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主流的今天,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重庆农业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审时度势,入时入世。“时”是与时俱进的核心,这里的“时”指的是时代特征时代潮流、时代脉搏。所谓的“审时”就是要认真去分析时代特征,变化和前进的大趋势,然后去顺。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入世”对重庆农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据分析,中国“入世”之后,重庆农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农产品的价格优势,而支持价格优势的基础又是成本优势。重庆农业在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主要有四: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如何充分把握这个发展机遇,沉着应对随之而来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紧迫课题。在前期的准备中,中国企业界经济界显得较为充分。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入世后经受冲击最大的将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就政府角度来说,不仅有关部门要与WTO相适应,公务员的素质和技能也要与WTO相适应,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入世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亟待解决好以下四个部题,才能与WTO的相关原则和运行机制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的开放正向我们走来。就旅游业来说,则意味着本国市场允许外国旅游企业准入,我国旅游业必将接受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加入 WTO 后,重庆旅游企业如何发展,“狼”来了是跑,还是与“狼”共舞,共谋发展呢?现谈谈笔者的看法。WTO,重庆旅游企业应采取的对策:一、认清自我,正确定位:中国“入世”,从短期来讲,确实给我国某些行业带来考验和挑战,但从积极意义上讲它将给个人和企业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外资旅游企业进入其实  相似文献   

5.
吴冰 《决策导刊》2007,(8):19-21
工业是重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工业是就业的主渠道,全市60%以上的税收来自工业。直辖十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总体呈现“高速度、高质量,低消耗”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决策导刊》2000,(4):20-21
三峡库区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又是未来经济极具增长潜力的区域,其经济增长能力的提升将直接关系到重庆新的振兴。因此,三峡库区如何抓住中国“入世”等历史性机遇,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是我们必须直接面对和切实加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财富中国     
北京赢了; 我们出线了; 2001年金秋季节,我们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收获了一把。而“入世”指日可待,又将使我们欣喜与振奋:从申奥、冲击世界杯到“入世”的成功与辉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在走向新世纪之时令世界瞩目的尊严和骄傲,我们清晰地听到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正生机勃发迈开伟大复兴步伐坚定而有力的脚步声。 如果说举办奥运会和冲击世界杯是参与“体育王国”的竞争,那么“入世”无疑是参与“经济世界”的竞争。“入世”意味着什么?“入世”将带给我们什么?本期专家论坛:《入世后…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来自人才的挑战。我们只要看一看已经竞争到白热化程度的国际人才市场,看一看日夜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国际猎头公司,就会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我国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入世后将必死无疑。”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其深刻道理的。一是我国企业现有的人才队伍竞争力不强。我国企业当前最缺乏的是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的大批优秀统领人才,也就是企业家。受传统体制的束缚,许多企业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科技人员仅占全国总科技人员的27%,而美国则为75.4…  相似文献   

9.
融入世界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经过长达15年的“精耕细作”,中国入世之“果”也已临近“收获期”了。早在七月间,外电就曾报道说中国已摘得新世纪初年的两枚政治硕果:入世已成定局、北京申奥成功。《华尔街日报》7月23日载文称:中国加入WTO在即,“它面临着比15年谈判更为艰巨的工作:执行协议,并且教导成千上万的官员和企业主管理解协议。”断言:原则是简单的,但冲击将是巨大的。入世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一柄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尤甚。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克尽义务。我们付出了巨大的承诺,毫无疑问必须践诺。否则我们就不会在…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与中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是各方面较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粮食安全和粮食自给作了区分 ,并回顾了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所做出的成就 ,以及实现粮食自给的政策和存在问题。中国取得的成绩主要来自于市场改革 ,而中国存在的问题也是由于对农产品市场的控制。本文接着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个中国区域经济一般均衡模型CERD ,并应用该模型对入世对中国粮食生产、贸易和自给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 ,总体而言 ,入世对中国经济有益 ,但各地区和各部门受到的影响不一样。农业是受到冲击的部门之一 ,不过入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不太大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农业保护水平在入世前就比较低。尽管如此 ,对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某些中西部农民而言 ,入世后收入可能下降 ,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粮食安全。本文最后对入世后提高粮食自给率的一些措施 ,如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和补贴、增加农业研发投入、增加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以及进一步促进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进行了模拟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钟伟 《决策导刊》2001,(10):16-17
中国“入世”已成定局。在即将迈入世贸组织大门的时候,重庆该怎么办?我们从重庆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弱势入手,对重庆的经济发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我国加入WTO时曾讲过一番话:入世对我国的冲击是现实存在的,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把这个挑战、冲击变成机遇。我今天想在什么问题上跟大家交换意见呢?就是说这种机遇和挑战来自何处,这个大背景是什么。不只是因为加入WTO,照我看,这种机遇和挑战来自世界历史最近发生的一些大的事件。从经济方面来说,近代的历史有两个大的事件,一个大的事件就是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像德国、日本融入了工业社会。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工业国增加了上亿的人进入这个社会,因此对…  相似文献   

