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失地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失地农村妇女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以及其他方面所处的不利社会地位,导致她们在生存和就业上比失地男性农民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而其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也显得更为急迫.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社会保障问题的直接途径是参与社会保险,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多方面限制,我国失地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保险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力量也十分有限,因此,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从广义的社会保障含义出发,通过建立适合失地农村妇女现状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失地农村妇女素质、加强政府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生存和就业困境的职能建设等途径来切实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她们或外出打工,或返乡在农村独当一面,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许多女性农民工在城乡流动的过程中,提高了能力,增强了自信,改变了她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入了新的血液。但是,我们仍能看到农村妇女在城乡流动中所面临的困惑、无奈和牺牲。因此,应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努力为农村妇女营造更为公正的城乡流动环境,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前提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模式化研究中有一个缺失的环节,那就是对农村妇女为什么要参与政治这个前提问题没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这个前提问题进行了思考:其一,父权制社会中的女性境遇促使她们反叛传统;其二,妇女经济独立地位的确立是她们实行有效的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其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舟山市农村妇女政治参与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国妇女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舟山市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参加投票活动、参加接触活动等。她们的政治参与主要是由经济参与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妇女参政障碍中的文化和传统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发展应是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农村妇女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自身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她们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农村妇女参政的问题也提上日程。我们从农村妇女参政的重要性和现状调查、分析入手,全面了解制约农村妇女参政的文化和传统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支持,从而彻底清除农村妇女参政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由于婚姻迁移而导致的集体成员身份变化,在再次产权界定中,她们的土地权利面临不确定性。目前保障妇女土地权利的机制,包含了法律、村社集体土地制度安排及妇女个人行为等方面。在目前制度背景下,各种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弱化了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保障力度,为此,提出了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参与,而农村妇女的精神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当前,我国农村妇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孤独感、无助感、糊涂感、无聊感、自卑感、忧虑感等精神生活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封建性别文化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科学文化素质偏低、人际交往状况不佳、乡村治理较为薄弱、关爱服务不够到位等有关。因此,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加大乡村社会治理力度,优化农村妇女交往状况,加强农村妇女关爱服务等,是改善农村妇女精神生活的有力举措,有利于提振她们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户籍身份和社会性别的双重影响使农村妇女在作出流动决策时面临着比农村男性更大的压力。农村妇女的年龄、教育、婚姻、在学子女和社会关系都可以对她们的流动决策产生影响。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妇女及其子女的教育,把农村妇女的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到官方的就业渠道,以促进农村妇女的流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村妇女生育行为及其家庭地位的个案访谈,发现从农村妇女的生育行为,主要是生育孩子的数量和性别,已经无法准确判断她们的家庭地位.即生育行为与妇女的家庭地位之间的联系正在弱化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包括妇女的性别意识、经济独立性、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提高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其中,增强农村女性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如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在农村一样,中国妇女的绝大多数也分布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村妇女的教育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进程的一个大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村妇女教育的发展,没有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大发展。虽然新中国建立后,一批批的农家女儿迈进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大门,开了农村女性普遍接受教育的先河。大批农妇也先后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扫盲班、夜校、午校,她们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从而改变了过去普遍存在的农村妇女愚昧无知的落后面貌。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依然很底。因此,找出农村妇女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资源不足、政治权利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严重贫困,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障碍。所以,加大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入,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但由于投资主体的成本收益不同,使得投资个人和地方政府投资乏力。所以,在前两种投资主体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社会效率,中央政府应成为农村女性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日渐突出。而留守妇女群体生存状况也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容易被遗漏且棘手的社会问题,它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次有针对性的深入宁夏偏远南部山区调研;分析这些妻子们"留守"的原因及其她们所面临的生存状态、婚姻关系、健康状况与自我发展的困境等一系列问题,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中共在华中地区的宣传动员不力,当地农村妇女参与革命的热情不高。中共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成功地动员了大量农村妇女参与到革命队伍中。农村妇女们有力地支持了解放区的各项革命活动,从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4.
英语社会传统的化价值观对英语语言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词义的演变过程和词义从属关系上的歧视女性现象。这种因社会对男女性别不同的价值判断而导致的“男尊女卑”现象,并不是英语系统的问题,而是语言使用的问题,了解这一点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重庆市几个区县进行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显示,农村社会泛女性化色彩严重,农业女性化与老龄化趋势明显;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生理与心理问题突出;部分农村妇女虽然被迫留守,但普遍存在外出的冲动。  相似文献   

16.
基层妇女政治参与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的薄弱环节,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难点。当前,舟山渔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程度和水平仍然较低,具体表现为参与村级事务的自主性程度低,进入党支部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比例偏低。应通过推进渔农村妇女合法的、制度化的、理性化的、有层次的和适度的政治参与,扩大其有序的政治参与,从而推动渔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妇女身心健康、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值得重视的是,现阶段中国农村妇女所面临的家庭暴力呈现出了复杂性和较普遍性.本研究在对中国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挖掘其深层原因,进而探索预防乃至消除针对中国农村妇女家庭暴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广东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广东是经济发达地区,但由于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家庭状况等条件的制约,在农村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留守妇女,而且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本调查从经济状况、政治权利、婚姻家庭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施综合素质工程,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消除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阻碍,实现家庭团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尤为突出的背景下,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问题极具复杂性和特殊性。重点从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这两方面,对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最初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查,之后更多的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展开研究。并且,近几年来逐步拓展到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行为、职业选择、收入水平、迁移与回流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但以下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一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失地妇女的非农就业问题;二是户籍制度改革下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向城市迁移的影响;三是农村外出务工妇女迁移和回流选择行为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