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主义并不是近几年才被“引进”的“新兴”技法;也不是象有些人所说的:到“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才出现了“第一次现代主义热”;因为,大量资料无可争辩地表明.在“五四”以来的文学潮流中,始终存在着一条时隐时现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线索。本文试图从外国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的总体关系中,考察现代主义思潮对新文  相似文献   

2.
一在最近的20年中,美国文坛上“写实小说”或“新写实小说”渐成风气。这标志着在西方文坛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业已走向衰败。众所周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现代主义”(Modernism)文艺观念逐渐形成,并迅猛发展;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0多年中,更进了一步,演变发展成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文艺运动。这两个主义一脉相承,以其浩大之势,占据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流地位。与两个主义相呼应的文学创作观念,对这…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文艺价值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志海 《江汉论坛》2004,(10):119-121
产生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思潮中的王国维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一方面坚决反对传统狭隘的功利主义文艺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文艺在传达“真情”、“真理”和“理想”上的独特价值和功能,这是王国维的文艺价值观在现代性追求上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 1.在群星灿烂的我国古代作家当中,苏轼无疑是最富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天才之一。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里甚至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在其名著《人间词话》里,对苏轼更作了多次的揄扬。的确,苏轼才华横溢,在诗文书画各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在创作方法上更作了多方面的尝试,甚至运用了在当时堪称“超前”的现代主义手法。现代主义有着作为创作方法和作为文艺思潮的两个层次,而这两者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同步发展的。在西方世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作为文艺思潮,分别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相对稳定时期和危机时期的产物;而作为创作方法,则是分别将前此已有的各种表现手法在该文艺思潮的影响下进行选择、发展和系统化的结果。我国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位全方位接纳世界文艺新潮的作家,茅盾同本世纪初以来的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也不免结下过一段不解的因缘。他始而认同、终至抛弃现代主义,在其文艺思想的变衍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重新探讨茅盾同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关系,该是一个不无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 中国古代文学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遗产,现代主义则是近百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危机时期的产品,把这两者当成一个论题,岂不是生拉硬扯吗?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任何一种成熟和完备的“主义”,不论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都包含着作为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的两个层次,两者又非同时产生和同步发展,这个题目就不能说是故弄玄虚了。创作方法并不是一种文艺思潮形成之后才一涌而出,自天而降  相似文献   

7.
通过明清绘画美学对“气韵”、“意趣”、“性情”、“兴会”等几个概念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我们可以发现明清绘画美学重技法、重趣的审美倾向,以及和当时哲学、文艺思潮紧密相关的时代特点。由此我们还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来把握绘画美学在明清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现代西方相应的哲学流派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是后者在美学领域中的逻辑延伸和审美衍化。这种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倾向,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和总体倾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简要地分析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现代西方美学中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形态演变和基本特征,以便推进对文艺美学中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9.
当前文艺界“崛起”了一股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反古典艺术传统”,对我国几千年的优良文学传统以及近六十年的革命文学传统,一概采取“排斥”、“亵渎”的虚无主义态度。提倡走现代主义道路、发展现代派文艺的同志认为,新时期的文艺不必再提“民族化”问题,只要“现代化”就行了。因此,“民族化”这一争论已久的问题,又成了当前论争的焦点之一。这也促使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次论争的得失,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并联系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现实主义是一个美学范畴现实主义原本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起到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出现的一股文学艺术思潮。三十年代初开始,苏联和东欧的文艺理论家们开始把现实主义从历史上特定的文艺思潮、流派中抽象出来,把现实主义归结为一种“创作方法”或“艺术方法”,而这里“方法”的含义,如波斯波洛夫所说的,是指“艺术地反映生活的一种原则”。从此,现实主义同历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等一起,从历时性的文艺思潮、流派变为共时性的创作方法;以后又被更加  相似文献   