13.
曾德高 《决策导刊》2001,(12):16-18
经过十五个年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走完了“入世”的曲折过程,实现了加入WTO的目标。全面评估入世后的新形势,客观分析入世给重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寻求趋利避害的对策,认真做好加入WTO的准备和过渡期的各项工作,已经不再是未雨绸缪,而是临阵磨枪了。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加入WTO,既会对西部农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也会给西部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地区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必须充分认识西部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做好应对“入世”的准备,这样才能使西部农业在加入WTO后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于中国柑桔业来说,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柑桔业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由于国外柑桔将以较低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柑桔生产将产生直接冲击,影响柑农收入的增加。中国柑桔业将进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6.
加入世贸组织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世贸组织的23个协议、492页的全部内容中,只有2个条款提到企业,其他内容都是规范政府行为的。可以说,讲入世,主要是政府入世;讲冲击,也主要是对政府的冲击。入世对政府管理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主要要求:一是按照入世的承诺,政府制定的有关涉外贸易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规范性文件等,都要同世贸协定保持一致,并且确保这些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等在全国统一实施。二是坚守公正平等。政府要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制定的有关政策措施要公开透明,不能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三是…  相似文献   

17.
县级供电企业通过规范化、精益化管理,使当前的电网建设、经营管理及党建等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大跨步。但是,发展、变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供电企业如何积极应对当前国际经济的冲击,在发展与变革中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我们务求要开发四个方面的典型,实施“典型带动”战略,从工作实践中挖掘典型,以点带面,有力推动县级供电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管理与财富》2001,(8):8-12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办奥运成功──北京赢了!2001年10月7日,中国足球队冲击世界杯成功──我们出线了!决战与转折,血与火的洗礼。多少年风雨阴霾终于迎来晴朗天空、灿烂阳光:多少年伤痛悲歌、期盼等待终于有了今天平静的慰藉与幸福的欢乐颂……2001年,我们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收获了一把,而指日可待的中国“入世”又让我们欣喜与振奋。金秋时节,就“入世”话题我刊专访了WTO谈判代表刘光溪博士,回首昨日,展望明天,“入世”将带给我们什么,且听刘博士快人快语作解答。16年入世风雨,16世入世复杂,16年入世坎坷,16年入世辉煌……  相似文献   

19.
胡定民 《决策导刊》2007,(11):23-26
重庆北部新区自2000年成立以来,凭借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的优惠政策和开发区“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正确方针,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但我们发现,北部新区要实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的核心增长极,都市风貌展示区”的市定目标还有相当差距,“十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任务也很艰难。那么,站在新的起点上,北部新区应如何科学发展呢?  相似文献   

20.
陶然  孙琦 《科学咨询》2007,(3):14-15
2007年,重钢、重啤、嘉陵、长安这些在重庆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企业,将启动搬迁工程。非但如此,据悉,在“十一五”期间,重庆还有32户企业将实施搬迁。是什么原因造成重庆市工业企业如此大范围的搬迁?答案是明显的,改善人居环境,调整城市结构,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