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中文学交流之本然双向互动关系—《九云梦》与《九云记》之比较[韩]丁奎福编者按;围绕韩国古代小说《九云记》及其创造过程,最近一个时期在中国的部分学者中出现了一些非科学的看法,即不顾及客观文学史实而主观认为,《九云记》“是中国小说”,总纠缠于其“国籍问...  相似文献   

2.
晚唐诗人韦庄的名诗《秦妇吟》,《浣花集》、《全唐诗》都没有载。近代从敦煌窟中发掘九个《秦妇吟》写本,确证这部长篇叙事诗在唐末问世就名噪一时。可是后来湮论诗海,寂寞无闻,惟五代词人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六中稍见端倪。著名学者王国维、陈寅恪经过研究考证,对《北梦琐言》中有关《秦妇吟》的介绍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3.
《枕中记》是中国唐传奇中的著名作品,《九云梦》是朝鲜李朝时代(相当于中国清朝康熙年间)享有盛名的长篇小说.这两部小说虽然产生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但都是以写梦境为主.根据对这两部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设置,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枕中记》对《九云梦》的影响,从而反映出中韩两国文学上相互交流的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剧作研究中的一种传统观点,是除了肯定《牡丹亭》和《紫钗记》的主题,认为艺术上也比较成功之外,对《临川四梦》的其余二戏,都指为宣传了佛道思想,。是失败的作品。这种观点认为:“《邯郸记》为道家宣传,而《南柯记》则是为佛教说法。表现汤显祖衰老时期的悲观厌世,正是唯心主义者心灵空虚的结果。”①“《邯郸记》……最后导致了  相似文献   

5.
前言《水浒》这部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长篇古典小说,从明代成书至今,在我国流传几百年,对其评价,众说纷纭。解放以后,这部书仍被有些人捧为“农民革命的史诗”,把宋江的投降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水浒》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好作品,还是一部宣扬投降主  相似文献   

6.
论文围绕古代小说《九云记》的“国籍”问题之争,即这部小说是中国小说,还是朝鲜小说的问题,以发人深思的材料,证明了: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文学交流,从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相似文献   

7.
借传统观点认为司马迁籍写作《史记》以“舒其愤” ,实则是籍笔下人物来展示他所崇尚的理念美理想 ,主要表现为 :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悲壮 ,“隐忍就功名”的个体人格的高扬 ,个体思想品格的忠诚、磊落 ,使得全部《史记》作品闪耀出灿烂的理性光辉。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佛教历史发展及新中国佛教实践的理论总结,赵朴初提出“人间佛教”思想,其中既包含历史的、文化的维度,集中体现于《佛教常识答问》;又包含现实的、实践的维度,主要体现于《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作为新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的指导思想,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只有“人间佛教”的教义才能实现中国佛教与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圆融.  相似文献   

9.
有关刘孝标《广绝交论》的写作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天监七年、天监九年两种观点。考察刘孝标在天监年间的行迹不难发现,天监十一年是刘孝标生平思想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为界,他由之前的汲汲于仕途功名彻底转向拒弃名利、向往隐逸。这一思想心态的蜕变,是《广绝交论》一文的基本创作前提,该文即作于此年。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和“中国梦”的内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中国化问题;提出“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一脉相承;“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艾丽斯.沃克是评论界公认的具有“颠覆性”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涉及宗教、种族、边缘问题、妇女权益与地位等诸多方面,对占据“中心”地位的传统思想进行了颠覆性思考,中国的爱丽丝评论几乎都在研究她对上述问题的观点,但在解构主义的理论下,《父亲的微笑之光》这部小说所提出的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却又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12.
“顿渐之诤”是汉藏佛教交流史上规模较大、影响深刻的一次交流,也是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汉、印、藏三地佛教对话。学术界对“顿渐之诤”的思想焦点争论不定、观点纷纭。本文以藏文文献《修习次第论》及敦煌出土的汉文文献《顿悟大乘正理诀》为依据,从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顿渐”两派在思想教义及修持方法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湖湘学派主要从四个方面批判佛学:一是批判佛教视天地万物为“空幻”的思想,二是批判佛教“万法皆心”的思想,三是批判佛学心与理分离的思想,四是批判佛教的禁欲主义。与此同时,湖湘学派又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佛学的影响。他们虽然批判佛教,却与寺僧来往密切。“性本论”是胡宏在《知言》一书中重点阐述的思想,也是胡氏父子以及湖湘学派哲学思想的基石,这个思想基石也与佛教有复杂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前,郭沫若同志曾经为李劼人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以下简称李氏《三部曲》)的艺术魅力所“陶醉”,欣悦地赞为“小说的近代史”、“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新中国成立后,作家得有条件和机会,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小说进行修改和再创作。今天,人们仍然为这部精采的《三部曲》所倾倒,认为是极其难得的“乡土教材”,经过提炼、净化和浓缩的地方语言宝  相似文献   

