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倘”字句是在鲁迅著作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句式,本文通过对鲁迅笔下“倘”字句进行语义分析,概括出“倘”字句的基本特点。“倘”字句前都有一个与其形式上平行的,但在意义上有正偏关系的前提句。“倘”字句论证话题的基本方式主要有证明和反驳两种。根据“倘”字句与前提句的关系,“倘”字句可分为对立句、因果句、目的句、选择句;根据“倘”字句与后续句的关系可分为顺承肯定句和转折否定句;根据“倘”字句假设的情况可分为未然句和已然句;根据“倘”字句前后分句的意义可分为评价句、条件句、推断句、让步句  相似文献   

2.
“V起来”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早期研究多是探讨“起来”的语义属性,近年来,“V起来”句的结构性质引起了学界的注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V起来”句是中动句,另一种观点认为“V起来”句是话题句。在比较不表可能的“得”字动补结构后认为,“V起来”句不是所谓的中动句,而是动补结构作为谓项的话题句。虽有研究指出“V起来”结构的述补/动补性质,但“起来”的评价功能以及“V起来”的可删除性质未引起足够的注意。“V起来”句中“V起来”是否可删除,关键在于句首主体名词与形容词补语之间内在语义关联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V起来”删除后的可接受程度越高;关联的可能性越小,则通过“起来”的评价功能实现完句。  相似文献   

3.
《师说》是一篇传统课文,参考资料对它的阐释众说纷纭.一种说,《师说》的论点全在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全文都是围绕“从师”的必要性展开的(见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其实,看过第一段就发现这种说法讲不通。第二句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方面是说教师的职责、作用;一方面也是为后两句作铺垫.后两句说,“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言意人人都要从师解惑。可见,这几句都围绕着“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中心。但是,后几句说的又是一个中…  相似文献   

4.
有两个女生到法国留学,刚到巴黎,在街上看到一个黑人从对面走来,一个对另一个说:“真黑啊。”那个黑人马上走到她们面前说了一句:“就你白!”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王海在《<马氏文通>评述》中说:“《文通》讲句读,犯了术语不够用,问题说不清的毛病。”又说:“《文通》仅仅依靠‘句’和‘读’这两个术语,怎么能不左支右细,没法把问题说清楚呢?”这些话使我们产生了一些疑惑:《马氏文通》论句读,真的就只有“两个术语”,且“不够用”吗?同时也使我们觉得,对《马氏文通》的句及论句术语作一番认真的研究,很有必要。查《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书后“词语索引”,得“句、叠句、排句、起句、结句、两商之句、反正之句”等术语1五个。查《马氏文通读本》之“词语索引”,…  相似文献   

6.
论提示中心副词“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用预设入手,讨论了表“添加”义的“也”的提示中心的作用,“也”的语义范围,和“也”作为预设触发语同语用预设的关系。“也”的使用往往要涉及两个表述,前一表述叫先行句,后一表述叫本句,“也”出现在本句内。先行句同本句至少应有一个同项和一个异项。“也”的所谓“添加”义,就是在先行句的句义基础上,“添加”上本句中异项所负载的新内容,使异项成为信息中心。“也”的语义范围,一般始于本句句首成分,止于本句句末。“也”所提示出的信息中心,取决于语用预设;随着语用预设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论《马氏文通》之“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年前诞生的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中有一个独特的语法单位“读”,现在一般人都认为它是一种主谓结构的词组。这种观点见于多种语法论著,并已写进几部“汉语语法学史”书中。但我们细读(马氏文通)之后,则觉得它并非就是一种“词组”.而且也不一定是“主谓结构”。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一.“读”所在之位置《马氏文通》中,“读”所在之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这就是:读在句的外面而与句子行;读在句的内部作句的一个成分;读在一个复杂的读中作一个成分。下面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句外读”、“句中读”和“读…  相似文献   

8.
在格律诗中有多行一句的现象,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同时一行多句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如“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行多句就是一行诗是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的复句,上面两例都是每行诗中有三个分句。不过这种复句的分句之间并无语音停顿,从形式上看就是一个句子,习惯上也称为一句诗。但仔细分析起来,便可发现它并非是一个单一结构,而是由两个以上的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体。这种现象在古代散文中大量存在,在格律诗中也很多。我们可以把…  相似文献   

