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炳信是我新华社时期的老同事、老兄长,也是一位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新华社“九段侃爷”和“遛脑”高手,名闻遐迩. 近年来,田炳信笔耕不辍,创作大批绘画作品.有灵性,如开脑洞,宇宙变幻直到人类的今天,许多尘封的记忆碎片,渐渐苏醒.田炳信的绘画,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值得研究的对象.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田炳信的绘画?它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艺术价值?我这里说一点个人的初步认识和看法,算是抛砖引玉,供朋友们批评讨论.  相似文献   

2.
曹哲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52-153
动画一词在英文中,比较官方的表述是"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赐予某物生命"的意思,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的意思.因此我们常说,动画是使用绘画的手法,创造生命运动的艺术.现如今人们谈到动画,大多把它定义为一种集合了绘画、漫画、插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正是由于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动画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将运用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的相关原理,浅析当下动画的审美基础作用和审美教育作用,深入挖掘动画作为一种精神生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卢研 《中国民族博览》2016,(18):162-164
线性特征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尤其在中国古代的绘画之中尤为突出.绘画中的线条是绘画中的灵魂,不管是浓的线条还是淡的线条,方的线条还是圆的线条,粗的线条还是细的线条,长的线条还是短的线条,都能够反映出画家自身具备的艺术修养和自身审美.  相似文献   

4.
绘画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与载体,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不断交流、碰撞,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有助于发扬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现代中国画的表现力,并对其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相似文献   

6.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相似文献   

7.
西方绘画和以中国为首的东方绘画,是绝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一个是以模拟自然为定理去刻划写实的社会,一个是以意念心象造型去表现宇宙万物,用现代语言来概括:前者是体现派,后者是表现派。长期以来互不理解。"五·四"前后,新文化的兴起,中国陆续向西方"取经",逐渐对西方艺术有所理解了,而西方却至今对中国传统绘画格格不入。如今虽然社会在开放,艺术文化在频繁交流,那么对中国的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8.
浅析唐卡绘画艺术的意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绘画唐卡是唐卡艺术形式中流行最广,也是最为常见的形式.线条和色彩的有机组合和奇妙变化使绘画唐卡呈现出无尽的审美意境.文章从唐卡动静交叠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手法、情景交融的体验方式来看唐卡绘画艺术的意境关.  相似文献   

9.
贾峰 《回族研究》2021,(4):51-56
曾杏绯是一位生于清代末年、成名于民国、成就于新中国的绘画艺术大家。她在继承"常州画派"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又在西北地域文化的滋养下,经过八十余年的艺术创作历程,通过个人生活实践、审美实践、创作实践,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人审美追求的艺术创作主张。文章从继承与创新的辩证视角,解读了曾杏绯绘画艺术蕴含的传统基因密码与时代精神面貌;从写生与创新的逻辑关系,探讨了曾杏绯坚持"以自然为中心"的绘画写生观;从文化审美观念的角度,提炼出曾杏绯"中和""天真""诗意""风骨"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0.
"审美人类学"既有意识地不同于"文学人类学",也有意识地不同于"艺术人类学",因为"人类学美学"的重心是在美学上,"审美人类学"重心落在人类学上。审美人类学从具体的审美现象提升到美学的层面,这中间有好几个层次的跳跃。最早还是为了广西师大的学科建设,来做审美人类学的,可以说是从边疆、从边缘起步。这段时间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发展,感到"审美幻想理论"对于说明中国经验是一个有效的理论,我想结合审美人类学的研究来进一步阐释它,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它。  相似文献   

11.
正在早期阶段,中国绘画的发展都相当缓慢。汉末之前楚国墓葬出现的帛画、画像砖、画像石和壁画也都很精彩,但都还处在绘画比较原始的发展期。历史终会进入一个节点,让这种情况扭转。这个节点就是汉末,绘画将在这之后迎来快速发展。尽管绘画出现得不比文字晚,我们使用的象形文字,也就是"书画同源"。但是从商代的甲骨文到汉朝的隶书,再到  相似文献   

12.
1930年至今,一批中国国内画家以西藏风光与人物为主题,创作了大量西藏为主题的作品。这些西藏组画以艺术创新和清新的风格,深刻影响到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本论文通过对西藏艺术形象的"制造"、"生产"与"消费"过程的介绍和描述,阐释了西藏组画及其人物绘画产生的历史缘由,以及多元文化的表达和画家们对艺术美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与士大夫的绘画,他们兼专业画家的绘画功底和学士的知识修养于一身,以"神妙能逸"为创作标准,于风趣雅意中追求自然灵韵的审美意境,生发出独特的"士气之美"。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态格局,是历史存在,也是当今的现实状态;它更是中国文化艺术在全球化背景下朝着"存同求异"、"各自实现"、"求异创新"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性、重点强调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当下,民族地区真正原生态的审美活力与审美形态的文化艺术元素,已成为现代人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的独特性特征和不同生产形态是造就蒙古族审美文化模式的母体元素,是草原游牧民族审美理想的最终归宿和不竭的艺术创作源泉。蒙古族的宗教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生活等民族文化因素,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得以成型并且固化外显和承传的重要载体和土壤。  相似文献   

15.
我们通常对形态的认识,多是通过对其表象轮廓和外形的观察而得到的。现代绘画对形态的认识,已非肉眼所见形态外部的真实,而是经过艺术家的意识、感觉、秩序化了的,并从物理学、心理学、哲学的角度去认识形态内在的真实。这种内在真实在含有造型上的空间意识,能激起感情和智慧的参与。传统绘画所指的造型,是再现客观的"现实造型"着重再现物象自然结构在物质世界中的表象形式。现代绘画的造型概念是指由色彩、线、面、物质、动态、空间要素相互关系的构成,追求隐藏着的自然结构的本质和各种力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视觉刺激,体现艺术家的主观意念。  相似文献   

16.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被西方现代画家称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是后印象派的大师,摆脱了印象派的束缚,追求物体之间的体积感和重量感,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立体主义也受其影响。本文从塞尚的代表性作品浅析其绘画风格及对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儒家、道家的传统思想和思辨方式的相互激荡、不断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禅宗.明代董其昌完成了总结禅宗与绘画之间关系的任务,提出"以禅喻画"思想.清初"四僧"受该思想的影响,将"以禅喻画"融入到个人理论、绘画创作中,赋予中国画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显现出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18.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儒家、道家的传统思想和思辨方式的相互激荡、不断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禅宗。明代董其昌完成了总结禅宗与绘画之间关系的任务,提出"以禅喻画"思想。清初"四僧"受该思想的影响,将"以禅喻画"融入到个人理论、绘画创作中,赋予中国画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显现出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与士大夫的绘画,他们兼专业画家的绘画功底和学士的知识修养于一身,以"神妙能逸"为创作标准,于风趣雅意中追求自然灵韵的审美意境,生发出独特的"士气之美"。  相似文献   

20.
大家庭文摘     
《民族大家庭》2011,(5):34-35
专家谈脱离群众危险:若失信任民心长城将坍塌据新华社2011年8月2日报道,最新网络调查表明,警惕"四个危险"是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七一讲话"中最为受访者关注的提法之一。集中提出"四个危险"有何现实意义?"脱离群众的危险"为何是最大的危险?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