15.
《九云记》是在朝鲜小说《九云梦》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 ,但情节内容更加丰富 ,结构更加严密紧凑 ,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但由于借鉴原书过多 ,难免有抄袭之嫌。  相似文献   

16.
一曲“松花江上”,汇聚了多少好男儿的泪与血;“柳条湖”的爆炸声,撕裂了世界和平之梦。血与火的历史,必将有文字为证! 1986年8月,日本新时代社精装出版早川正译《“九·一八”事变史》,同年8至12月,日本《朝日新闻》日、晚两刊、《每日新闻》、《周刊读书人》等杂志先后发表专家学者文章,评介《“九·一八”事变史》。日本爱知大学江口圭一教授更据此书中观点,批洋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导致夏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自古以来议论颇多.举其要者,盖有如下四说:第一种意见把夏亡主因归于“天命”,如《尚书·汤誓》云:“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第二种意见认为夏朝灭亡,主要是自然灾害所致,如《国语·周语》云:“源塞,国必灭.……昔伊洛竭而夏亡”;第三种意见则认为,“桀克有缗,以丧其国”(《左传·昭公十一年》载叔向语).在这三种观点中,第一说无需一驳,其余二说显然是把次要原因当作主因了.持第四种意见的人最多,他们把夏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归于某些重要人物的活动:或谓夏桀暴政(如《左传·宣公十三年》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或谓妹喜作崇(如《史记·外戚列传》云:“而桀之放也末喜.’即是说,夏桀被流放是由于妹喜的缘故);或谓伊尹辅佐成汤(如叔夷钟铭文云:“(?)(?)成唐(成汤),伊少臣(伊尹)惟辅,咸有九有(九州),处禹之绪”.这类观点看似有殊,实际上都是英雄史观的变相反映.在英雄史观的支配下,古代史官不仅认为开国立业是英雄人物的功业,而且亡国败事也是由于君臣要人的活动所致.因此,他们不可能认识到社会下层的平民众庶的历史作用,更不可能自觉地予以实录.  相似文献   

18.
《红楼评梦》是清代诸联一部重要的红学著作,这部著作集中体现了诸联的红学思想。此书不仅对曹雪芹的才学和《红楼梦》的成就评价颇高,而且对《红楼梦》的思想意义、悲剧价值、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艺术方法等都有较为深刻的论述,同时还探讨了《红楼梦》对前代作品的继承与创新,其中有很多观点对于当今红学的健康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无“宗教”,“宗教”一词源于西方的现代宗教概念。“宗”,原本是尊祖庙,《说文》云:“宗,尊祖庙也。”“教”,原本是上行下效,乃教化之意,《说文》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与“教”连言者,自古只有礼教、政教。儒家学派形成之后,又有儒教,即以儒家学说为教。《史记·朱家传》云:“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以侠闻。”《晋书·宣帝纪》云:“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宗教”一词,是随佛教传入才有的。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之分派,合称“宗  相似文献   

20.
“真如熏习”概念出现于《大乘起信论》,在近代唯识学复兴运动中,围绕这一概念能否成立,支那内学院的欧阳渐、王恩洋与太虚法师之间曾发生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性宗”“相宗”之争在近代的延续,彰显了双方对于唯识学与《大乘起信论》如来藏思想的不同立场。太虚的“真如熏习”观体现了圆融开放的佛教观,对我们思考中国佛教的思想特质和佛教中国化的内在逻辑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