11.
理论学家通常认为后现代主义源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反拨。但要确切理解两者的关系需从美学和社会学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现代主义源自广义上被称为“现代主义”的美学运动。后现代主义吸纳了现代主义的美学观点,但它在对待许多趋势的态度上根本不同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关注知识的组织这一问题,后现代主义似乎提供了进入全球消费文化的一些方法,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正> 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发展状况的研究告诉人们,自二十年代开始蓬勃兴起、不断交替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有着历史的、现实的社会政治原因和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些文艺思潮尽管经常变换名目,花样翻新,但在强调直觉表现、反对理性而崇尚本能、主张情节人物的荒诞和表现手法的奇特上却是一脉相承的。研究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一股股历久不衰、此伏彼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其哲学基础正是源于康德的先验唯  相似文献   

13.
“志”“意”“情”是中国美学情意本体范畴中的三个主导范畴。“从心”的基本义基础上的内涵相通性、综合性,是其成为主导范畴的根本;三者在综合内涵基础上的意蕴偏指,是其作为独立范畴的内涵特色,也关系着它们在美学史上确立主导范畴地位的先后时间,形成了一个嬗变的范畴演进历程。“志”“意”“情”范畴的嬗变历程,折射出作为生发机制的思想文化语境、思维运构逻辑和作为显现形态的文艺表现方式、文艺审美形态的转变。通过内涵辨析和嬗变梳理,可以发现作为情意本体美学范畴,“志”“意”“情”主导的美学形态共同显现了中国美学古典性的意蕴美;同时,三者的嬗变演替,折射出审美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美学由古典向近代进发的整体趋向。  相似文献   

14.
论“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媚”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 ,结合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徐渭的“媚”论思想 ,可以归纳出“媚”的五个特性 :世俗性、情感性、形式美、阴柔性、个性化。感性生命及动势美是“媚”的本质界定 ,区别于中国古典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代表范畴如“雅”、“和”、“静”、“冲淡”等 ,“媚”是对以宋代美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突破 ,以及对以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为代表的新型审美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刘晓波在《深圳青年报》上发表的《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一文,在谈到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时认为:“不打破传统,不象五四时那样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中国人的生命永远摆脱不了理性化和教条化的束缚,文学就没有真正发展的一天。”这种“反传统”思潮是现代主义文艺的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基本特征。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传统?文艺要革新是不是必须反对一切传统?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中,“自然主义”一直是作为一个否定性的概念而出现的,甚至常常同所谓的“暴露文学”、“色情文学”划等号。这种理解如果不是错误的,至少也是肤浅的、表面化的。事实上,作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艺现象,“自然主义”同“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美学思潮一样,既有其出现的逻辑根据和历史条件,又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理想,还有其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澄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克服我们以往对于“自然主义”的模糊认识,而且也有利于分析和理解当前的某些文艺现象。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问题 ,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期待。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 :只有改变“简单中断”的观点 ,当代文学史写作中的“整体性”构架才能实现。文章以“创作方式”、“现代主义”两个条目的释文变化为例 ,提示了极“左”文艺思潮的产生有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因此 ,需要在“历史联系”中研究“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和整个当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 ,陆贵山在几十年的理论生涯中 ,不断追求、探索 ,其学术思想从以客体——主客体为中心 ,从文与史 ,到文与美 ,到文与人的宏观辩证的综合研究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和学术个性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和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艺术真实论》、《审美主客体》、《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主编 )、《马列文论导读》(主编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艺思潮》、《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概论》、《非理性主义文艺思潮》、《美学·文论·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主编 )…  相似文献   

19.
叔本华是现代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驱。他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西方的美学和文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全面地评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对于了解现代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潮的发展,无疑是有重大帮助的。本文拟就叔本华的美感论和创作论,略作评述,以期引起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 正象根除封建主义影响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样,当前文学改革的首要对象则应是古典主义的美学传统。这里的古典主义,是指一种贯穿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始终,并且居主导地位的美学和文艺思潮。作为社会形态的封建主义和作为美学传统的古典主义,是在同一个历史基础即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双胞胎,二者有着血肉般联系。党的十三大在阐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时指出,当前我国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比重。这一现状就决定了封建主义的影响仍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同时相应地决定了古典主义的美学传统始终象痼疾一样沉积在文艺审美领域中。我国从“五四”起就开始否定这种古典传统,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