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看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叫《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百人小传》,里面有我认识的熊坤新教授。据我所知,熊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民族伦理学研究,成绩斐然,所著《民族伦理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自1997年出版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张岱年、林耀华先生为之作序;《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民族研究》、《道德与文明》等报刊纷纷为之发表了书评;许多院校(包括一些党校)还将该书指定为研究生教材。最近听说熊教授又将研究视角伸展到了世界民族问题热点方面,并屡屡看到他发表的若干篇论文,还出版了大作。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决定一访究竟。  相似文献   

2.
民族伦理学是中国学术园地中自20世纪80年代末涌现出来、并崭露头角的一门介于民族学和伦理学之间的新兴横向性跨界边缘学科,以研究民族道德为己任,在短短30年中经历了起步、发展和逐步成熟,并在宏观的学科定位等理论研究和各民族伦  相似文献   

3.
民族伦理学日益成为民族学和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本文分别就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伦理学研究(包括古代的和近代的民族伦理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伦理学研究(包括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民族伦理学研究成果综述)、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的现状与特点等进行了概述。本文既是对我国民族伦理学研究状况多年来的回顾和总结,又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当前,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在党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指引下,加强对民族伦理学的研究,相信对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熊坤新教授,其研究方向是国外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研究。去年我刊第一期曾对他作过专访,第二期又发表过他写的对2006年世界民族热点问题的回顾与展望,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在2007年即将结束之际,本刊记者就“2007年世界问题回顾”,再次采访了熊坤新教授。  相似文献   

5.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熊坤新教授,其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国外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研究。我刊连续两年的第一期都对他作过专访,并发表了他对世界民族热点问题的评述,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为此,在2008年年末,本刊记者以"2008年世界民族热点问题评述"为题,再次采访了熊坤新教授。  相似文献   

6.
杨健吾 《民族研究》2007,(4):101-102
民族出版社于2006年12月出版了由熊坤新教授主编的《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热点预警性研究》一书,该书对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热点进行有了针对性的预警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大学学者熊坤新教授主编的《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热点预警性研究》,内容体系新颖独到,研究方法复合多样,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材料翔实重点突出,分析透彻新见迭出,是一部全景式探悉、前瞻性预警的力作,有助于人们从宏观上全面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民族热点问题的现状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评述熊坤新,张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各封建王朝在执政期间,均面临着复杂的民族问题。但由于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的存在,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只有当中国共产党人出现在中国...  相似文献   

9.
民族理论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的新高度──评金炳镐教授新著《民族理论通论》熊坤新民族理论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学科之一,它在民族学学科群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门学科自建国初到现在的几十年中,一直处在不断探索和力求完善之中。凭心而论,...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伦理学多元化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伦理学是研究民族道德的学科”。几乎可以断言,每个民族(包括未开化民族)都是富有道德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但由于各个民族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血缘关系、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不同,在其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具有在其他民族看来是难以接受的特点。与此同时,民族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自身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学界应关注民族伦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学是一个结构庞杂、内容丰富、分支很多的科学研究系统,而民族伦理学(Ethno-ethics)则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分支学科。正如《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在解释民族学概念时所指出的:“民族学的研究包括了关于人的‘道德和体质的’不同方面。”也正如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雷诺兹在援引布朗利的观点时所说:“不仅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些传统研究形式,还有象语言、艺术创作的专业形式等民族文化内容(只要它们发挥民族职能),  相似文献   

12.
中央民族大学第三次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讨论会暨第二次青年民族理论学会学术讨论会,于前不久在中央民族大学主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与会者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教科部、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研究生导师组的金炳镐教授、温华教授、余梓东副教授、青觉副教授、熊坤新副教授、康基柱副教授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的1998~2000届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其他专业对此感兴趣的一些学生共30多人。 讨论会上共有21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言。发言的内容和范围涉及到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中的…  相似文献   

13.
·民族理论研究·从民族的角度谈国民的必备素质加拿大民族政策的演进及其启示加人WTO对中国民族理论政策 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金炳镐台湾原住民政策述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内 少数民族的认识民族法制建设中的宗教性因素当代复兴宗族的特征及其对村民 自治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民族工作黄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城市稳定民族区域自治在土家族地区的实践陈烨(1.1)胡敬萍(1.7)熊坤新(2.1)石亚洲(2.7)周昆云(3.1)马克林(3.10)魔力“神圈”:语言禁忌与汉民族 俗信文化心理杨文全(3.53)关于发展应用民族学的几个问题周光大(3.62)论中…  相似文献   

14.
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郝时远∥民族研究·-2005,⑶·-1~13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金炳镐,熊坤新,彭谦∥青海民族研究·-2005,⑵·-1~8近代广西瑶汉民族关系管窥:从《两广山调查》说起/秦海燕∥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⑵  相似文献   

15.
民族历史学     
民族历史学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以来,直到四十年代期间,北美的一些文化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才首先在他们的著述和研究中系统地运用“民族历史学”这一术语描述新大陆土著民族的历史。在稍后的年代中,“民族历史学”是指任何有关非欧洲民族的历史研究。在这些研究工作中,人们通过运用文献、口头考古资料、概念框架结构以及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的洞察力,试图重建在与欧洲人接触以前及以后当地民族的历史。民族历史学家把历史资料和在这些社会现在成员中进行民族学研究的实地工作结合起  相似文献   

16.
金秋 《中国民族》2010,(3):48-50
起源与创建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戴爱莲先生在重庆地区从事的舞蹈艺术教育活动。在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关心鼓励之下,归国华侨戴爱莲先生励志报效祖国发展中华各民族舞蹈艺术。1941年她深入广西大瑶山地区采风,创编了第一部少数民族舞蹈作品《瑶人之根》,从此开始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创作与表演工作,同时,她还致力于少数民族舞蹈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民族考古学(ethno archaeo logy)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关于这门学科产生的年代和历史背景及其在人类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我国学者梁钳韬、张寿祺、客观琼等先生已作了深入的阐述,兹不赘述。本文试就民族考古学的理论基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不妥之处,祈专家匡正。 一、民族考古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民族经济学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中央民族大学施正一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开创的一门新学科,至今只有30多年的历史。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在985工程建设中,始终将民族经济学学科体系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实现了民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刘永佶教授主编的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民族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蒋炳钊老师的《东南民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该书是先生在东南民族研究领域先后发表的27篇重要学术论文的结集。《研究》是最近我国在东南民族考古与人类学研究领域新出的最重要学术文献之一,正如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在该书  相似文献   

20.
一、伊斯兰伦理学与伊斯兰道德的定义 伊斯兰伦理学,是阐述和探讨与伊斯兰教义、教法、社会、人际关系等有关的穆斯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学说。 伊斯兰道德,是指依据伊斯兰教义、教法约束和调整穆斯林之间以及穆斯林与社会和非穆斯林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伊斯兰教著名哲学家安萨里认为伊斯兰伦理学,是根据伊斯兰法典和苏非主义的原则阐述穆斯林行为方式的科学,他有时把伊斯兰伦理学叫做“通向来世的科学”,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