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乐雄 《学术界》2002,(2):155-162
一篇介绍性文字《核武时代与克劳塞维茨》刊出后 ,引出了吴琼先生的的批评文章。《世纪书窗》副主编王琳女士转来后 ,读罢使笔者生出比吴先生更多的感慨。为方便起见 ,且照着吴文的顺序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释。一、“绝对战争”与“现实战争”的关系问题  吴先生感到“目瞪口呆、惊讶不己”的原因是我写了这样一句话 :“但克劳塞维茨很自信地断言‘绝对战争’不会在现实中出现 ,……” ,接着他从《战争论》引了三处原文。为便于分析 ,我将第 855页上原文更完整的引录如下 :“如果我们不是亲眼所见 ,正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具有绝对战争…  相似文献   

2.
克劳塞维茨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普鲁士军事理论家。他的战争学说不仅深受资本主义各国军事界的推崇,而且还得到过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战争论》一书中。该书完成于一百五十年前(一八一八年至一八三○年)。当时,黑格尔哲学在德国思想界正处于主宰地位。克劳塞维茨从他那里既接受了唯心主义,也学得了辩证法。当然,对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有过影响的还有康德、费希特等人的理论和学说。然而,起作用最大的,应当说,还是黑格尔。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十分明确地指出过:“克劳塞维茨的思想渊源于黑格尔。”(《列宁选集》第2卷第626页)  相似文献   

3.
孙子的全胜思想从战争角度为人类竞争设计出一种超越两难境地的理想境界.全胜,对己方来说,代价最小;对敌方来说,反抗最小,遭受的损失也最小.不是以消灭敌人为目标,而是迫使敌人屈从于我方意志而求得胜利,实质上是提倡全赢,不仅赢得战争,而且赢得和平;不仅赢得军事,而且赢得政治,赢得人心,最终求得"兵不顿而利可全",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从根本上讲,这一目标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军事战略层面,而成为社会竞争战略的普遍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4.
<正> 读了彭汶同志的《略论思维辩证法与辩证思维》(《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以下简称“彭文”),深受启发。我赞成把思维辩证法和辩证思维区别开来,但对“彭文”认“辩证思维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的论断却不敢苟同,特提出以下意见与之商榷。 (一) 必须严格“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一语的确切涵义 “彭文”不只一次使用“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来说明辩证思维的本质特征。如,辩证思维就是辩证法和辩证规律性在人们思维中以主观方式起作用的那一个方面,即“这种反映必须通过思维的主体,即必须为思维着的人所意识,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又,辩证思维“和在思维中必然地强制起作用的思维辩证法不同,它完全受人的意识的支配,并服从于人的意志。”尽管  相似文献   

5.
后勤给养是战争成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给养方面的困难,往往使军队的伟大胜利的光芒消失,各种力量耗尽,退却成为不可避免".可见给养对战争的重要性.而军粮的供给,克劳塞维茨在他所著的《战争论》一文中把它分为四种形式:即屋主供养(由军队驻扎的当地居民提供给养)、军队强征、正规征收和仓库供给.在整个甲午战争中,除了  相似文献   

6.
吴潮 《社会科学》2003,(2):34-39
作者通过对《战争论》的进一步解读,认为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政治”内涵主要指的是近代时期开始形成并完善的国际关系体系。他的军事政治观的重要思想和贡献是,指出应通过均衡、协调、统一国际关系来制约人类基本行为之一的战争行为。  相似文献   