9.
课文伯杨礼赞》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一这浪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时’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这个句子的后半句“若不是…··便确是……”由一个复句组成,这个复句在师生中颇多争议,“假设”和“选择’两种意见互不相让。各自的根据,无非是关联词语。持“选择”者,认为句中有“不是……便是…··”;持“假设”者,认为句中有“若…··‘·便……”,并且拿出《中学语文》杂志(87’3)上的《初三语文基础及能力测试》,作性证。毫无疑问,在复句中,不同的关…  相似文献   

10.
“两个系动词be”之说认为系动词be在等值句中与述谓句中有不同的特点,在等值句中是一个真正的及物动词,赋两个题元角色。文章从理论和经验方面进行分析,证明了这种说法是不充分不恰当的。文章认为,在英语中系动词be只有一个,是一个功能性成分,其没有语义内容。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分析,系动词be具备提升动词(raising verb)的特点,而等值句和述谓句中的系动词be都符合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汉语兼语句的辨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兼语句的滑语“V_1NV_2”中,“V_1”和“V_2”没有任何关系,“V_1NV_2”必须形成两次连系,“V_1N”形成第一次连系,“NV_2”形成第二次连系,“V_1N”与“NV_2”之间在意义上存在着困果或承接的逻辑关系,这是确定兼语句的标准,也是对兼语句与其他句式进行辨析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于是”在古籍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用法也较为复杂。从“于是”在句中结构位置来看,有用在句首的,有用在句中的,有用在句尾的。用在句首、句中、句尾,在不同的情况下,又有不同的词义。语言学界对于古汉语“于是”的词性和作用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文言“于是”略等于现代的连词“于是”,表示两个动作行为的承接关系;有人认为“于是”不是一个词,是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组成的介词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一、泛义动词“见”字有独用、前附和后缀指称具体动词的三种用法。二、主动句、被动句中的“见V”是“见”字泛义前附的同一种用法,“见”字本无表被动的作用,是句子事理制约区分主动、被动的。三、被动句中的“所”字结构是独立的整体,“所”字没有表被动的功用。被动句仅用一个助动词表被动。四、之=所,所见=所,之所=所,所见=之所,诸释皆误。五、没有“为A见V”格式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两句传统的谚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知人知面不知心”,意思是仅从外貌和长相是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但是,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解读面孔》的心理学译作却颠覆了人们这一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学会写出事件的波澜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有吃惊转为喝彩;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在座的由喝彩转为愤怒;写完最后一句“偷得蟠桃献至亲。”大家无不拍手叫好。这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吊足了众人的胃口,  相似文献   

16.
反身宾语句生成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身心二分”的“心支配身”认知框架,二是主观移情。反身宾语句有较强的描写性和事件伴随性,主要出现于文艺语体中。  相似文献   

17.
阳光与海滩     
一日里翻了两次书,结果遭遇了两句名言:一句是袁中郎的“世上所难得惟趣”,一句是朱自清的“自由自在的身子”,颇有感触。想想“自由自在的身子”和“趣”于人而言,该是多么本性的东西啊!对于人类目前的状态,无疑这两句话的打击是有些大了。人的本性总是要湮灭于欲望之中,一如野鸡舞镜常常死于镜前一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当X时”是汉语中用于时间定位的常见结构,通常揭示后续小句中事件的发生、持续、完结的时间。该结构的包容性很强,x的情况非常复杂,往往不只含有一个谓词核心,而且核心与核心之间具有多种逻辑语义关系。含有连贯核心的“当x时”可称为核心连贯型结构。根据x中核心动词有无共同的主语,可分为多核共层的“当x时”和多核异层的“当x时”两大类,再根据x有无核距、有无标记可分为四小类,涵盖连贯复句和连动句这两类句子。核心连贯型“当X时”有特殊的表达功能:揭示后续中心小句的时间位置,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陈述性。这种结构在语篇中可以起到保持语篇连贯以及凸显表述焦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阅读题中句意理解题的解题思路赵尊海句意理解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题的必考题,其解题的根本原则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但又有具体解题思路可寻。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句意理解题大致有如下两类情况,一是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二是理解“内涵较为...  相似文献   

20.
虚词“也”在古代汉语中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用在句中表示顿宕的语气,二是用在句尾表示论断的语气。如《论语·子罕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战?不多也。”前一个“也”字用在句中,顿宕一下语气以引出谓语;后一个“也”字用在句尾,表示说话人对所陈述事情的肯定语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