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明晰产权关系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薛扬搞好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采取各种措...  相似文献   

2.
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使花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的法人。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然是独立的利益主体,独立的利益也就必然体现为独立的产权。而从目前情势来看,则是国有企业现有制度尤其是财产权制度上存在着内在的弊端,致使国有企业改革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受到严重抑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企业财产上同时存在国家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两权界限无法界定,企业产权难以独立的问题。这种既难独立,又无利益的产权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要求。所以,国有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持续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不仅在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方面,而且在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支援农业和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乡镇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新课题,其中,企业产权模糊,就是当前严重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乡镇企业产权模糊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过程中,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低下,增量不足,存量凝滞,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但由于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具备法律效应的完善、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尚未确立,致使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产权改革酝酿已久,几经反复,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很难逾越但必须愈越的重大基础性障碍。这一切在具体实施与操作过程中,既存在理论上相关问题的争议,又面临实务操作上的诸多困难。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从以下诸相关方面试作论述。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1.各项企业改革形式述评 我国自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政策取向都是以改革国家与企业分配方式为突破  相似文献   

5.
要顺利地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从理论与实践上弄清究竟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应怎样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本文拟就现代企业制度有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要在理论上较为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内涵,必须先把握企业制度的科学内涵,为此,又必须先了解传统的商品经济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因为,企业制度在理论上和历史上都是传统的经济组织发展的结果。尽管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里所讲的传统的商品经济组织形式,是指在自然经济隙缝里存在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产权的含义的是:第一,产权是传统财产所有权分解形成的对财产的各种权能.第二,这些财产权利可以作不同的安排,既可以统一于一个产权主体,也可以作不同的分解,分属于不同的产权主体.产权这一经济现象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产权是传统财产所有权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产权与所有制和所有权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产权明晰是指产权主体拥有的权能具有排他性.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权能要有明确界定.第二,产权主体行使其权能的财产数量要确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有企业。笔者认为其核心问题是要遵照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关系,进行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为此: 一、明晰产权关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 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界定了企业资产的归属权和处置权。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实际上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之间生产、交换各自商品的所有权运动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在财产制度上明确主体和交易界区,因为所有权主体和界区规定了谁在交换,为何交换,否则也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产权主体和界区的明确,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为保证市场机制更为有效,至今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仍在不断探索。当前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乡村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了进一步增强乡村企业活力,转换乡村企业的经营机制,自1988年以来,淄博市周村区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试验方案,在乡村企业产权制度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与试验,并在乡村集体企业中引入股份制的经营机制。进行股份合  相似文献   

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化改革的重点,而搞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搞好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改革主要是搞好产权关系、产权结构和产权流通改革。  相似文献   

11.
12.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由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构成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就是通过相应的产权界定及运作,使企业通过实现利益最大化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在现有国有产权制度中,由于存在多层次的代理关系,而代理者的经济行为极容易偏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经济学者就现代企业制度发表了许多的看法,虽然人们一致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焦点在于产权,但他们对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关系以及整个产权理论的认识都有显著的不同。比较突出的是,部分学者提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理论已经“过时”,成了“旧框框”,现在需要的是所有权“分割”使企业拥有“所有权”,变成所有者,才能成为独立的主体,否则企业家就“不过是经营者而已”,他们只能受所有者雇佣,充当所有者的“高级打工仔”。由此还派生出种种观点,从中使人看到传统的封闭式所有制概念和所有权崇拜的影子。封闭式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就必须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既要有经营自主权,又要有自负盈亏的能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国家是唯一的投资主体,也无法形成竞争。在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国家虽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了企业法人制度,但这是一种不完整的法人制度。国有企业名义上虽有法人地位,却没有法人所必须具备的独立的财产权,难以建立起财产约束机制,只能负盈不能负亏,国家对企业仍负有无限责任,企业还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过渡经济学所研究的最重大的课题莫过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适合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国有制的改革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于是在国外居于非主流经济学的新制度学派一时间成了中国大地的时髦理论。的确,产权经济学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对选择市场运行的制度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交易与交易费用 在现代经济学中,交易(Transaction)一词具有广泛的含义,绝不仅限于商业中的买卖,其本意是指:“交互影响的行动”,指在经济领域中所有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交往活动作为与生产活动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它与生产活动在使用和耗费相同的资源方面,在实现利差最大、成本最小方面存在着竞争替代关系。生产活动是人对自然的经济活动,交易活动则是人对人的经济活动,包含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相比之下,交易活动比生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基础的理论分析盛宇华一、理论分析的基本前提适合于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在其特定的产权基础上。这一产权制度的核心是企业的法人制度。企业法人制度的代表是企业家阶层。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从资金市场上获得其所需的资金。在中...  相似文献   

17.
张小光 《理论界》2004,(3):61-62
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围绕明晰产权的思路,国有企业的改革沿着两权分离的道路进行,即国家作为出资人享有所有权,而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依法行使经营权。然而,从实施的效果看,这种两权分离的改革并没有使国有企业完全走出效率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明晰物质资本产权的同时,忽视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建设。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忽略人力资本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企业改革也难以成功。一、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  相似文献   

18.
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是今年改革攻坚战的三大内容之一,更是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的一场硬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界定国有企业产权,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实体,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复杂的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9.
产权问题成为近期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一些人认为产权不明确是企业当前活力不强,企业,地方决策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市场得不到发育的根本障碍。在他们看来,没有严格的财产所有权,市场价格是毫无意义的。产权关系不明晰或不明确,任何形式的权力下放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活力问题。当前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遇到同样的危机,其根源也在于此。因为所有改革的思路都仍然是把全民所有制作为既定的前提,因而改革便只是停留在决策和运行层次上,基本上没有产权概念,没有产权约束。  相似文献   

20.
试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自身的生存能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论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按照国际先进内控模式-COSO报告关于内控系统的整体框架要求,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五个方面入手,提出本人对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