7.
《发条橙》对暴力的描写与渲染,对“洗脑”的艺术再现,是小说家探讨人性本质以及人类问题的方式。伯吉斯所描述的绝对暴力行为是放纵极端自由的结果,而道德选择权的丧失则意味着自由意志的沦丧。毫无节制的彻底的自由将使人类生活陷于混乱而自我毁灭,自由意志的被剥夺则使人类失去尊严的生活。自由意志的放纵与沦丧这两者的平衡将是一个值得人类恒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郭泉 《江淮论坛》2000,(5):75-79
叔本华的法哲学思想是从意志和人的身体之间关系入手考察的。他认为 ,这一关系首先是“意志是人的本质” ,其次是“意志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把它自己透露出来”① 。因此 ,身体的活动和意志的活动具有一种“同一性” ,“身体的活动不是别的 ,只是客观化了 ,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② 。由此“同一性” ,身体所感受到的《例如苦乐等》决不是表象 ,而是意志的直接感受。“这种作用 ,如果和意志相违 ,就叫做痛苦 ;如果相契合 ,则叫做适意、快感。”③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义和非义叔本华认为 ,人的身体的活动亦即意志的活动。这种意志的活动有“…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翻译》1993年第1期发表了张香桐教授的大作《翻译也是一种创作》。拜读后,我收获很大,感想颇多、关于翻译与创作的关系,译界许多前辈作过专门的论述。唐人先生说过:“运用甚大的匠心,把一个引起你共鸣的作品翻译出来,成为一件复制的艺术品,这。作本身是一种创作,它给你莫大的喜悦。”郭老也曾提出:“翻译是一种创作性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能超过创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弄清翻译的性质、古今中外的翻译家们给翻译下过许多定义。我们认为.翻译无非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  相似文献   

10.
此文以售“良心油条”的事迹作为引子,进而分析康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善良意志”的深刻内涵.“善良意志”是以善良本身为目的意志,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善良全在于意志本身是否善良,或者说其动机是否善良.责任是“善良意志”的具体体现,道德价值是出于责任,责任与义务一样具有强制性;责任是对道德法则的服从,而这种服从法则的意识,是对道德律的尊重.今天我们提倡的“良心”德行,要从出于责任和对道德律的尊重高度来认识,使这种善行得以持久和成为普遍规律.康德认为人是理性存在者,自由和道德自律是实践理性的根本出发点,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当下我们社会讲道德不能只停留在“良心”的善行上,应从理性和人是目的的维度加以审视,把这种善行变成社会绝对命令与自律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志力于研究战争的社会科学家 ,尤其是历史学家 ,都自动“忽视”了战争暴力的问题 ,尽管这很少是他们刻意的决断。本文旨在揭示和分析战争处境下的极端暴力以及战士们的极端暴力。这些战士既是这种暴力的制造者 ,也是其受害者。我并不是要蔑视或者诋毁就武装人员加之于非武装人员的极端暴力所进行的研究 ,而是要反思那种忽略了发生在武装集团之间的暴力行为的先入之见。战争暴力并不是某种不需描述和分析的“恒久”战争现象。这种有意回避构成了我们对战争暴力进行实际研究的障碍 ,它的“语言”在揭示行为人的表意系统时 ,往往非常僵硬。它也导致人们忽略了战争暴力与平民暴力之间的界限非常脆弱这种现象。跨界限的对话需要批判性的考察 ,———如果我们所希望弄明白的不仅仅是战时极端暴力行为的某个方面 ,而是这些行为的整体的话。  相似文献   

12.
战争法是国际法的分支 ,它既是对敌斗争武器 ,又是在斗争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的衡量标准。一个国家对未来的战争该不该打、控制在何种规模、采用什么手段、使用何种武器等 ,在决策中都要注意战争法的有关规定。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善于运用国际法这个武器 ,来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1]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全新的战争 ,我们应对其中的战争法问题进行思考 ,以便在新时期军事斗争中能恰当地适用战争法 ,正确决策 ,更好地打击敌人 ,保护自己 ,夺取军事斗争的全面胜利。  一、师出有名 ,具备使用武力合法性 ,是进行战争的前提  现…  相似文献   

