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修辞角度看,超常搭配是一种变异性的修辞手段,运用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修辞效果。这种修辞手段与修辞格的关系如何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 我们研究超常搭配,立脚点(视点)并不是从修辞格出发的,而是从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出发作综合性的考察的。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回避修辞格的问题,因为超常搭配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修辞,它与修辞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超常搭配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格,如:夸张、拟人、拈连、移就、移觉、易色、排比等等,例如: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很,非常”的字眼,英语可用very,so,sovery,everso,most,quite,much,verymuch,terribly,awfully,dreadfully,frigtfullg,exceedingly,etremely,perfectly,highly,simply,greatly,deeply,mell,badly 等译出.但它们并非处处都能换译.其中前八个虽不受所修饰词意义的制约,但却受到所修饰词词性的限制;而后面几个直接受到所修饰词意义的影响,属语义搭配问题.现分述如下:一、词性搭配.即:若要表示“很、非常”时,一般可用:1、very,so very,so,euer so 修饰普通形容词和副词.如:  相似文献   

3.
synecdoche(提喻法),oxymoron(矛盾修饰法),transpherredepithet(修饰词的转移),alliteration(头韵法)是《高级英语》中出现的修辞方法之难点,掌握它们的用法.有助于对英语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轭式搭配是英语中一种风格独特的语言搭配,它将逻辑上并无必然联系的事物搭配在一起,使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耐人寻味。该文介绍了轭式搭配及其表现形式、特征、修辞效果,并通过一些典型范例探讨出理解和翻译轭式搭配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修辞学中的一种重要修辞格——轭式搭配。从几个典型的范例入手,列举了一些轭式搭配的主要形式,分析了轭式搭配中牵强搭配的一些显著特征,进而探讨了轭式搭配在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效果。同时也指出了轭式搭配与一笔双叙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英语轭式搭配的修辞特点及其汉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英语轭式搭配的特点及其修辞效果,并就轭式搭配的汉译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用汉语的拈连,对偶,并列的四字格及排比句对轭式搭配作意义和修辞上的补偿.  相似文献   

7.
矛盾修辞法是互不调和的两个概念或判断的一种巧妙搭配,从而产生独特修辞效果的修辞格。笔者通过实例,从概念、结构形式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矛盾修辞法加以探讨,旨在对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在修饰词的使用上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别。本文着重考察这两种不同语言的修饰词在虚与实方面的差异,认为汉语有大量使用旨在加强语气、凑整音节、修润篇幅的修饰词的特点,而英语则在修饰词的使用上有避虚就实的趋势。以这一观察结论为基础,本文提出了汉英翻译中处理修饰词的一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句法修辞是强化语言信息的传播效应、增强语言感染力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手段.在一定的语境下实现名词动用、使用多样化的句式、注重长短句的搭配以及尽量避免冗词赘句是实现句法修辞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英语超常规搭配的语用特征及修辞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配规则在英语语言的交流中与语法规则一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英语语言中同样存在着语法结构上超常规的搭配形式。语用学理论框架下的关联理论、经济原则和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合成空间理论为这种超常规的搭配形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超常规搭配的语用特征和修辞特点反映了语用学理论中的经济原则和语境具有动态性的交际原则;这种超常规搭配的非常规性使它具有不同于一般搭配的特点,即超强的语义功能和更强的比喻与幽默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1.
转类修饰语是一种看似矛盾 ,实则巧妙搭配的特殊修辞法。掌握这种修辞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欣赏英美原著。从它的结构形式、语义内容和语义关系出发 ,探讨它的翻译方法 (直接法、还原法和词义引申法 )以及修辞效果 ,可使读者对转类修饰语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功能为出发点,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的视角对英汉轭式搭配的构成进行深层诠释,发现相似性是轭式搭配构建的基础。轭式搭配通过拈词过滤和锁定事物间的相似性,将本体的属性特征映射到拈体上,激活并突显拈体中对应的属性特征。隐喻认知功能还对特殊的搭配形式——逆向轭式搭配的构建和修辞效果有较大解释力。隐喻认知功能为轭式搭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对这种修辞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轭式搭配是指用一个词来支配或修饰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而这个词通常只和其中一个事物搭配,然后顺势把它连用到另一事物上。在原型理论的观照下,拈词界定了一个语义范畴,在此范畴中,本体成为原型成员,拈体因为和原型成员之间具有一定家族相似性而成为边缘成员,拈体和本体通过拈词连接起来。通过一定的家族相似性构成的搭配没有超越特定的语义范畴,因而并不牵强。这种顺势搭配由于拈体和本体之间距离远、家族相似性低,产生了新奇、生动、简洁和幽默的修辞效果。运用原型理论对轭式搭配进行新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解读其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形式,所运用的修辞常常是对常规修辞的超越。从陌生化理论出发,对歌词在辞格、语法、语义三个方面的超常规搭配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陌生化”在实现艺术目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常借助遣词造句、词语的变化、巧妙的搭配等造成幽默.英语幽默语言中的修辞技巧主要有双关、夸张、仿拟、反语、委婉语和矛盾修辞等.  相似文献   

16.
作为汉语别具特色的一种语言现象,汉语量词名词超常搭配具有特殊的修辞功能和语用功能,这一语言现象的生成体现了人类的隐喻认知机制,其特殊的修辞功能是量词的语义特征投射到名词认知域中产生的结果。汉语量词名词超常搭配的认知隐喻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一语言现象的幕后认知过程,为解释语言结构与人的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轭式搭配悖反常理,其搭配看似硬套强加,却又能协调并进,达到一种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效果,实现了它求新求奇达意功能,让人过目不忘。翻译这种修辞手法,一定要实现它的修辞效果,以功能目的论为翻译的指导理论,在无法用汉语的修辞手法拈连进行套用直译时,要大胆突破,引申词义,用汉语的其他艺术手法如四字格、对偶以及排比等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从陌生化角度谈流行歌词对常规修辞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形式,所运用的修辞常常是对常规修辞的超越.从陌生化理论出发,对歌词在辞格、语法、语义三个方面的超常规搭配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陌生化"在实现艺术目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语料库方法,以2011—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运用语料库工具LancsBox的Words功能、GraphColl功能对其进行分析,统计主题词“发展”的出现频率,绘制主题词“发展”可视化搭配图谱,同时借助KWIC功能对其在不同阶段的搭配特征进行分析,考察主题词“发展”及其搭配变化。研究发现,201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主题词“发展”的出现频率波动下降,2017—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主题词“发展”的出现频率波动上升。2011—2022年不同时期《政府工作报告》中主题词“发展”的搭配修饰词存在差异,体现出发展目标、发展格局、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等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语言的交流与使用中,搭配规则和语法规则非常重要,但在英语中,也同样存在违背语言的搭配规则和语法规则的超常规搭配形式,如搭配的缺省和错误。这是一种词语之间非习惯性的共性,但却仍能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究其原因,认知因素、情境因素以及求简心理,是形成英语词汇超常规搭配的三大主要动因。这种超常规搭配,同时反映了语用学理论中的经济原则和语境动态性的交际原则,从而使其具有幽默和比喻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