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都与民间文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不同,前者为氏族全体成员服务,没有欺骗作用,后者为统治阶级服务,从产生起就有欺骗作用。两者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也不同,后者与民间文学的关系要复杂一些。弄清它们的关系有利于分清精华与糟粕,批判地继承民间文学遗产,把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推广推进一步。在左的文艺思想影响下,我们常常把复杂的文学现象简单化,或者把宗教与民间文学对立起来,或者把民间文学反映的宗教问题一律当成糟粕,原因是不能历史地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宗教与民间文学的复杂关系。本文试以人为宗教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为重点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这一概念从逻辑上来说,与汉族民间文学相对应,然而,它们各自民族文化背景却不尽相同。倘若站在中原汉族文化的立场上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那么,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便隔着双重的文化屏障:一是研究者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心理,一是研究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所以,在探寻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线索之时,首先应解决文化后进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形态生成问题。只有在文学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独立生成之后,文学才真正开始有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藏族民间文学中的动物崇拜原型为例,分析探讨原型理论解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时的局限,并根据艺术人类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指出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本源问题的探究,不能脱离具体作品及其产生的文化情境.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新疆民族文学遗产的整理与研究刘宾文学遗产(包括民间文学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集中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美德和民族特性。它们是折射各民族历史的镜子。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贯重视保护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珞巴族民间文学反映的历史时代二、珞巴族民间文学反映的原始观念三、珞巴族民间文学的样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学三十年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神话、英雄史诗、叙事诗的研究与出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少数民族作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作家群,其文学成就越来越为世人瞩目.民族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逐渐在整个中国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正> 在我国五十五个兄弟民族中,藏族是人口比较多、居住区域比较广阔、文化比较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为中华民族的古代的灿烂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藏族古老文化中,固然作家文学有着令人信服的成就,但从藏族先民起,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真正反映不同时期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审美观念、道德情操及民族心理素质等等的,还是它的民间文学了。藏族民间文学是上下几千年,纵横五省(区)的民族文化的宝库。正如拉巴平措所说:“民间文学浩如烟海,不仅有大量短小精悍的民歌、神话、寓言和自成体系的民间故事,还有流传中  相似文献   

8.
政治边缘化是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13~18世纪中央王朝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区设置,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的政治变化状况。通过这些政治变化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在这一时期是经历了政治边缘化的过程的,而这一状况主要是由当时政治大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各种宗教源远流长、信徒众多 ,特别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 ,有的民族全民信仰某一种宗教。宗教信仰与一些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使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认真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信教情况 ,对于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宗教观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状况(一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历史悠久、内容繁杂、形式多样 ,呈现出多元化格局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1.原始宗教。原始…  相似文献   

10.
黎族民间叙事长诗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民间叙事长诗 ,在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 ,有其重要的地位。民间叙事长诗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口头传承的长篇韵文故事。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对各兄弟民族的民间叙事长诗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发掘、收搜、翻译、整理、出版 ,以及研究评介等。一批优秀作品 ,如彝族的《阿诗玛》、傣族的《召树屯》、《娥并与桑洛》、蒙古族的《嘎达梅林》等民间叙事长诗 ,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艺术殿堂的珍品 ,而且还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已立于世界优秀民间文学艺术之林。在民族的民间文学中 ,民间叙事长诗也是一个闪光的…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支奇葩,它是少数民族群众表达思想情感、服务生活和社会的审美结晶,具有相异于作家文学的特点和功能。本文结合西北歌谣来论述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2.
自群众文化在原始社会诞生以来,民间文学即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民间文学以其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集体修改、加工的特征,在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的诸多因素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这种作用在单一的“小文化”中不必说很显著,即使在“大文化”中也应清醒地看到。因为从民间文学的内部和外部属性,以及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群众文化的发展史,都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一、民间文学的内部属性民间文学的内容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初民时期,民间文学主要反映初民们与自然斗争并征服自然的愿望。第二阶段是进入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间文学貌似没有经典,实际有着难以尽数的经典。这些经典以内涵的丰富性、实质的创造性、时空的跨越性、无限的可读性、较高的审美性、世俗的权威性作为评判标准,经过了广大民众、文人学士、政治力量的三层建构而从普通民间文学作品中筛选出来。当代中国,经典的民间文学理论与实践的民间文学经典发生了危机,视觉文化、电子媒体和模拟技术等现代传播方式成为民间文学经典走向全国、通往世界的广阔通道。  相似文献   

14.
唐樊绰《蛮书》(《云南志》)是记载云南民族社会历史仅存之专著,研究南诏之重要典籍。历史学家向达,经二十年积累,写成《蛮书校注》。该书于校勘和注释,特别是注释,用功甚勤,多所发明,受到了赞许。然由于当时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民间文学和语言的调查工作,正在进行,或刚结束,调查研究成果公开发表者甚少,或者没有,全国少数  相似文献   

15.
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其芳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是位重要人物,他在民间文学领域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思想层面.他对于民间文学的"艺术性"和"社会性"、民间文学领域"整理和改编"、"民间文学和新文学"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与他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开始的特殊时段--延安时期以及他本人的文学优长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民间文艺学思想对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这古老的、永不干涸的河流,从遥远的年代流到了今天——一个正在变革的、飞腾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民间文学的变异和走向等一系列新问题。从建国以来我们所进行的工作,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民问文学三套集成的编纂工作,即以严格的利学态度来抢救、保存和整理民间口头文学,并对它进行研究,这是民间文学的第一条轨道。民间文学还存在第二条轨道,那就是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运用文字来直接进行创作,或者利用民间文学的原型来进行加工、再创作的作品,以及对这类作品进行理论探索。这就是我对民间文学双轨发展的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17.
从远古时代起,原始人类在向大自然斗争、谋求生存权利的斗争中,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便产生了美的感受。他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认识,对事物和现象的美与丑肯定或否定,作出审美判断。瀚如烟海的民间文学作品,记录了劳动人民的这种美学观点。认真研究一下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我们发现,人们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感等,以形象思维的方法,构成了美感的具体内容。在这些作品中,美与丑常具体表现为善与恶的对立,惩恶扬善,便是对美与丑的审美评价。在布依族民间文学中,善与恶的矛盾,惩恶扬善的鲜明爱  相似文献   

18.
吴晓 《兰州学刊》2004,(5):245-246
作为志怪小说的《搜神记》记录保存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 ,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特性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这种特性。首先它是深受重视记录民俗传统的影响而产生 ,是干宝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个人叙述文本 ;其次该书是运用类似于现代田野作业的方法加以编撰而成的 ,在资料搜集方法上具有民间文学性 ;第三是该书中确实记录保存了大量流传于当时的口头作品 ;第四是学界对它的评价 ,充分肯定了其民间文学的文献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成员对民族政治体系的心理反应,是民族政治体系与少数民族成员各自的政治实践,它包含政治心理和政治实践两个层面,并且二者密切相关.民族政治体系、民族政治体系的运作、少数民族成员及其政治实践构成了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基本要素.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村社层面的政治认同是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0.
我在《民间文学工作者在群众的“改旧编新”面前》一文中曾说:“民间文学工作者对群众的改旧编新进行辅导的基本方法是‘搜集——整理——推广’。民间文学工作者的‘搜集——整理——推广’是在群众的改旧编新的基础上的‘搜集——整理——推广’;群众自觉的改旧编新是在民间文学工作者的‘搜集——整理——推广’指导下的改旧编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