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行动是时间性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打破时间的同时也打破了“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哈扎尔辞典》中利用语言、魔鬼和死亡等因素打破“编纂《哈扎尔辞典》”这一行动,而《佩德罗·巴拉莫》中“胡安寻父”这一行动是被死人叙述、分割场景等叙事策略所打破。这些被打破的行动最终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凸显全貌。  相似文献   

2.
鸡蛋与人生     
晓寒 《百姓生活》2013,(8):20-20
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与人生的论述,极其精彩。他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用小小的鸡蛋阐述深刻的人生哲理,初看只觉得颇为新奇,但细思之后却觉得其中余味隽永。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公共道德建设的切入点是如何打破传统熟人伦理的格局和确立新的公正观念。我们认为,要以市场交换打破地域局限,以对传统伦理的扬弃打破血缘、亲缘局限和加强公私分明的合理价值引导,使农民确立起新的公正理念和道德责任意识,建立一种与新农村公共生活领域变化相适应、符合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广泛化基本现状的新型伦理。  相似文献   

4.
赵本山论     
赵本山以东北民间文化为特色小品的轰动,使学院派风格表演的统一戏剧格局被打破了;赵本山"戏拟派"风格的建立,使戏剧(包括电视剧)表演的统一流派格局被打破了;赵本山"刘老根大舞台"的出现,使各地统治各地的统一戏剧演出格局被打破了;赵本山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小品、二人转和电视剧的频频热演与热播,使原来基本上只有严肃的统一艺术格局被打破了;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在主流媒体占有重要的时空,使长期不变的统一电视文化格局被打破了;赵本山文化产业的巨大成功,使虽然出现了某种变化但基本格局未大改变的统一文化产业格局被打破了。以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的实绩解构了原有的统一文化格局,建构了新的文化格局,是赵本山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福克斯和米勒曾指出:"作为一种可接受的治理模式,传统的治理已经死亡。"思考公共行政的建构,我们势必要以一种新视角、新方法来对待。后现代的视角能为我们的政策执行和行政建构带来诸多有益反思,这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打破陈旧框架的束缚,打破某种思维定式,打破官僚制的束缚,这样,才能真正为公共行政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 ,是在思维的空间上 ,打破思想的封闭状态 ,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则不但在空间上打破封闭状态 ,而且更重要的还在时间上打破保守状态 ,与时俱进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来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历史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  相似文献   

7.
行业惯例的打破是企业在组织和经营模式上创新的有效途径 ,酒店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可以通过酒店代理制这一行业惯例的打破来实现 ,它可以改变酒店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观念 ,为酒店业的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在考古学的研究中,确定墓葬等考古遗存之间相对年代关系的一般方法是层位学方法和标型学方法。层位关系是确定相对年代早晚的直接依据,通常情况下它包括叠压和打破两种情况,对考古学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排列不应与科学发掘所确认的层位叠压或打破关系相矛盾。然而直接的层位叠压或打破关系只有在同一遗址中才能发生;实际上即使是在同一遗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公共道德建设的切入点是如何打破传统熟人伦理的格局和确立新的公正观念。我们认为,要以市场交换打破地域局限,以对传统伦理的扬弃打破血缘、亲缘局限和加强“公私分明”的合理价值引导,使农民确立起新的公正理念和道德责任意识,建立一种与新农村公共生活领域变化相适应、符合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广泛化基本现状的新型伦理。  相似文献   

10.
在夫妻财产制法律适用中,大陆法系国家基于同一制而将夫妻所有财产均置于当事人属人法的规制之下,并由此导致当事人属人法与个别财产所在地法的冲突。出于追求判决一致性和避免不可执行法律状态之目的,德国法创设了"个别准据法破总括准据法"概念,在一定条件下赋予财产所在地法以优先适用地位,并逐步发展出自动打破机制和约定打破机制。二战后,伴随直接适用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意思自治原则在家庭法与继承法领域的渗透,自动打破机制的作用空间虽然逐步受到挤压,但约定打破机制却获得了后来居上的发展机会。从我国有关夫妻财产制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也同样面临夫妻财产制准据法与不动产所在地法的协调问题。为此,我国一方面应尊重外国直接适用法的效力,另一方面应借鉴约定打破机制,采纳针对不动产的意思自治。  相似文献   

11.
生命意义的根源在于它的有限性与不确定性,生命意义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和生命体验的多样性。现代生命科学的无限发展将打破人类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生命哲学。因为每一个极限的被打破,就意味着一种意义领域的丧失。  相似文献   

12.
巫术作为理性的"他者",一直遭到理性的压制和排斥,必须打破理性的霸权,打开并思考"他者"的空间,重新表述巫术和理性的复杂关系,而分别以二者为根据的巫术治疗法和心理分析法对精神病治疗的惊人相似也有助于打破理性的神话,发现巫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媒介传播壁垒,改变了过往知识与文化生产的传播方式,广告的大众文化价值也因之被重新认识。就大众文化表达与构建而言,当代广告传播生发并促成社会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重构,引发传播创新动力;消解固有文化层阶的体制化存在,形成新的社会动力;打破时间、地域与民族差异,建立不同文化模式与传统的相互接纳;打破知识垄断,确立地方化知识的合法性;打破文化壁垒,形成思想资源的转换等。  相似文献   

14.
公用企业改革与市场规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用企业垄断经营是制约我国公用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消除市场准入限制,引入竞争机制是打破公用企业垄断的有效手段。市场规制法是深化、推进公用企业改革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此为切入点,论证了市场规制法在打破公用企业垄断,深化和推进公用企业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个解放思想,摆脱教条禁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洋教条”向“土教条”,从教条崇拜到方法运用的过程。毛泽东打破的是“洋教条”,邓小平打破的是“土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破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精神依赖的教条。  相似文献   

16.
"打破银行垄断"旨在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银行业的经营与发展需要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银行业利用规模经济降低经营成本,借助范围经济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反垄断法》不反对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结构,但禁止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垄断行为。因此,"打破银行垄断"是清除银行业的垄断行为,而不是纯粹的垄断结构。针对社会公众对收费的项目、标准、服务的质量存在质疑和不满,建立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金融服务价格与质量相匹配的价格体系,是"打破银行垄断"的当前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用文字描写和笔墨造型的方式抒情写意,打破时空界限,直指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世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朽的亮点.打破时空界限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形式特征,而抒胸怀创意境则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打破银行垄断"旨在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银行业的经营与发展需要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银行业利用规模经济降低经营成本,借助范围经济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反垄断法》不反对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结构,但禁止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的垄断行为。因此,"打破银行垄断"是清除银行业的垄断行为,而不是纯粹的垄断结构。针对社会公众对收费的项目、标准、服务的质量存在质疑和不满,建立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金融服务价格与质量相匹配的价格体系,是"打破银行垄断"的当前目标。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7,(20)
9年前,中国房改加速,福利分房的旧体制被迅速打破,但"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房改思路也迅速走样。不久前,房改新政正式公布,这是一条打破既得利益、实现社会和谐的艰难之路。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市场低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探讨高等教育市场存在的垄断和X效率问题 ,认为打破高教市场垄断的唯一的出路是引入竞争机制 ,提倡以市场为基础的教育改革 ,打破壁垒 ,允许私人进入该领域 ;对高校存在的X效率 ,提出废除职称评定 ,建立竞争的教师市场 ,发挥声誉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