对于愈演愈烈的外资并购而言 ,我国公司立法存在明显的不足。就股权转让、合伙企业出资额的转让、《公司法》和外资法关于注册资本的不同规定、外资并购中的关联公司关系等方面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的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而言,从内容上看,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完备性、甚至相互冲突,可操作性差;从形式上看,大多是行政法规,立法层次低,不利于规范我国外资并购行为。应呼吁加强外资并购立法。外资并购立法可采用"单轨制"、"双轨制"和"外资法"三种模式,我国应采纳"外资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马传栋 《东岳论丛》2006,27(6):253-254
《外资并购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研究》一书,是曹洪军教授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外资并购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研究》一书从规制外资并购及利用外资政策的国际比较着手,以探讨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方向,更好的发挥外国直接投资作用,在对外资并购与我国外资政策的互动影响进行计量研究和多角度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设计了我国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思路、框架,提出了我国外资政策新的调整建议。该书通过综合运用一般并购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外资政策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以及计量、博弈、对比、案…  相似文献   

12.
郑宝鑫 《理论界》2005,(5):82-82
外资并购是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选择和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外资进入时间不长,在外资并购领域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本文通过对这些不足的分析,提出规范外资并购行为的相应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资并购方式成为目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形式。外资并购行为既带来了资金、技术 ,又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科学高效地创建和完善我国外资并购法律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李煜 《江淮论坛》2011,(5):145-148
外资并购关系到一国的产业安全及经济安全。2008年《反垄断法》的出台,使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问题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规定,这是我国关于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但是由于我国反垄断立法起步晚,规定多原则性,尚存在着许多法律空白与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资并购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借鉴国外先进法律制度,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外资并购的动机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希望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利用外资来改组和整合国有企业;而跨国公司进行并购的最终目的是占领市场,获取最大利益。中外双方的战略动机有差异,这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作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第三次浪潮",有其投资领域更宽、我国利用外资渠道更多;并购企业增多、发展潜力巨大;投资环境更加完善、外商合法权益有更好保障等机遇.但外资并购也会带来垄断、并购社会成本增加、效益恶化、政府调控能力与定位角色跟不上等新的弊端.对此,本文提出了按世贸组织法规统一要求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体系、确定外商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制定外资并购细则,构建反垄断法体系、界定我国政府在外资并购中的权力界限等趋利避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有关效应分析表明,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是也可能导致外资垄断势力的形成。从国际竞争和经济安全两个角度对外资并购反垄断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加入WTO后国民待遇原则的普遍实施,我国政府在外资并购反垄断控制中将面临两难选择。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速度已经加快,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从事战略性并购的制度壁垒将逐步消除,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国股票的制度性障碍已扫除,必将对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形成挑战,通过政策引导和规范法律可以使外资并购在健康的轨道内运行。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利用外资环境的日益宽松,外资并购逐渐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外资并购对中国的投资法律体系带来了深远影响,除了在法律文件层面拓展和完善了现行投资法律体系外,外资并购还对投资法律体系中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外资并购带来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国家垄断审查问题,而我国现行的投资法律体系中这一问题尚是空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了外资并购中的国家垄断审查,为我国今后将这一制度法制化、普遍化奠定了基础,对现行的投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外资并购的立法策略选择上有抑制、规制和鼓励三种传统模式:抑制式立法策略过于强调外部市场控制与内部市场封闭,背离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立法方向;鼓励式立法策略能够满足市场对开放性和统一性的要求,但极易导致对开放程度的扩张性认识;规制式立法策略是对落后的抑制性立法动机的根本摒弃,是对鼓励性立法策略的改良式继承。当抑制式立法逐步被淘汰,鼓励式立法渐显随意之时,以引导式立法为突破的规制型法律策略成为外资并购法律制定的基本准则,并运用于我国外资并购法律实践之中。外资并购的引导式立法,要求根据我国外资发展实际,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及国家产业政策法规的总体性要求,从进入、运行与监管等方面对外资进行全面引导,以实现外资并购的合法、合理、合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