13.
黄瑞成 《学术月刊》2015,(4):95-101
尼采在其学术思想生涯的起点上参加了“普法战争”,并从这一现实的政治行动中获得了其哲学的核心观念“权力意志”。未曾以“战争”为主题的哲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哲人:尼采完全有理由避免参战,却毅然要求参战,这是深受苏格拉底战争经历的影响。孔子参与并一度主持鲁国政事是为了“治国”,苏格拉底参加三次战役是为了服从城邦的法律,尼采服务于战争是“为祖国效力”:真正的哲人与城邦或祖国休戚与共。然而,政治哲人参与包括“战争”这种政治的极端状态在内的具体政治实践,终究只可能是一种短暂的“政治”行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尽管真正的哲人都不是“和平主义者”,但真正的哲人都不以“匹夫之勇”为其德性。真正的哲人明白,民众眼中的“胜利”,终究只是“被缚的囚徒眼中火光映照在洞壁上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新疆流放名人》序马大正流刑即流放之刑,作为轻于死刑、重于徒刑的一种惩罚手段,古已有之。及至隋唐承上启下,正式将“流”列入“答、杖、徒、流、死”的五刑之一。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维护其统治利益,也制定了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刑律,将免死减等的...  相似文献   

15.
《孟子》一书中不少地方谈到“天”的问题。总括起来看,这里的“天”字约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指有意志、有人格的主宰的“天”,即上帝;一种是指道德的、义理的“天”;另一种是指自然意义上的“天”,即对“地”而言的物质性的“天”。但是,究竟哪种含义构成孟子天道观的主导方面?孟子天道观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什么地方?当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提出几点个人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高放同志1988年2月发表在《社会科学》的《党章中某些传统规定探微》以下简称《探微》一文,对“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提出了质疑。我认为,这样质疑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他搞混了“全党服从中央”的概念,动摇了“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 “全党服从中央”是民主集中制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全党不服从中央,就会使党失去中心,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不可能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小平同志在谈到“四个服从”  相似文献   

17.
<正> 毛泽东在1940年3月11日的《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此言道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毛泽东对统一战线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在日本武力侵入中国以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勾结日本公开投降或准备投降的一切汉奸和反动派,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革命任务主要地是反对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主要地是打击两个敌人,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且主要是前者,而民主革命的任务又是为了争取战争胜利所必须完成的,两个革命任务已联系在一起了。在这种客观形势下,毛泽东指明:当前党的一切政策,都是为着战胜日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此时此刻,中华民族的兴亡,成为一切抗日党派的责任,成为全国人民的责任,因此,“在抗日战争中,一切必须服从抗日的利益,这是确定的原则。”“阶级斗争的利益必须服从于抗日战争的利益。而不能违反抗日战争的利益”。在抗日战争高于一切利益之时,毛泽东认识到仅靠最有党悟性、最有组织性的无产阶级是不够的,“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  相似文献   

18.
性别透镜中的家庭暴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基于性别不平等的战争 狭义的家庭暴力主要指发生在夫妻之间的暴力事件。由于这种暴力90%以上都是男性对女性的暴力,它深刻地反映出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因此习惯上将这一类家庭暴力称为家庭内的性战。这这场战争中,男性使用强制性手段对女性实施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1993年,联合国大会在《联合国关于消除对妇女施暴的宣言》中,把针对妇女的暴力定义为“任何基于性别的,导致或可能导致妇女身体、性、精神伤害或痛苦的暴力行为,其中包括这种行为的威胁。对自由的压制或任意的剥夺,无论它们是发生在公共生活中还…  相似文献   

19.
近读史书,发现二千多年前中国的纵横家苏秦在游说秦惠王时说到:“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战国策·秦一》)。“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我认为用现代白话文表示,即“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何以见得?首先“政治”一词《辞海》释为“统治国家一切行为之总称,即国家权力活动也”(中华书局版第601页);列宁概括为“政治=全社会一切利益的代表”(《克  相似文献   

20.
康德在其名著《法的形而上学导论》中,以其意志哲学为出发点,对“对人权”与“对物权”的区分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区分了物权的形式定义与真正定义,指出了物权的绝对性;他将对人权还原为一种意志关系,将对人权的客体理解为人的行为,还将交付理解为一种合同;他提出了特有的“物权性的对人权”这一概念,并分析、论证了“买卖破租赁”的命题,从而指出了物权的优先性。康德的这些观点对于后世民法教义学与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