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型小说是当今颇受读者青睐的一种小说体式。它篇幅短小,场景凝结,构思精巧,往往在微短的篇幅中安排下一两个道具,成功地实现小说情节的片断化和主题的小中见大。小小道具,有着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创立的"情境教育"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李吉林创立这一教学法是得益于外语情境教学的启发.外语教学中的情景是为"会话"而设定的,相对简单,停留于表面.而中学语文课着眼于某部或某篇文学作品的深入学习或某一次作文多层次谋篇的思维域海,这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片断疑问句(fragmentaryquestions)”是“片断句(fragmentarysentences);”中的一种,是一种不完全句(minorsentences);英语中的十大词类(除冠词外)或它们所构成的片断语句均可用于“片断疑问句”。“片断疑问句”在语段中使用,可增强文字的表现力,使语言简练明快,生动活泼;能增强句子的语势;还可以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因而具有明显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几方面的积累。”郭沫若也曾说习作就要“写尔所知”。然而翻翻一些学生订阅的优秀作文,篇幅长,立意新,主题深,老气横秋,让人感觉颇为成人化:看着我们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同一件事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小学毕业。这种现象,不禁让人疑惑,这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吗?  相似文献   

5.
作文开头的方法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宗明义,先声夺人。因此,临场作文的开篇.语言要富有文采,内容上可明示中心。纵观2007年高考作文.有许多惊人之笔,本人在阅卷之余.撷取一些精彩的开头片断,仅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6.
诗体的最基本含义是形式体裁,亦有题材、内容、体制类型、创作模式、写作方法、篇章、作品、艺术表现手法、创作技巧及原则之义,又有风格、意境、境界、气象之义.同时,古代诗学中的体往往也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内涵的概念.由于诗体常指由诗歌文本构成要素共同呈现出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因此某个诗人或作家所形成的独特个性风格及艺术特征,或某个时代、阶段相对统一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段等,皆以创作者姓名或历史年号作为诗体的名称.还有特指某本书收录的诗文作品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文本特征,以及某类题材、手法相一致且一时盛行的诗体.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 ,他的不朽巨著《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探讨《史记》的人物形象塑造正是揭示它的文学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司马迁《史记》以前的历史著作 ,或系年记事 ,或分国记事 ,虽然也写到许多人物 ,但一般都流于片断 ,不够集中 ,而且在更多的情况下 ,人物是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附庸而出现的 ,目的只在记述某一时期发生了某事 ,在某个事件中某些人物在活动而已。因此 ,它们虽然也写到了一些人物 ,甚至某些篇章里也较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但总的说来 ,是分散而不完整的 ,给…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音调分析与歌曲创作姜宝海“民族音调”系指我国各族的民间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族器乐等音乐体裁中的音调。其音调的结构篇幅,可为全部(乐段、乐套),或为片断(乐汇、乐句)。如何根据歌词在丰富多采的民族音乐体裁中识别所需用的音调,就要求曲作者应...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是一种既开放又有所限制的命题方式。它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鼓励创新,让作者围绕一个话题,通过联想、想象、辩证、批判等多种思维方法,运用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中的一种或多种表达方式,来陈述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它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怎样提高学生语文的上体积极性呢?我根据义务教育新教材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特点及目前学生的心理因素,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采取了摸拟法、课前五分钟讲演法等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模拟法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从中体验人物的内心活动、作品的主题思想、写作艺术等,从而进一步体会深刻的道理.模拟法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情感参与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课文片断模拟法就是模拟课文某个重要片断的某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从而体现人物  相似文献   

11.
运用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理论,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印度之行》中某一冲突性会话片断的面子威胁行为,可解读文本中人物权势关系的动态平衡和人物性格,并能分析出会话冲突的深层原因是由主要人物所处的殖民统治背景、文化价值取向和人物间不同的社会认同感所致。实例也表明,会话分析理论有助于文学作品的阐释,能使文学批评建立在相对客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所谓"片断",就是整篇文章中的一段。不管是阅读,还是作文,都要从分析自然段、写自然段开始起步。段是篇的基础,是"零部件",是读与写句与篇的桥梁。只有学好自然段,才能学好篇;只有写好片断,才能写好篇。  相似文献   

13.
一个成功的作家(或者优秀作品),在修辞方面,必然有其独到之处。目前的修辞学著作或专论,就某个作家或某一名篇作专门的研究还不多。我认为,研究某一作家或作品的修辞现象,研究其惯用的修辞手段或修辞系统,研究这些修辞手段或系统在形成作家、作品独特语言风格中的特殊功能,是当前推动“修辞学”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课题。正如张经绂先生在《努力开创修辞学研  相似文献   

14.
程度副词"都"表示"某性状或情况适用于它在语义上所指向的某个集合中的每一个个体,而且无一例外"的语法意义。"同乡"一类词的语义特征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都"的语法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就是在一定的事理或情境材料的基础上,用一段提示性语句,提出一个大家都了解并感兴趣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讨论的对象,以启发写作者运用联想、想像、辩证、批判、发散、聚敛等多种方式写出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命题形式以其宽松、开放、灵活的特点,打破了多年来套在考生身上的枷锁,标志着高考作文命题的日趋成  相似文献   

16.
高丽萍 《新天地》2011,(12):257-257
我们每次作文皆有目的、有组织、有侧重,或审题,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表达,或表现手法,或写人记事,或论证方法。那么,我们的这次作文讲评就应有针对性地对某个方面多下功夫,多注意发现这方面的成功和创新处。  相似文献   

17.
来自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陈学璞文艺评论作品特色探析吴毅读文艺评论文章,经常见到这么两类,一类散文式,就作品某个特点,某个细节,浮想联翩,抒发人生感上,篇幅不大。文字特生动,透出作者的灵气和才华,但某些篇什则难免有浮光拆出之嫌。另一类是论文式,...  相似文献   

18.
一段引起争议的教学环节 在一次校级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的“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引发了教研组内教师的争议。具体教学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媒介自身的相对稳定能引导我们在审美范围内,对某个类型的美和某一风格的艺术产生潜在的记忆,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印象.不断寻找新的材料并不断从这些材料中开掘出新的表现性的品质,是对艺术家的要求.同时也为观者开辟一条新的欣赏艺术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对民族识别的抽样分析浅谈与一位日本同行的对话龚永辉接到松本抽印赠送的《“蔗园人”》,①相当高兴。不仅因为我们曾一起调查过一些“蔗园人”,更因为松本把这个问题当成“民族识别的一个片断”来进行研究。作为一个异国学者,以我国民族识别的某一片断为论题,其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